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智慧城市的本质是服务

【承包网】 发布于 2014/12/18 9:22:05
点击: 1215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成员、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安筱鹏日前在“2014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大会”上发表演讲并提出,智慧城市的本质是服务。

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他说,涉及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方方面面,涉及到政府、企业、居民等多个主体,涉及到技术应用、理念创新、模式转变、制度变革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要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概括智慧城市的本质,我们认为智慧城市的本质是服务。刚才发改委徐宪平副主任在致辞时讲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应将老百姓的关切感受放到第一位,如何把老百姓的关切放到第一位、如何回应老百姓的关切,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智慧城市建设是围绕给谁提供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样一类基本问题来展开的。更具体讲,就是围绕居民的生活、居住、娱乐、健康、教育、就业、出行、交易、工作等需求如何提供一种更便捷、更舒适、更高效、更人性化、更安全的服务。《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我们理解,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如何给城市生活的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指导意见》的第一条基于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务实推进,强调智慧城市建设要突出为民、便民、惠民这一理念。这一思想是《智慧城市发展指导意见》起草阶段的重要原则,也是下一步实践中落实《智慧城市发展指导意见》需要认真领会并指导工作的重要原则。

我们理解,智慧城市的本质是服务。

首先,城市管理是服务。管理的终极目标是服务。智能交通管理是为了节省城市每个人每天的出行时间,食品药品追溯管理是为了提高全民饮食健康水平,环境监测管理是为了还绿色蓝天于全民,社会治安管理是为全民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生活环境。

其次,应用系统是服务。城市是什么?城市是系统的系统,每一个智慧城市都是由成百上千大大小小的信息应用系统所组成,对于智慧城市的方案提供者、产品供给者、规划实施者、管理使用者而言,我们每天讲的最多的信息系统,视频监测系统、网格管理系统、征信信息系统、并联审批系统、网上办事系统。小系统组成大系统,大系统组成更大的系统,系统的系统就是城市,而应用系统的本质是什么?应用系统是提供服务的基本手段和重要载体。

第三,新技术新模式是服务。当人们讲到智慧城市时,都会提到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些新技术、新模式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关心云计算,实际上是关心云计算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弹性、更高的效率、更快的节奏、更便捷的方式提供服务。我们讲到物联网、大数据的时候,我们实际在讨论这些新技术如何以更精准、更廉价、更及时、更透明的方式提供服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是新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其本质是新的服务理念、新的服务架构、新的服务方式以及新的服务业态。

第四,数据是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就是各数据以指数方式不断累积的过程,数据是资源也是服务。数据可以转化成为信息,信息聚集会变成知识,知识会带来服务,数据要成为一种服务有赖于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而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来自于数据的开放、共享,这是由数据资源的通用性所决定的,数据只有在动态的使用中、在对比的使用中、在共享的过程中、在深度挖掘中才能创新更大的价值。概括起来讲,服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服务是智慧建设的难点,也是重点;服务是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也是建设的终极目标;服务是智慧发展的主线,牵引着职能优化、流程再造、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管理创新、体制变革的方向。

智慧城市将进入服务无所不在的新时代。他认为,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方兴未艾,物联网、云计算、CPS、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给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四个无所不在,即感知无所不在,联接无所不在,数据无所不在,其将带来服务无所不在,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将进入服务无所有不在的新时代。

首先,感知无所不在。传感器、物联网、摄像头、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的普及,越来越把智慧城市建设带到感知无所不在时代,这些智能设备融入到了城市水、电、气、路等基础网络的每个角落,融入到了城市的环境监测、居家生活、公共场所、商场超市、出行工具的每一个生活场景,融入到了个人行动、交易行为、搜索浏览、求医问药、消费娱乐的每一次行动中,这是一个所有行为都被记录的时代。

其次,连接无所不在。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无所不在的连接,固定、移动、无线、物联、卫星覆盖了地球的每个角落,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的联接更加广泛,万物互联(IOE)步伐正在加快。中国移动的M2M已超过1800万个,从2007年到2013年人均联网设备从0.1个增加到7个,到2020年将增加到70个。5G提出了10毫秒连接、10G下载速率、1000亿个终端概念,5G首先是一个物联网,然后才是人联网。

第三,数据无所不在。无所不在的感知、无所不在的联接必然带来无所不在的数据,各种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的广泛普及,产生了海量数据,这些数据中蕴含着服务于生产、生活的大量有价值信息。在过去的一分钟,全球发出2亿封邮件,苹果应用下载了4.7万次,谷歌发生了200万次的搜索查询,Facebook发生了600万次访问,Youtube发生了130万次观看。全球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产生了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数据,在过去的18个月中,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了10倍。过去的一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同比增长了71.3%,基于移动APP的数据流量首次超过了PC的数据流量。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在电信业务收入中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5.09%提升至目前的22.1%。

第四,服务无所不在。无所不在的数据将带来无所不在的服务,这需要把城市运行中数字化、在线化、碎片化的信息,进行集成加工处理,提高了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实现数据—信息—知识—服务的价值传递,这需要全社会,包括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的数据共享、开放、挖掘,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政策、新的制度。这将是新技术变革背景下,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