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阿里巴巴研发的即时通讯工具“来往”只是一个战术性产品,并不是战略性产品。
陆兆禧晚间在一个小型专访上透露:“阿里未来无线通讯的能力肯定需要有。不过,来往对外可以起到声东击西作用,其实我们在做更重要的事情,大量的工程师还是投在电商业务上;对内,则可以调动全公司资源扑到无线上,锻炼我们的队伍。”
稍早一点时间,极少露面的阿里巴巴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也表示:“即时通讯很多人都在做,我们主要聚焦在电子商务上。”
今年是阿里巴巴第六次举行双十一购物节。截至今晚9点17分,成交额已经超过500亿元。去年双十一当天成交金额达到362亿元。
在陆兆禧看来,双十一对阿里生态系统是很好的训练,未来可能每天都有很大流量。今年包裹的数量可能超过快递的增长能力,阿里正在考虑的是,未来怎么解决好包裹的送达问题,既保证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物流又不至于爆仓,这里面有很多统计、大数据的学问在内。
陆兆禧坦陈,目前主要考虑的是三方面问题:农村战略、国际化、大数据云计算。
“农村战略方面,希望通过努力,使中国农民重新回到土地上去,他们通过网络,把农产品[0.09% 资金 研报]用市场的价格卖到城市;另一方面,把城市的产品带到农村。”陆兆禧解释说。
此前,蔡崇信也认为:“中国电子商务的渗透率只有9%,还要去开拓增加渗透率,比如说农村战略方面,城镇三分之一人口在用电子商务,农村只有9%,提升他们的消费、制造能力,是解决社会问题仿冒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国际化方面,陆兆禧认为,中国互联网企业在跟国际巨头中,接近完胜。阿里在进行国际化过程中,首先是立足中国。“把国外货物带入中国,也是一种国际化,和本地市场发生关系。另一方面,中国有大量生产企业,需要卖到海外去。”
陆兆禧称,并没有必要去海外布局淘宝网。阿里更倾向于选择跟当地的创业者合作,共同做大市场。他还透露:“我们曾在印度开分公司,也吃了不少亏。”
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方面,阿里巴巴并没有用IBM、甲骨文的相关系统,而是选择了国产系统,并且希望未来开放出来供更多的创业者使用。“我们有两方面的期望,一是让数据驱动业务,就是内部怎么用数据做好业务。第二是让数据变成业务。”
针对阿里巴巴早前注册“双十一”商标,陆兆禧回应说:“如果我们不注册,不知道谁会去注册,我们更有意愿保护这个节日。在市场上面,竞争要有理性。从第一天开始,大家就都可以玩。现在我们很开心大家都参与了进来,这是是商家回馈消费者的节日。”
作者: 彭友 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