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目前市值192亿美元,2014Q3营收3.2亿美元,相比之下,英特尔市值1672亿美元,2014Q3营收146亿,高通市值1172亿美元,2014Q3营收68.1亿亿美元。从体量上,ARM完全不能跟后两者匹敌,但在市场地位上,ARM占据95%移动芯片架构技术,高通、联发科均在ARM架构上生产芯片,在移动市场的号召力并不弱于PC时代的英特尔。
但ARM固守芯片设计的上游,从不向生产制造领域延伸,其91%的收入来自于架构技术的授权版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吴雄昂坦言,不做生产制造是ARM为自己商业逻辑所必须付出的代价。“ARM一开始很没钱,就是靠合作伙伴的力量撑起来的,所以从一开始的商业逻辑就是生态圈形式,为了不与合作伙伴抢饭碗,我们自我制约不向下游延伸,这条底线不能打破。”
“ARM的核心是开放协作”
记者:我们的商业模式核心是“生态圈”,这种模式有什么优劣?
吴雄昂:我们只做设计,不做生产,不受自己生产线束缚,可以快速进入下一次革命,因为我们拥有最大程度的第三方支持开发者。我们甚至不需要知道下一个热点是什么,下游的合作伙伴总会向我们反馈我们。
但另一方面,我们的路径规划比起X86等相对集中式的商业模式不够清晰。如果只有一家厂商要求,我们是很难为其投入人力物力开发的。我们只会做通用型产品,一般不会做太孤立或太超前的产品。
记者:有人将移动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AA联盟”(ARM+anroid)与PC时代的“wintel”(windows+intel)类比,您怎么看这两个阵营的区别?
吴雄昂:我们与“wintel”相对封闭的环境不同,我们是开放协作的环境,安卓可以在X86架构运行,ARM也支持windows、ios,AA只能说刚好更受开发者欢迎。
记者:高通是我们主要的合作伙伴,主要是由于其专利费而遭到反垄断调查,而我们的主要收入也是专利费,您有没有这种反垄断担忧?
吴雄昂:我们对合作伙伴的做法不能置评。至于ARM,我们是产品授权不是专利授权,厂商可以自主选择是否使用我们产品,而专利授权有一定区域封锁性,跟我们产品形式不同。
“产品竞争力不够才需要市场补贴”
记者:英特尔说三年内让中国市场不选择ARM产品,您怎么看这个说法?
吴雄昂:英特尔重视中国市场说明我们一开始对中国市场的选择是对的,从2008年到2013年我们在大中华区销售量增长几十倍,去年营收大中华区占据26%。
我们的第三方支持的开发者跟X86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再加上低功耗的成本优势,我们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
记者:英特尔这一年对深圳华强北的平板电脑很大补贴,也参股展讯科技,来势凶猛,您怎么看待,ARM是否跟进?
吴雄昂:某种程度上是产品竞争力不够才需要补贴,我们在移动市场已经有足够优势,没必要去补贴,补贴就真涉及“反垄断”了。
记者:ARM现在也开始进入英特尔主导的服务器市场,作为后来者我们优势是什么?
吴雄昂:ARM是未来的趋势。因为数据中心对物理空间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单芯片模式是未来主流,而X86的多芯片将越来越受到挑战,而我们所采用的单芯多核在性能上并不弱于英特尔,另一方面,我们比英特尔更广的产品线与开发者阵营依然是主要优势所在。
作者:蔡辉 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