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道路上的80万盏路灯,将不只是照明的工具,它们还成为通讯设备和城市信息平台,融入信息交互系统和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监控体系之中。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都市产业处处长刘波英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今后,这些路灯将集合光伏照明、微基站等设备,成为一个个小型城市信息通道平台。而目前,“智慧照明”项目已经启动,路灯的样机已经出炉,将在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期间展出。
过去,“智慧照明”属于节能系统、智慧城市,并不隶属于都市产业处管辖范围,但如今,已间接归口为经信委都市产业处。“创新设计”的价值在各行业作用越发明显。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也被称文化创意产业“10号文”),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体制创新、基层创新、跨界融合等都要求我们对设计产业有新的思路、新的发展规划,智慧照明是一个集成性的工程,其中涵盖照明、节能、微基站、信息交互等技术层面内容,也涵盖工业设计部分和环境设计,上海正在把"设计"这个概念牢牢地树立在我们产业发展、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里面去。”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耀新也曾表示:“抓住创意设计就是抓住了智慧制造、数字制造和绿色制造的牛鼻子,它将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依靠扩张生产规模、资源开采和简单降低成本来发展的先行发展模式,变为5R原理下的闭环生态经济系统,对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等上海"四新"企业的发展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这正是创意引领生活的例证。类似的充满创意的项目在上海将出现许多。10月9日起,为期一个月的“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就将展示关于未来城市生活的无限可能性。
以创意激发文化积淀
“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是一个表象,实际而言它是一个集"大舞台、大平台、大讲坛和大展台""四台"于一体,来提升、推广上海产业转型的新成果。”刘波英介绍说,“上海整个经济转型很快,但是产业转型到底从哪个切入口切入,设计是上海下一步产业转型的一个切入口,设计加创意,科技加文化,就是设计、创意、科技、文化具有极强的产业推动作用,这也是"四新经济"的一个具体抓手。”
基于这样的定位,在整个活动周的策划中进一步强调“设计”的专业层面,突出“设计改变生活,设计优化生活”两个核心点。在上海展览中心的活动周主会场将主打“亲民”、“生活”与“专业”,所有参展创意设计成果或许看似普通,但背后却充满设计故事。一把来自北欧、看似现代的椅子却有着50年的历史;一款小朋友戴的“卡通手表”却有着“智能故事”,还是《爸爸去哪儿》的御用手表;40个国家的首饰艺术家用全手工打造金属首饰;D&AD黄铅笔与黑铅笔展展示全球50年来最经典的广告与设计作品等,都将登陆活动周现场。
在采访中,刘波英也提到,以往上海有很多老品牌、老字号在全国产业界都非常有影响力。现在,老品牌如何创新、不断丰富品牌内涵,是摆在行业建设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品牌价值越来越好,是有一个条件的,它应该越来越有内涵,而不能透支品牌的内涵。”事实上,随着上海城市魅力的提升,创意设计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文化的快速成长,越来越多的上海本土设计品牌和国际品牌,都将“Shanghai”视为国际认可的重要品牌之一,产品背后印有“Design By Shanghai,Creative in Shanghai”等词汇的产品越来越多。ART EASY将着名艺术家张桂铭的作品进行再次创意设计,与上海牌手表结合;上海品牌玛戈隆特结合亚信峰会主题设计的国宴餐具;香港品牌马德沙(Mendoza)在最新款箱子上打上“Creative in Shanghai”标志。
"上海"这个品牌有很多优势,一个是历史赋予的优势,一个是上海过去一百年来海派文化的基因,这个基因就是让不同文化的要素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在设计领域,上海能够快速地跟上最先进的步伐。这是一般城市无法做到的,上海举办活动周秉承的一个观念,就是要强调海派文化的传统,就是海派文化不能只是一个概念,它一定要贯穿在我们的行为准则中以及我们产业发展的理念和成果之中去。”刘波英表示。
挥舞魔法棒
在刘波英看来,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强调:创意产品不但要有丰富内涵扩充外延,还要强调高端性与参与性。高端性就是要做示范引领,如展示当下国际设计中最新理念、最新趋势的成果,这将为各类企业提供借鉴,了解创意设计如何支撑一个产品赢得市场,赢得未来。参与性,就是要好好培养基础,提升市民对设计领域的爱好,并且提供预约销售服务,让市民在生活中使用这些产品。刘波英表示,市民愿意去消费创意产品是其参与的重要标志之一,而设计产品则是进阶,只有消费才能建立全民对设计认知的基础。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的“四大”意义就在于此,让前沿性的创意设计产品有效展示与发布,让创意设计人才在此互动交流,让市民参与了解和消费创意设计,让借助创意设计融合实现转型发展的企业在此秀出成果。
上海目前是国际十一大设计之都之一,上海对自己也有一个明确的国际定位。上海的产业发展方向是提升竞争软实力,从这个意义而言,设计之都活动周就是扩充和提升城市软实力、国际竞争力的抓手和平台。
本次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期间,全市范围共有近100场创意设计响应活动,涵盖展览、论坛、评选等各个层面内容,这背后是活动周带动各个区域、各个行业的联动与互动。“活动周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内涵越来越丰富,宽度和深度现在也有了一个质的变化。它的国际性、引领性、互动性、参与性和专业性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刘波英表示。
据了解,上海现在已经逐步强调各个行业领域都要贯彻和植入“大文化、大创意”这个概念,如在农业领域,传统农业不植入新经济要素,不植入创意的话,它的增值空间就会很小,农业就无法提升,而将创意设计融于其中,农业就不再是传统农业了,它将是一种新农业样态。就是把农业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推销进行颠覆,颠覆传统方式。同济大学创新设计学院与崇明共同打造的“设计丰收”项目就是在做提升农业附加值的工作,而位于上海杨浦的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则提出了“办公农庄”的概念,将颠覆传统农业生产与流通的方式。
李耀新把创意设计比作“四新经济”的“魔法棒”。在互联网与智慧智能时代,设计不再单纯是色彩与造型的变幻,而是包含技术、产业、业态、模式创新的智慧与知识加工增值过程。
今天设计之都活动周看似一个“周”,其实今年已经扩展到“月”的概念,未来还将放大到“季”,最终设计之都活动周将变成这座城市的一种生活方式。“每一个创意设计元素能覆盖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而创意、创新和设计的产品能成为这个城市的无形品牌,具有强烈的体现,无论企业的积极性,还是市民的参与性,以及政府的引导性和政策的聚焦性都能够融为一体推动设计之都的建设,这是我们今后所要奋斗的目标。”刘波英说道。
编辑: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