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PhoCusWright大会上,全球旅游行业大咖和新秀齐聚一堂,最惹眼的当属去哪儿网的庄辰超和携程的梁建章这对宿敌。
庄辰超向来不按常理出牌,擅长用数字说话,当日演讲中再次用数字震惊业界。尤其是庄辰超讲述去哪儿如何在几个月内之内雇佣几千人,直签酒店数已经超过7万家,超过了OTA对手携程和艺龙时,在场的人无不震惊,想必梁建章也惊出了一身冷汗。
面对更能让人信服的数字,梁建章避而不谈,反而用心灵鸡汤式的“如果你不想被小公司颠覆,先来颠覆自己”为自己鼓气。
无论是去哪儿网从平台进军到OTA,还是携程从OTA触及到平台,双方似乎殊途同归,未来路线清晰,但在争抢在线旅游行业王者的路上,决定胜负的从来都不是钱的事。
有钱不是万能?!
颠覆谈何容易?尤其是对庞大臃肿的携程。
最近有人给携程和去哪儿网算了一笔账,结论是携程不差钱,总资金实力207亿元,而去哪儿只有18亿元。但有百度撑腰的去哪儿网也许并不差钱,今年初百度就明确表示,去哪儿网需要钱随时商量,授信金额可达10亿美金。
庄辰超在PhoCusWright大会接受外媒采访就直言:“有钱不解决问题,关键是执行力”,并举例称互联网巨头谷歌做旅游多年,也没能与Priceline抗衡。
毋庸置疑,钱只是工具,能用在刀刃上才是关键。
2005年去哪儿网刚成立,携程和艺龙都已经是市值几十亿元的上市公司,手握大把钞票,而去哪儿网当时只有2万美金。10年后,去哪儿网后来者居上,成为携程最大威胁。
可惜的是,携程有钱,却没花在刀刃上。
翻看最近两年携程的财报不难发现,其市场营销费用不断攀升,从2012年Q2的20%上升到2014年Q2的27%,高达4.7亿元一直超过研发投入,成为占比最大的运营费用。 具体表现在重金聘请明星代言,立体多方位广告投放轰炸。结果是“约2亿累计下载量”,而对于最具衡量价值的激活量和活跃度只字不提,水分不言自明,更没敢在财报中公布无线收入。
留住客户的关键是产品,而非一时的市场轰炸。遗憾的是,携程在2013年的研发投入远低于去哪儿网和艺龙。根据去哪儿网2013年财报显示,全年产品研发支出为3.190亿元,同比增长70.4%。而携程在此项目的支出上增长率仅为37%。由此,去哪儿换来的是2013年全年总收入增幅超过70%。而携程年收入同期增幅仅为28.6%。
有钱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化敌为友,翻看携程近几年的投资可见,在价格战此起彼伏,OTA小弟联合起来“反携”的时候,携程便会花钱消灾,投资竞争对手,比如投资同程网、途牛网等。携程对外宣称是“财务投资”,实则难掩作为“老大”被各个击破的尴尬,看似携程包罗酒店、机票、门票度假等服务,实则在各个细分领域都面临被瓦解的危机。从携程近两年财报可以看出,其度假业务始终波动较大,并呈下滑趋势,这也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为何携程不惜斥资重入股门票度假劲敌同程网和途牛网。
增速决定未来
互联网行业的胜负逻辑在于市场份额抢占的多寡,而不是一时的盈亏。在这一点上,庄辰超看得比谁都清楚。京东不惜亏损争抢市场份额成功上市,重挫苏宁已是明证。
一直以来,庄辰超都将抢占市场份额当成去哪儿网的重中之重,而非盈利。在最近期接受央广采访中再次指出去哪儿随时可以盈利,只要停止扩张。
甩掉盈利的包袱,去哪儿网增速惊人,尤其是在竞争对手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的背景下。根据去哪儿网2014年Q2的财报显示:总营收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7%,携程同比增长仅为37.8%,超过携程增速的三倍。在无线领域,去哪儿网更是一骑绝尘,实现了连续四个季度、超过300%的持续增长。本季度去哪儿无线收入同比增长511.8%,占总收入的36%,达到1.42亿人民币。
在去哪儿网的强势领域机票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Q2去哪儿网总机票为1910万张,同期增长66.1%。而更令业内注目的是,该季度去哪儿网单张机票收入较同期增长了46%。而携程在财报中却不敢公布机票数据,业内有传闻称携程机票量同比增长已不足30%。
不可否认,携程在高端酒店领域仍保持强势,但在整个酒店策略上,携程却犯了战略性错误:轻视市场更大的中低端型酒店,尤其是酒店团购。导致其Q2酒店增速平淡,同比营收仅增长47%。
目前,携程在团购领域已经落后于去哪儿,再加上美团的搅局,携程在团购市场方面的恐无力回天。更致命的问题是,去哪儿网和携程几乎都是在今年发力中低端酒店市场,携程在这场争夺中充分暴露了执行力弱的弊端。
去哪儿网在酒店领域呈现的所向披靡之势的确令人胆寒。而梁建章所言的“颠覆自己”其实是一种被迫的倒逼,去哪儿网的强势发展已经逼迫携程逐渐放弃利润。
由此可见,在这场拉锯战中,决定胜负的不是钱,而是策略和执行力。
作者:谢璞 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