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2014期刊媒体国际创新发展论坛上,阿里巴巴数字阅读总经理胡晓东从互联网思维入手,谈了谈他对未来杂志这门生意的一些认知,其中不乏亮点。
互联网思维在媒体行业有什么用呢?
一个我的浅显的认识是,移动互联网的商业范式隐含在八个字里:兴趣、话题、分众、聚合。
它是怎么运作的呢?就是我用一个话题(这个话题可以是一个视频、一个阅读,甚至是一个手机、可以是一个人)聚集相应的兴趣人群,然后通过这些兴趣人群某些共有的属性,把它进行分众,然后再通过社群等形态把它进行聚合。这是移动互联人所考虑的东西,但事实上你有没有发现,它和杂志很像?因为每一本杂志都是通过它的价值观、办刊态度,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话题,然后聚集了一个兴趣人群。从这个角度来说,杂志本身就已经是社区了,但是在传统的纸质杂志的环境下,它是一个有界限的社区。
这也说明,杂志和互联网有着天然的类似属性。在这个分众的过程中,其实有一些直接的收益,比如说可以通过购买来分众,或者通过内容倾向来分众,对用户进行筛选,这个也许会产生直接收益,但实际上最大头但还是在衍生收益上。当我们可以把一群有类似个性的人聚到一块时,我们有很多办法来赚到钱。所以在移动互联网的商业范式下,衍生收益远远大于直接收益。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要考虑品牌。什么是品牌?也就是我在什么用户心目中处于什么位置。我们的品质是我们能坚持占住这个位置,让用户感知的一个基础。
什么叫粉丝呢?我所理解的粉丝是:当你提供了超出用户期望的产品服务的时候,他就会成为你的粉丝,最后他们的行为数据将会指导你下一步的行动,这些东西是我们需要的东西。但是实际上我们发现,传统杂志在基本的商业模型和核心的东西上,已经吻合了相应的标准,所欠缺的只是互联网的连接。
互联网的连接线有两条:第一条是技术连接线,第二是情感连接线。实际上,互联网人都在千方百计地去打造情感连接线,而杂志和用户有很多看不见的情感连接,这是非常宝贵的资产。
从这点来讲,在目前平台化已经很明显,技术已经成为公共资源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把握住杂志的本质,从本质上去寻找生命力。
有句话说,70前是互联网的难民,70后到90前是互联网的移民,90后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最近一个有趣的说法是,移动互联网大佬患上了“原住民恐惧症”。原因就在于,现在的互联网是由移民创造的,但是实际上移动互联网原住民的需求远远没有被满足。你怎么去满足它,它需要的是什么?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比较流行的弹幕视频(在一个视频上会叠加非常多的评论),我曾经尝试看了一下,看了3分钟以后头昏眼花,我无法理解这样的产品为什么会存在。但后来我去做了不少访谈,与用户沟通后发现,我看到的只是一个视频,当我从一个app或是视频软件都角度去看它的时候,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在另一些人眼中,它是社交软件,弹幕满足的是社交需求。
对他们而言,视频本身就是话题,通过这个话题可以聚集一些和我类似的兴趣人群,我愿意和他们去交互沟通。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于一些新兴用户来讲,交互的价值可能已经大于话题本身。他们对人的兴趣,超过了对内容的兴趣。这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些可能性。
我们看到,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需要参与感,更需要融入,需要有自我的存在感,还要有即时反馈(这是游戏带来的思维,我做出来一个命令,就必须得到一个反弹,无论这个反弹是人还是机器带给我的,不然我就会很急躁。)。这些东西就是移动互联网原住民用户的需求特点,当你用他们的需求特点来考量我们今天的互联网世界的时候,我们发现,用户需求远远没有被满足,处处是蓝海。
为什么说,互联网大佬容易患上移动互联网原住民恐惧症呢?我们以前评判一个市场是蓝海还是红海的时候,往往是盯着竞争对手看,看着这个市场里有多少竞争对手,他们做出了多少成就。今天评判一个市场是红海还是蓝海的唯一标准,是这个市场的用户需求是否被充分满足。只要需求没有被完全满足,无论有多少个竞争对手在里面,你都还有机会。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媒体也好,互联网企业也好,其实都面临着同样的危机,也面临着同样的机会。
对于一个内容企业来讲,我们会发现今天我们要做的事情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兴趣话题分众聚合以后,有很多延伸模式可以玩,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运营方法。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不运营的内容是没有价值的。
以前的商业变现形态,我们可以想到的就是卖内容,做广告,但是现在有很多很好玩的事情。以前段时间《舌间上的中国》的内容方为例,它是怎么做到内容增值和通过商业数字版权来变现呢?它和淘宝合作,把《舌间上的中国》的图片、文字、内容分散地授权给我们,当商家使用的时候就要进行付费。当然,它最后获得的价值是非常巨大的,在一两周之内就获得来数百万元的收益。
我们很多杂志用户通过内容获得了很多营养和消费冲动,为商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是杂志自己没有赚到钱,为他人作嫁衣裳。但今天,当我们进入数字化时代的时候,我们可以充分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说阿里巴巴正在尝试这样的模式:内容提供者做一本关于家居的书或者杂志,他在里面涉及到了一些商家、产品,我们来为他产生链接关系,如果用户购买了或者观看了,内容提供者是可以分到钱的。当然这只是一种非常粗浅的方式。
但由此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给我们的内容运营创造了非常多的机会和想象空间,内容运营的交叉补贴形式也非常丰富,我们根据具体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玩法。
虽然我作为一个互联网人,但是我本身对内容有真正的崇敬,我坚信内容为王,但是内容为王是新的内容为王,内容出于对用户的深刻理解。移动互联网有强大的分发能力和人群聚集能力,它可以达到的用户甚至可以以亿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细分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就产生了它的商业价值。
不夸张地讲,每一本杂志都有我们自己不喜欢看的地方,因为杂志不是给你一个人写的,要顾及更多的群体。但是在今天,用户已经习惯了我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要得到相应的体现,就像目前自媒体人在做的:我的文章不需要所有的人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越来越细分人群的内容更能够得到用户的认可,同时内容产业链也会发生变化:平台是驱动者,但更重要的角色不是驱动者,而是整理者。
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媒体人、出版人,都很迷茫,觉得这个行业的未来有什么价值?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是,未来最吃香的工作就是编辑。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信息越来越繁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信息没有经过专业的规范、整理是不可能被用起来的,而做这个工作的人就是信息的整理者(注:最早提及整理者这一说法的,是学者魏武挥)。整理者,要有自己的态度,自己明确的方向,以及自己的品牌。
编辑: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