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佛山:从物理融合走向化学聚变

【承包网】 发布于 2014/12/28 8:31:52
点击: 1260

  8月22日,在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H座一楼,于静紧绷着神经,密切留意着送进来的每一份评分表。这里正在进行着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暨“岭南天使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佛山赛区的比赛,作为承办单位负责人,于静认为跟往年相比,今年佛山参赛项目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有了大幅提升。

  “今年是首次在佛山举办分赛区,报名项目数量比往年翻了一倍,分数也普遍比去年高,其中,在先进制造业和生物医药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爆发力的项目。”在这些项目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遍布佛山的各个产业载体。

  2012年佛山市政府宣布将倾全市之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以“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时任佛山市委书记李贻伟就提出,佛山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全力打造广东最大先进制造基地。

  在此背景下,佛山的产业载体和创新平台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根据统计,2012年以来,全市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数量是过去历年总和的3倍,并且实现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零的突破。

  以低碳、节能、环保为主题的都市型产业园区遍地开花,为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物理载体;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欧洲工业园、金谷·光电产业社区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主题园区蓬勃发展,撬动了新兴产业在3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加速集聚;物流、电商、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园区绽放光彩,为提升佛山传统产业提供了服务支撑。

  佛山,这座以专业镇经济闻名的制造业大市,通过构建多层次的产业载体,产业园区正逐渐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单元,同时被注入的创新基因与本土经济加速融合,悄然改变着这艘制造业航母的方向。

  园区经济蓬勃发展 实现国家级孵化器零的突破

  大力建设产业园区,不仅为创新发展战略提供了物理载体,同时也是克服土地资源紧张,提高集约化利用的要求

  以中国陶瓷城作为起点,沿着季华路自东往西走,在海口村附近转入禅西大道后一路向北,由两条主干道沿线所构成的这片区域,两年前还是连片的农田和破旧厂房,如今已经成为佛山最具活力的经济片区之一。自南向北,智慧新城、新媒体产业园、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欧洲工业园、广东化工交易中心等新兴产业载体拔地而起。

  时间回拨到两年以前,姚飞平的生活远不像现在这样忙碌,“感觉这两年干了几年的活。”作为张槎街道招商局局长,他主导和参与了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和欧洲工业园两大专业园区的招商工作,对于这两年佛山产业载体的快速发展体会很深。

  以禅城传统的工业重镇张槎为例,今年以来已先后迎来了三轮产业项目的落户潮,算上本月中旬落户的5个产业项目,张槎在建、拟建及建成的产业项目多达25个,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一个产业项目落户,如此高密度的产业项目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中国针织名镇”的经济结构。

  根据统计,今年1—5月份,张槎针织服装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下降至18.88%,而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则达到了41%。

  事实上,产业载体井喷改变了原有经济结构并非只有张槎,位于禅城以东的桂城,目前已先后开发和认定超过20个都市型产业载体,其中已建成投用的有10个,包括瀚天科技城、天安数码城、金谷·光电产业社区等,引入企业超千家,产值超过110亿元,初步形成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材料、金融、文化创意等都市型产业的聚集。由于都市型产业的崛起,2013年,桂城成为南海区首个全年税收破百亿的镇街。

  而在顺德,南方智谷、顺德高新区西部生态产业启动区、广东工业设计城、慧聪中国家电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四大创新聚集区正在提速建设和扩容。其中,中国南方智谷去年引进了10个创新团队和项目,成员包括3名国内院士,国家863、973计划带头人多名以及一个韩国创新团队。

  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日前接受本报专访时指出,随着低成本要素优势衰减,土地资源紧张,原材料、能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佛山要获得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支撑、引领产业和城市的双转型,就必须坚持不断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力建设产业园区,不仅为创新发展战略提供了物理载体,同时也是克服土地资源紧张,提高集约化利用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载体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佛山各级政府出台了相应政策进行引导。近日南海区就出台了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扶持奖励办法,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民营孵化器,按照其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0%给予一次性硬件建设资金补贴,最高补贴额达到300万元。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过去两年,佛山市共新增8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是此前省级孵化器数量的3倍。广东物联天下物联网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创新孵化器(芯光源)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于今年7月份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火炬创新创业园和瀚天科技城则在2013年跃升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了佛山市国家级孵化器零的突破。

  搭建多层次创新平台 促进创新能力转化

  从市一级到区一级再到镇一级,从政府到行业再到企业,佛山搭建起多层次的创新平台,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产业载体的建设为佛山创新资源的集聚提供了物理载体,但仅仅拥有物理载体并不能保证创新能力转化为生产力,通过院市合作、政企合作等方式,利用政策引导,佛山还搭建起多层次的创新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早在四年前,佛山市就与中科院合作共建中科院佛山中心,计划建设一批公共技术研发及服务平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经过4年的合作,目前已经建有1个育成中心、1个产业技术研究院、7个专业中心、16个创新平台以及6个产业园区,累计引入中科院创新团队40多个,院市双方开展项目合作892项,形成新产品102项,其中53项实现了产业化,带动产值超500亿元。

  在此基础上,双方的合作关系得到了深化。去年7月佛山市与中科院再度合作共建“佛山中国科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设立5亿元的创业团队引进专项资金、1亿元的风险投资基金、5万平方米办公实验场所,支持研究院及引进人才团队的发展。

  更多的创新资源在区一级形成集聚。佛山市科技局的负责人介绍,为了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让创新技术能够更好地落地,佛山以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与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科研院校合作,共同搭建大型综合性创新平台。

  今年3月,合肥工业大学广东研究院正式落户三水,将重点围绕先进制造、智能装备等行业,孵化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促进下,佛山传统产业的创新活力也得到了激发,各行业通过建设公共创新平台促进了行业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去年以来,中科院佛山陶瓷技术创新育成中心共培育人才25名,与佛塑科技、东鹏等30多家企业合作,在特种陶瓷、新材料等领域开展了40多项重点项目合作攻关,开发了10多项新产品。

  此外,南海的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华南中心已建设相关科技平台,新能源大厦建设也已正式启动;三水的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佛山三水能源环境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在积极搭建平台,除了服务当地企业,还与乐平镇共同筹建乐平人才培训基地。

  “佛山激发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佛山市副市长刘炜说。

  从市一级到区一级再到镇一级,从政府到行业再到企业,佛山搭建起多层次的创新平台,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截至目前,佛山共建有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9家,各级工程中心925家,其中,2013年新增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家,新增省级工程中心54家,是2012年新增省级工程中心数量的10倍。拥有省级工程中心159家,仅次于广州,在全省位列第二;市级工程中心新增32家,是2012年新增数量的2倍,市级工程中心增至289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增至613家,201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112亿元。

  新兴产业加速集聚 协同发展效应增强

  在产业载体和创新平台的双轮驱动下,新兴产业正在佛山加速集聚,这种集聚效应随着主题园区的推广而得到加强

  在于静看来,与其他赛区相比,佛山今年参赛的创业项目数量和质量有一定优势,“虽然是首次在佛山和顺德举办分赛区,但今年佛山报名的企业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共发动了200多家企业报名,最后有效报名数达到193家。”

  这193家企业集中在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互联网、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总体来看,佛山参赛项目的创新性比较好,尤其是在先进制造和生物医药两块,入围复赛的企业成绩比较好,我们也期待能够有一些爆发出来。”于静介绍,除了整体质量有保障外,去年科技局引进的很多创业团队今年也报名参加了比赛,表明佛山引进项目的扎根率比较高。

  记者从参赛项目名单中看到,此次前来参赛的生物医药项目中不乏广东华美众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南海欧谱曼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由国家“千人计划”领军人物带领的创业团队,这些项目都是近两年才引入佛山,但在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方面已经逐渐显现出效果。

  在产业载体和创新平台的双轮驱动下,新兴产业正在佛山迅速集聚,这种集聚效应随着主题园区的推广而得到加强。与过去的综合性园区不同,主题园区以某个细分行业作为突破口,通过产业链招商和龙头项目的带动,能够更精确地促进新兴产业的成长。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便是其中的典型。

  作为国内首个以电源产业作为主题的园区,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在招商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产业的集聚效应,“从去年项目启动到现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目前累计入园企业达到了42家,当中包括厦门科华、湖南科力远等上市企业,在谈的企业有19家,绝大部分属于电源行业或相关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姚飞平介绍,通过龙头项目的带动作用,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对产业链进行了有效整合,为入园企业降低了成本。

  同样实现了产业链整合的还有去年获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瀚天科技城,它的另一个标签是“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聚集区核心区”,自2006年开始“三旧”改造以来,瀚天科技城围绕着低碳经济、节能环保等主导产业,截至目前累计引入企业242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2家,上市企业3家,产业链的高度集中为入园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对此,碧沃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德朋深有体会,入驻瀚天科技城两年时间,碧沃丰生产所需的活性炭一直在广州采购,后来发现园区内有一家活性炭研发制造企业后,就转为园区内部采购,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与园区内的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类似的案例在佛山的主题产业园区中不断上演,通过产业载体的建设实现了产业链的高度集聚,佛山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效应越来越强,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过去的物理融合走向了化学聚变。

  技术创新 拥抱产业升级

  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佛山经济注入了持续动力。对于佛山而言,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除了要做好增量外,如何引入创新力量撬动庞大的存量经济,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一个更为重要的考量。

  “我们应该发挥本土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作用,在各级政府引导下,建立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结合佛山制造业城市的特点,佛山创新发展战略主要定位于建设国家产业技术创新高地、打造国际高端制造业基地。”刘悦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创新体系的建立最终要服务于佛山的制造业。

  事实上,佛山创新型城市建设以来,包括物流、电商、信息服务、检测论证、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园区的建设同样取得了快速发展,对实体产业的支撑助推作用进一步显现。

  以禅城的广东省(佛山)软件产业园为例,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深入推动信息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去年新增创新企业14家,累计达到82家,其中包括佛山市恩惟云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佛山恩惟”)。作为国家863项目,佛山恩惟正为佛山的泛家居产业搭建第三代电商平台。

  “我们希望把佛山的陶瓷、家具、家电、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全部聚拢到我们的平台上,通过打通实体店、网店和移动终端实现销售渠道的全覆盖。”佛山恩惟副总经理欧阳盛享表示,借助这个平台,佛山的泛家居产业销售渠道将大为拓展。

  越来越多像佛山恩惟这样的科技型企业服务于佛山传统产业,帮助佛山的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而传统产业的转型也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们把佛山作为进入中国的第一站,一方面因为这里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为我们的采购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开发这里的市场。”来自荷兰的希思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CSI)准备在禅城欧洲工业园建立自己全球第三个生产基地,该公司营运总监基斯(Kees OOsting)介绍,选择落户佛山的原因之一是希望能够把产品应用到佛山传统产业上。

  CSI是一家智能化物料搬运解决方案提供商,其客户包括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其产品有望应用于佛山的快消品行业,帮助佛山传统产业提升自动化水平。

  佛山高新区 排名升至全省第三

  除了众多主题园区取得快速发展外,过去两年佛山的核心园区对于产业的带动能力也显着增强。

  去年以来,围绕着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狮山核心园区的建设,南海以狮山中心城区、管委会核心区、一汽大众片区、德国医疗谷和广佛之心五大区域为重点,集中资源进行了投入,第一阶段投资约20亿元,着力打造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目前,核心区内的科技一条街正在加紧建设,这里集中了产业智库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力合(佛山)科技园等重点项目,重点推进生物制药研发、汽车零部件研发、工业设计、国际技术合作等领域的工作。

  经过一系列举措和重点项目的建设,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显着增强。其中,核心园区内的一汽大众整车项目带动了禅城南庄、南海丹灶、三水乐平等周边片区汽配产业的发展,完善了产业链和创新链,促进了区域高端产业的集聚发展。

  通过核心园的建设,高新区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在2013年全省高新区考核中,佛山高新区排名从此前全省倒数第一跃升至第三名。

作者:苏雁 李锦 编辑: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