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和微信这两个国内最大的社交工具大打出手。
11月25日,微信朋友圈开始转发“新浪微博要对在微博正文、私信、下拉菜单里留下微信公众号和二维码的微博进行禁言封号。
当天下午,新浪第一互动在微博上称“上午12点前如果账号没有清除掉公众账号的推广(包括背景图、粉丝服务后台、微博正文引导等)将面临禁言和封号的可能”。
封杀令一出,企业微博账号和媒体、自媒体账号中枪者无数。业界初步估算将有十几万微博账号面临封杀的可能。
新浪微博表示:为了维护平台,微博一直在打击恶意营销行为。近期发现部分账号通过粉丝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推送二维码(包括微信、易信、淘宝等),但二维码对应账号、店铺所发布内容中含有大量的假货、色情等损害用户体验的信息,因此将对上述行为进行集中处理。
新浪微博还特别强调,此举并非针对微信。
事实上,这并非是微博第一次向微信大打出手。早在今年4月份,新浪微博曾对一批推广微信公众号的微博营销账号进行封杀。当时,新浪运营人员称微信是“封闭黑盒子”,有悖微博“公开内容生产、公开传播”宗旨。之所以这次封杀比较显性是因为几天前微信屏蔽了快的红包。
11月24日,快的打车发出公开信称,此前可以分享给微信好友的快的打车红包目前已经被微信屏蔽。当日腾讯回应,如果涉及到诱导分享就会被封杀。
2013年4月,阿里巴巴开始投资快的打车,同月,阿里巴巴战略投资新浪微博,也就是说,此轮事件三位主人公,有两位背后的“大树”都是阿里巴巴。
不过,新浪微博负责人向记者回应:封号绝对不是阿里巴巴的意思,是大众过度解读了,只是封杀在新浪微博刷营销微信二维码。
微信方面就此事回应记者称:微信对新浪微博整治自身平台的举措表示欢迎。一直以来,微信都反对恶意营销、过度推广等行为,并一直对过度营销和诱导分享行为予以坚决打击。我们会继续坚持提升用户体验,搭建可持续发展的能够良好运作的生态系统。
事实上,作为移动社交产品,微博要比微信更早,但活跃度越来越低的原因是,本身拥有媒体属性的微博商业化过快。微博用户在微博中做营销推广,但微博却一直未合理监管。
新浪公司公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微博第三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长58%至8410万美元,9月的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36%至1.67亿。
对于新浪来说,微博才是其未来重中之重的产品,新浪优势的内容还是能保证微博的品牌度,而就国内的微博产品来讲,新浪微博已经是无可争议的老大。而门户已经被称之为传统媒体,新浪网原总编辑陈彤的出走也证明新浪门户的衰退。所以,新浪微博肃清微博环境之举也可以理解为新浪在为未来保驾护航。
作者:吕静 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