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京东集团旗下拍拍网宣布,经过一个月的内测运营之后,基于移动端的微店铺——拍拍微店将于近期正式面向拍拍网上所有的企业和个人商家开放。
拍拍网副总裁宋旸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内测期间拍拍选取了5000家商家开通拍拍微店并完成装修运营,同时,拍拍网将为所有开通拍拍微店的商家提供统一的微信支付功能。
这是京东旗下业务再次发力移动端。之前,京东商城和POP(开放平台)已接入微信。据悉,专注于C2C业务的拍拍网微店项目在腾讯时代便开始筹备,后因并入京东暂停,而此次重启意味着,拍拍微店是拍拍网发力移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派副总裁裴大鹏向记者表示,此前,移动电商更多是处于探索阶段,目前路径越来越清晰,通过微店这种去中心化的方式发展移动电商逐步成为行业共识。据了解,自去年至今,除了拍拍网,多家企业也密集推出微店产品,比如微信小店、商派有量微店以及口袋购物等。
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均称,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商模式将发生变化,逐步形成“去中心化”的电商模式,即建立商家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维护和交易渠道,从而降低新客获取成本,提升老客户回头率。
全面对接微信
宋旸表示,目前只有在PC端开店的商家才可开通微店,10月底,拍拍网将推出针对商家的App,届时,无需拥有PC端拍拍店也可开通微店。
所谓微店,不同于App,其利用HTML5技术生成店铺页面,商家可以装修店铺,上传商品信息,即可通过自主分发链接的方式与社交结合而完成引流,也可实现交易。相对传统的PC端模式和App更加轻便。
宋旸表示,目前拍拍微店除了具备订单管理、CRM(如优惠券、会员、积分等)、店铺装修、物流查询、售后服务等功能之外,还具备与PC流量互通、支持包括微信支付在内的多种便捷支付、降低个人商家开微店门槛、提供微信和手Q中心化入口以及低成本无线端引流等五大方面的优势。
据记者了解,基于京东和腾讯的战略合作关系,拍拍未来将通过微信和手机QQ上的中心化入口,为拍拍微店提供在这两大移动客户端上的中心化解决方案。据悉,10月底,手机QQ将会率先为拍拍开辟二级入口,并结合腾讯的社交关系链为拍拍商家提供社交电商的创新玩法;同时,腾讯的另一大营销工具广点通也将成为拍拍微店的引流工具。
由此,京东商城、POP和拍拍三大业务将全面与微信、手Q完成对接,即通过微信的“购物”一级入口进入京东商城和POP,通过二级入口进入拍拍网。
据悉,推出微店的同时,拍拍网新版App也将在10月底上线,届时,拍拍网将形成PC+App+微店三位一体的店铺形态。但宋旸表示,从商家后台来看,只有两个店铺,只要在后台完成装修和商品信息上传,App和微店前端将展现同样的内容。同时,三者之间也将打通,目前通过PC端可以为微店进行导流。
打破流量垄断
拍拍微店的内测结果显示,目前拍拍微店的订单占比有40%来源于微信场景,20%来源于手机QQ场景,还有40%则来自于空间、微博、论坛等渠道。这是微店模式的典型特征。
裴大鹏表示,微店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电商平台流量垄断的格局,商家可以在各个流量平台自主引流,这是去中心化的一大体现。
传统的淘宝模式下,商家更多依靠淘宝平台的流量分发。同时,即使手机淘宝可以通过链接转发的方式推广,但对于用户而言,必须下载App才可完成交易。微店模式则同时解决了这两大问题。
一米风尚是拍拍微店内测的第一批商家,其创始人刘洪向记者表示,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以及流量特性,一米风尚微店的广告投放可以自主有针对性的选择平台,比如选择微信还是手Q等,只需要一个链接,用户即可从不同的平台进入微店。他称,开通微店后,即使没有拍拍网的App,用户同样可以在微店页面实现交易。
刘洪称,通过此种方式引流,流量价格也相对便宜很多。拍拍网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拍拍微店平均获得一个新用户的成本在1-2元之间,而其他C2C平台则需要10元甚至更高。拍拍微店平均获得一个订单的成本在7-8元之间,而其他C2C平台则需要30元以上。
微店模式充分利用了社交这一形态,在前端打破流量垄断格局的同时,后端也在逐步去中心化,即绕过平台,拥有自己的用户。关于用户所有权,今年上半年,淘宝将实行手机号码虚拟化的政策传言曾激起业内激烈争论,而微店模式某种程度在操作层面明确了用户的“所有权”。
刘洪表示,微店增加了关注功能,通过微店可以将部分消费者引入微信服务号,并进行管理、二次营销等,未来形成微店不断吸引增量用户,而微信公众号则维护存量用户,由此形成“微店+微信服务号”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微信的规定,只有企业商家才可开通微信支付,进而开通服务号。而拍拍微店则让个人商家同样实现服务号的开通。宋旸表示,拍拍网已与宿迁工商局达成合作,工商局将为个人商家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比如办理电子营业执照、机构代码等手续,从而帮助个人商家开通微信服务号。
但相比平台的集中流量,微店模式下的流量碎片化将面临销售规模的瓶颈。对此宋旸表示,目前看规模会比较小,但从趋势上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去中心化模式更符合商家和用户的需求。
作者:滑明飞 编辑:陈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