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精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落实中央精神的重要举措,先后两批公布了193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指导试点城市签订创建任务书,开展各项试点工作。经过近两年的创建和实施,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了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组织行业专家对193个智慧城市的试点工作进行了阶段性的分析和总结,先后两批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具有五大重点,各地创建智慧城市具有六大特色。
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五大重点:
一、一城一策、智慧发展:“一城一策”地智慧推进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和服务平。
二、人为核心、质量关键: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的安居之处、乐业之地。
三、产城相融、互促共进:产城融合,探索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增强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动力。
四、多元资金、优配资源:鼓励采用多渠道资金筹措和建设运营模式。
五、体制创新、机制融合:在城市建设、运行、投融资方面全面探索体制创新,机制融合的解决方案。
各地创建智慧城市的六大特色:
一、关注民生需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以人为核心,以民生需求为出发点,围绕社区服务,开展智慧社区、居家养老等领域的智慧化应用,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兰州市等地取得了突出成效。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等街镇已在智能停车APP应用,自助快递箱、为老服务系统、与商业银行合作推行智慧城市炫卡等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智能停车、失智老人监管、健康、门禁安全管理、快递物流等服务,现已取得明显成效,正在全区全面推广。
甘肃省兰州市:虚拟养老院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专业人员服务与社会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使老人享受送餐服务、生活照料、家电维修、卫生医疗、保健康复等十一大类230多项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已有近5万老年人加入虚拟养老院,近18万直接享受到了服务。同时也促进了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二、打造公共平台,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北京市朝阳区:在现有政务资源整合和应用的区级平台基础上,公共平台和公共数据库已经进入初步应用阶段,平台,升级完善移动电子政务平台,扩展了水利、医疗卫生、社保等领域的GIS专项应用,数据:整合人口信息资源,建立市、区、街、居四级数据联动机制;现已覆盖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信息,基层政务数据覆盖率达到80%以上。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将网格化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相结合,将社会管理的重心前置、下移,按照“三级平台、四级管理”的框架体系,以社区为基础进行管理网格的合理划分,管理和服务于每个网格内的人、地、物、事、组织、宗教、房屋等,有效提高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效率。
三、加强规划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广州市番禺区:结合地铁建设,对位于中心地区的地铁区域进行高强度综合开发,建立综合地下停车、地下商场和步行街等商业服务的立体空间综合体,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建设和管理水平,实现地下空间集约利用和商业服务共赢,成功融得国开行智慧城市贷款。
沈阳市浑南新区:规划综合管廊32公里,容纳电力、电信管线,借助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管廊的综合管理和运行监控。建设综合管廊实现了:使新城实现了无高压走廊、无电杆、无架空线的“三无”目标,美化了环境;经济效益可观。传统建设方式占地约2400亩,以每亩净收益70万元计算,扣除管廊建设费用后,还可产生土地收益10亿元,证明新城修管廊是赚钱的。
四、注重发展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株洲市云龙示范区:坚持低碳、生态的城市设计与建设理念,注重使用功能与景观功能相结合,构建绿色交通、低碳能源、生态与环境保护、水资源综合利用、低碳产业和城市管理六大低碳生态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体系,其特色在于:
土地利用:充分结合地形地貌特征和传统建设特点。
水资源利用:优化和循环利用,加强水生态修复与重建并合理收集利用雨水。
生态环境:生态湿地、生态林地、生态农田、生态绿地建设。
低碳能源:传统能源高效利用,以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为补充,全区域实现绿建。
绿色交通:道路设计结合地形地貌,保护自然生态景观。
城乡统筹:城镇开发建设与农村保留发展相结合。
空间功能:以生态安全优先、人居环境优先、公共服务优先、绿色出行优先。
中德生态园:打造能综合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可自我进化和复制的“泛能网”示范园区。泛能网以清洁的天然气为主,以风、光、地源热、水源热等可再生能源为辅,融合智能化控制和云计算技术,形成多种能源互补利用、供需互动的区域泛能网应用。现已完成能源站和配套系统建设。
建成后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80.6%,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超过15%,90%的能源网络实现智能化监测,综合节能率达到50.7%以上,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5万吨,碳减排率达到64.6%,SO2减排率为86.1%,NOx减排率为70.8%,粉尘减排率为81.5%,园区万元GDP能耗可降低至0.23tce/万元。
五、推进产业升级,产城融合发展
佛山市乐从镇:以物联网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推动乐从实现从商贸重镇到物联新城的升级;主动改造完善综合配套,优化产业布局,积极纳入佛山新城(中德工业园),未来将与中德工业园实现融合发展。
常州市新北区:结合自身实际,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角度出发,重点梳理了该区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多方面的问题,通过多规融合的方法,将各类规划叠加到“一张图”上,整合城市资源,消除体制上的障碍,改变城市部门间信息孤岛、资源分散的现状,协同有序的推进区域发展。新北区以“块”管理,区镇合一,形成各园区与镇、街道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相互支撑的发展形态。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常州航空产业园、常州高新区动力装备产业园区、常州高新区光伏产业园区等四个园区设置党工委、管委会,分别与薛家镇、罗溪镇、龙虎塘街道合署办公,促进功能提升和城乡一体,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六、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佛山市乐从镇:通过政府本地化购买服务成立民办非营利组织(NPO)—乐从智慧城镇发展中心,负责智慧城市项目的统筹规划、立项、招标、监理与验收等工作,已成功运营4个政府采购类项目,是“小政府、大社会”的积极探索。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①提前谋划布局金融控股平台,已初现集银行、保险、证券、创业投资等于一体的平台雏形,结合城市资源及产业发展的关系,吸引大量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目前滨江和洋湖片区都由市场主体完成,为市政府贡献了40多亿的财政收入,探索了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013年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管委会实际完成财政总收入250亿元,相对于成立之初的2007年不足5亿元,同口径增长50倍,可变现的优质资产总额从零达到680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42%。
编辑: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