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铝而建、因铝而兴,素有“中国铝都”之称的上街区,是郑州市6个市辖区中唯一的工业型城区,人均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但由于历史原因,该区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和空间严重匮乏、生态和环境要素制约等深层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民增产增收困难等一系列“三农”问题也亟待解决。
近年来,上街区紧紧围绕省、市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顺应发展趋势和群众期盼,立足实际,把全域城市化确定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导向,按照“一个主体两个载体”的“三位一体”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以新型城镇化六个切入点为载体,大胆实践,持续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全域城市化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
健全机制体制
完善整体设计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老问题,上街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统筹城乡作为破解发展难题、改善民生福祉、提升综合实力的关键突破口和重要着力点,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2006年,作为破题之举,启动实施南部山区5个贫困村整体扶贫搬迁;2010年,明确提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由试点先行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年底,进一步将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由“城乡一体化”调整为“全域城市化”,标志着上街区全域城市化发展目标的正式确立。
理清思路,把握关键。首先是突出“全”字。认真把握全域城市化的科学内涵,布局全域规划、要素全盘集约、就业全员考虑、领导全力投入、群众全程参与,在思路上注重统筹,在发展上注重一体,在机制上注重互动,在进度上注重稳步,在效果上注重和谐。其次是突出“人”字。着眼于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把“人的城镇化”摆在首位。再次是突出“新”字。做到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由“外延式扩张”转为“内涵式发展”,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之路。
全域统筹,规划先行。按照全域规划、全域开发的理念和“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集中”的原则,先后高标准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新“三化”协调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形成了全面覆盖、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管理严格的规划体系。
系统安排,政策支撑。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先后制定出台《城乡一体化实施方案(2010—2015)》、《推进城乡一元化工作指导意见》、《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基本形成了全域城市化的政策制度框架,并专题汇编成工具书,相关干部人手一本,系统指导工作开展。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2010年在全市率先成立新型城镇化办公室,定编定人,比郑州市统一部署提前将近两年。同时,每年确定一批重点项目,由区四个班子领导分包,急难险重任务实行区委常委牵头,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督导、观摩、考核、奖惩等一系列推进机制,形成常态化的高位推动态势。
建设新型社区
推进城乡融合
2004年,荥阳市峡窝镇整建制划归上街区,此举拓宽了区域发展空间,但也带来了新的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民增产增收困难等一系列“三农”问题。特别是峡窝镇南部山区由于地处偏远,生产生活条件与仅仅十几公里开外的上街主城区形成了鲜明对比。
2006年,为了彻底改变南部山区5个省、市级贫困村的落后面貌,上街区大胆做出了整体易地扶贫搬迁的决策。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促致富”的总体思路,引入居易国际集团,采取“政府谋划引导、村民民主决策、市场机制参与、土地规模经营、群众利益至上”的方式,分三期将5村1321户4629名村民整体搬迁至毗邻310国道、省级装备制造业集聚区附近的新型社区,群众长期面临的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发展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通过同步实施山区综合生态开发,大力发展山地运动、休闲度假等产业,有效带动了经济发展和群众就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上街区按照城市社区的建设标准和“六通八有两集中”的设施配套标准,对剩余村庄全部启动了征迁改造,并探索形成了商业开发型、产业集聚区带动型、村组自建型、保护性开发型等不同建设模式。截至2013年年底,所有安置区建设全部启动,为实现全域城市化打下坚实基础。
交通生态建设并进
增强城市承载力
按照郑州都市区规划,上街区未来将纳入郑州市中心城区建设,意味着上街区将逐步发展成为中心城区的一部分。因此,推进全域城市化是郑州市对上街区发展定位的客观要求。
交通先行,基础配套。2010年以来,该区先后高标准修建城乡道路33条、长途客运站1座、社区公交站点62个,形成了“十纵十横、内外联通”的全域交通路网格局,路网触角延伸到每一个新型社区。新型社区水电气全部与城区主干并网,环卫保障统一纳入城市管理,实现了全域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新建标准化幼儿园4所、标准化小学2所、托老服务站5个、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4处、残疾人教育托养中心1处。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安置区基本实现了上学、就医、出行、休闲、购物“10分钟生活圈”全覆盖,五云中心社区更是形成了“5分钟生活圈”,在一定程度上还优于中心城区。
生态优先,品位提升。一方面通过大力推进五云山综合生态开发,山区植被覆盖率由63.1%增长到86.3%,已成为上街区的重要城市名片;另一方面谋划建设了“五湖一河一库”生态水系工程,全部建成后预计可新增水域面积3000亩。积极推进全域绿化,目前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7.1平方米,是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相关标准的1.42倍。通过充分用足用活上街“山”、“水”、“空”资源,让群众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生活更舒适,实现了生态环境由“短板”到“亮点”的转变。
依托产城融合
建宜居宜业家园
上街区坚持把新型城镇化特别是新型社区建设作为优化产业布局、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和抓手,将产业发展与新型社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通盘考虑、统筹布局,形成了产业集聚、就业增加、人口转移、产城互动的良性发展格局。规划建设的12个新型社区,全部位于或毗邻建成区、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既保证了每个社区建成后都有配套产业支撑,群众可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又通过为产业发展腾出的近2万亩土地资源,进一步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2013年,以通用航空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和以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战略支撑产业比重大幅上升,原来的铝工业比重下降至不足20%,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已入住新型社区的劳动力有89%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或创业,工资性收入比重超过90%,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的12464元增长到14632元,从事二、三产业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5%左右。
软件硬件齐抓
统一城乡服务
实现“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随着新型社区在学校、卫生、社区配套等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不断完善,上街区逐步把工作着力点转移到了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等“软件”完善上,确保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真正融入城市。
2012年,以五云中心社区的5个搬迁村为试点,按照“农民既得的利益要保留,城乡能统一的尽可能统一,城乡不能统一的,农民在城乡政策中可自由选择”的原则,试行十个方面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前,实现了“六个统一”、“两个提高”和“两个可选择”,即:社区居民在户籍登记、公共教育、就业服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公共卫生服务六个方面实现了城乡政策的统一,在住房保障待遇和义务兵退役待遇两个方面提高到和城镇居民相同,在医疗保险、计划生育两项政策上可自行选择。同时,以聂寨、夏侯两个城中村新型社区为试点,完成了集体经济体制和“村改居”两项改革,实现了由村到社区、由农民到市民的历史性转变。
作者:郑 研 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