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BABA去哪儿

【承包网】 发布于 2014/12/28 11:00:41
点击: 1160

  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当然是一家“国际化公司”,但它所面临的首当其冲的市场竞争压力,仍是来自中国。

  作为媒体人,我知道9月19日我的同行们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这一天里,苏格兰独立公投结果发布,苹果新一代iPhone正式上市……当晚9:30在纽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代号:BABA),对很多媒体人则意味着不光白天辛苦一整天,今夜也得无眠了。

  以当天午夜的开盘价计算,阿里巴巴的市值达到2383.32亿美元,而本年度所有在美上市的其他公司市值总和仅仅是1805亿美元。从任何层面和角度来看,阿里巴巴创造了奇迹。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笃信阿里巴巴会选择香港上市。毕竟,“中国人更懂中国人”,阿里巴巴理应得到香港联交所和投资人的尊重。

  不过,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似乎比马云的浙江普通话和港人的粤语进行沟通,来得更为遥远。由于阿里巴巴施行的“合伙人制度”,可以让持股比例不到10%的马云和他的管理团队保持对阿里巴巴的控制权,即“同股不同权”。半个多世纪以来,无论是四家交易所并行的过去,还是四所合一为香港联交所的现在,香港一贯施行的是“同股同权”的上市规则。尽管面对的是阿里巴巴这样少有的香饽饽,香港联交所仍是不愿意修改上市规则,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秘钥,在香港联交所面前全然不起作用,最终马云和他的团队们折腾了一年多,最终悻悻而去。

  文化圈流行一个词“西学东渐”,那么我也可以效颦一个“东商西渐”。我想,阿里巴巴的纽交所上市,或许能够为这种模式打开先河。

  马云的英语教师出身,让他与美国人的交流非常通畅——当然,我说的不是15年前,马云到纽约问遍30家VC找寻200万美元投资不果的那一次。半年多前,绝大多数美国人根本不知道阿里巴巴这间“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更不知道马云是何许人也。今年5月起,自从阿里巴巴宣布将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之后,它就不断占据着美国媒体的头条。

  美国人喜欢单刀直入,马云和阿里巴巴于是选择了美国人最喜欢的对话模式。“你不了解我们?哦,我们的销售额相当于eBay和亚马逊的总和。”

  就这样,阿里巴巴从初到美国的不为人知,变得逐渐家喻户晓起来,瘦小的马云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很快,美国的投资者们变得疯狂起来。阿里巴巴的午餐推介活动超过800人出席,他们热切希望聆听到阿里巴巴高层的声音。投资者的热情是如此之高,甚至有对冲基金抛出30亿美元的订单,希望获得哪怕只是少量的阿里巴巴股票。

  对于对冲基金,阿里巴巴显然是兴趣不大。在我看来,阿里巴巴肯定希望是一些大型的基金长期持有阿里巴巴的股票,而不是像惯于短线操作的对冲基金那样,一遇到风吹草动撒丫子就跑。

  热潮之外自然有另一面。哈佛大学法学、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卢锡安·别布丘克(Lucian Bebchuk)就这样提醒公众投资者:虽然马云等内部人士只拥有公司的少数股权,但是他们拥有永久的控制权。其次,阿里巴巴可以有许多办法把价值转移给相关实体,而阻止它这么做的机制却十分脆弱。另外,未来阿里巴巴创造的价值中,将有相当大一部分不会拿出来与投资者分享。

  除了以上这种观点之外,很多来自商业机构的唱衰,在我看来更像是没有取得承销权、做市权,或者没有购买到阿里巴巴股票的团体的一种泄私愤式的报复,无力并且很快便被市场的热潮湮没了。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表态很具代表性:“每周有3亿人通过阿里巴巴做生意。马云有很大的机会改变中国,让中国变得更好。”全民皆商,美国的投资者不心动才怪。

  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当然是一家“国际化公司”了。不过,它所面临的首当其冲的市场竞争压力,仍是来自中国:腾讯将电子商务服务嵌入了微信和QQ——二者的用户总和超过10亿。除了可以进行网上购物以外,腾讯开始广泛邀请中小企业通过微信来销售它们的产品。在中国,绝对没有人敢小觑企鹅的实力。京东商城是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今年早些时候腾讯收购了京东15%的股份,并将京东的网上商城与自己的通信平台整合在一起。我相信这样两个敌手的联合,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是威胁,也是动力。

  上市后的几天里,阿里巴巴的股票交易价格始终呈现下跌的趋势。从新股的角度而言,其实很正常,而且从历史统计数据来看,9月份市场的总体表现一般都会很差。目前已知的是,已经有资金在建仓,并考虑在10月参与阿里巴巴的股票交易。

  不难想象,阿里巴巴的上市,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余波始终荡漾在中国人的记忆里。

作者:康翔 编辑:陈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