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城遍地开发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广乾透露,目前全国有超过400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其中包括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的地级以上城市,一些发达地区的县、镇乃至社区都参与其中。而2013年住建部公布的智慧城市试点已达193个。截止到2014年5月份,全国已经有222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建设,29个城市提出了规划,国内智慧城市呈遍地开花之势。
2014年是中国智慧城市落地元年。3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要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8月,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9月,财政部发出《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鼓励PPP模式。
从2013年以来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等各个国务院部门陆续出台了《国家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的文件,这些文件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践路径、工作重点都有了明确的界定。
沐浴智慧城市阳光
如今智慧城市已近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就业、智慧旅游等应用全面覆盖城市,并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全民共享、便捷的民生服务体系,让每一位城市市民都能沐浴到“智慧”的阳光。
打的出门,不用带钱包,只要用手机支付宝;驾车出门,打开“智慧交通”软件,就能了解各个交通路口是否拥堵;用微信上传手机中的照片,就能打印出彩色照片;将底部植入芯片的智能餐盘放入结算区,就能自动结账;“智慧医疗”能便捷实现所有诊疗环节都可通过自助方式获取和办理;城市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能实现对蔬菜、水果、畜禽等智能全程追溯管理,让食品安全放心……
中国智慧城市机遇与挑战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单志广认为,智慧城市带来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我们要用互联网思维来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是城市运行一个新模式,要以统一的、新的、全方位手段来提高它的运行效率。智慧城市也是城市管理的新方式,借助现代技术发展,有更加精准化、更加高效化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大数据的发展,使得有基本的手段来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和用数据创新的新的城市管理方式。智慧城市代表城市服务的新手段,我们要有新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代表城市建设新机制,技术发展倒逼城市的建设,我们要有很多新模式、新的运营机制,新的投融资机制,持续发展机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城市转型发展的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一个新的手段和方法。但智慧城市的核心还是围绕以数据、以信息为核心的加工和利用,智慧城市是整个信息化步入深水区以后要解决开发、整合、融合共享的问题,我们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难题,很多就需要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之间的整合和交互,没有这样的思路,经济社会发展是不能够健康快速发展的。所以,智慧城市核心就是要基于数据、基于信息这样一个架构和利用。
单志广认为,智慧城市在发展过程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挑战的核心就是解决数据在社会中依据类别、行业、部门被孤立、被隔离这样非常严重的局面,包括同一个时空对象所属的信息之间天然关联性被割裂的局面,政府信息开放跟政务信息共享程度弱,整个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的这些问题,信息服务的便捷化、高效化、产业化、智能化水平不高的问题。智慧城市核心要解决的就是面临城市转型发展中的难题,真正要推动数据的共享,真正提升智能服务水平。
智慧城市带来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我们要用互联网思维来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是城市运行一个新模式,我们要以统一的、新的、全方位手段来提高它的运行效率。智慧城市也是城市管理的新方式,借助现代技术发展,有更加精准化、更加高效化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大数据的发展,使得有基本的手段来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和用数据创新的新的城市管理方式。智慧城市代表城市服务的新手段,我们要有新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代表城市建设新机制,技术发展倒逼城市的建设,我们要有很多新模式、新的运营机制,新的投融资机制,持续发展机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编辑: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