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23日消息,《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周二刊文指出,阿里巴巴旗下天猫国际平台上线已经10月有余,但其面临巨大困境,不仅访客流量远远落后于淘宝和天猫,对入驻卖家购买广告也有限制。有一部分商家流露出退出这一新平台的意愿,但也有品牌尝到了甜头。
以下为文章梗概:
在阿里巴巴筹备史上最大规模的IPO之际,该公司推出“天猫国际”,旨在为中国消费者不熟悉的海外品牌提供销售平台,使后者能“快速进入中国”。
如今,天猫国际上线已有10个多月,但其尚未能兑现此前承诺。不管是品牌商还是在线购物数据研究机构,对此都颇有感触。天猫国际的遭遇,为这家中国名气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蒙上了一层阴影。
流量匮乏
实际上,天猫国际的访问流量只是阿里巴巴旗下其他购物平台的零头。根据市研机构Alexa Internet的数据,中国的3500个流行网站中,天猫国际排在第311位,而淘宝和天猫则分别高居第2和第5位。
入驻天猫国际的海外品牌商表示,阿里巴巴限制他们购买广告。一些商家每月只能卖出少量产品,正考虑关闭网店。
数字营销机构Web Presence首席执行官雅各布?库克(Jacob Cooke)表示,70%的店面“基本没有交易”。“天猫国际实际上在损坏阿里巴巴的名声”,他说。
阿里巴巴于今年2月建立天猫国际,当时,其承诺“帮助国际零售商通过这一平台,把海外的成功带入中国”,但同时也补充道,品牌商需要一些时间才能促进流量增长,树立名声。
阿里巴巴称,不会针对第三方数据做出评论。
天猫国际的困境,折射出阿里巴巴在拓展吸引海外品牌上面临的挑战。阿里主导着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旗下的天猫平台盘踞国内B2C市场近半壁江山,淘宝则占据C2C在线销售市场95%的份额。
阿里正积极推动吸引更多海外品牌入驻旗下平台。在IPO招股书中,其宣称天猫国际能让国外企业“从数亿用户中受益”,而且不用像天猫那样,需要相关的工商营业执照才能入驻。
2月到12月期间,天猫国际吸引了近5400家品牌。商家要想入驻天猫国际,每年需支付5000至10000美元的费用,同时还须缴纳2.5万美元保证金。通常来说,商家每笔交易要付给阿里3%至6%的佣金。
新西兰保健品公司Xtend-Life于9月末开始在天猫国际销售旗下的维生素和护肤产品,其为第一年准备了3.9万美元的营销资金。为增加网店流量,该公司参加了双十一购物狂欢节。Xtend-Life联合创始人沃伦?马修斯(Warren Matthews)表示:“到目前为止,结果令我们很是失望,现在的业绩只有预期的十分之一。每年需要逾25万美元来营销自己的产品,才能取得显着进展。”
不过11月,Xtend-Life共卖出11瓶维生素和一盒Zupafood Greenz营养品。“现在有太多问题”,马修斯说,“除非我们能解决,不然我们也许得考虑撤离了。”
亦有佳绩
不过,也有一些商家尝到了甜头。
作为仅次沃尔玛的全美第二大零售商,Costco自10月入驻天猫国际以来,取得了“不俗成绩”。该平台数据显示,Costco一个月卖出1.5万桶坚果,6000瓶丝塔芙(Cetaphil)保湿润肤乳。截至目前,Costco拒绝对此置评。该公司曾表示,进入中国电商市场,源于其中蕴藏“巨大的增长机遇”。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与阿里的其他购物平台相比,鲜有中国消费者选择浏览天猫国际,部分原因在于该平台所售产品价格高,而且送货时间过长。阿里巴巴表示,已为入驻天猫国际的商家建立仓库,这可大大缩短送货时间并削减快递成本。
在天猫国际经营手表和服装店的Yuen Wong表示,卖家在购买广告上面临限制,这会损害销量,并导致产品无法显示在搜索中的突出位置。
阿里表示,目前的商业决策是,不会在天猫国际提供付费广告,但商家可通过第三方网站的广告导流至天猫国际,从而增加曝光量。阿里一位发言人表示,公司正致力探索多种方法,让消费者更便捷地找到天猫国际上的商家和产品。此外,阿里还透露,已建立市场推广团队,帮助卖家拓展业务并建立自己的品牌。
作者:编译/秀夫 编辑:陈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