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4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新增市场主体6693户,同比增长43.78%;其中,从今年3月1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正式实施至6月底,成都高新区共新登记各类型企业4260户,占上半年新设企业总数的84.61%,同比增长129.77%;新增注册资本255.35亿元,同比增长63.13%;新增内资企业4975户,同比增长104.06%;新增第三产业企业共4679户,占92.93%。上半年注销企业219户,同比下降7.59%,涉及注册资本4.15亿元。“简政放权和股权质押融资是企业‘生多死少’的重要原因。”成都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股权质押融资给力
2014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市场主体增幅明显。而在新增企业数大幅攀升的同时,注销企业的数量同比下降。2014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注销企业219户,同比下降7.59%,涉及注册资本(金)4.15亿元。说明市场主体的存续性增强。“融资历来都是中小微企业最大的困难,为此,我们不仅为股份有限公司融资进行股权质押登记,同时也对有限责任公司融资进行股权质押登记。”成都高新区工商局登记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企业通过成都高新区工商局进行股权质押登记,向银行获得融资15亿元,有效地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矛盾。”“市场主体增幅创下历史新高。””成都市高新工商局副局长孙秀蓬介绍,市场主体出现较快增长,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新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业热情;二是成都高新区出台了“十五条意见”等一系列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的政策措施,高效宽松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
“一元公司”已有49家
自3月6日成都高新区注册登记四川省首例“一元注册公司”以来,至6月30日,成都高新区共登记了49家“一元注册公司”,占新登记企业总数不超过1%,“一元公司”主要从事商务服务、中介等。如在高新区首家注册的“一元公司”就是一家从事文化传播的公司。
对于“一元公司”,孙秀蓬表示,上半年“一元公司”并未出现非理性增长。今后将继续支持“一元公司”的注册登记,同时将加强对“一元公司”的监督管理,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第三产业增幅明显
“内资企业更加活跃、外商投资企业规模较大、第三产业增幅明显、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集中。”孙秀蓬介绍,成都高新区市场主体呈现出上述几大特点。
作者:杨成万 编辑: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