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江苏:以点带面智慧城市推进的探索与实践

【承包网】 发布于 2014/12/28 12:02:36
点击: 1185

  2013年8月,住建部公布了第二批入选智慧城市试点地区的名单,其中江苏省入选的10个试点地区分别是:南通市、丹阳市、连云港市东海县、南京市高淳区、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生态科技城)、宿迁市洋河新城、徐州市丰县、常州市新北区、苏州吴中太湖新城和昆山市。至此,加上之前首批被列为智慧城市试点的9个地区,目前江苏省智慧城市试点地区已达19个,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已成为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地区最多的省份。

  “江苏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2013年江苏省城镇化率达到6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十个百分点。人口密集、城镇密集、经济密集的省情特征,要求我们必须精细地规划设计,智慧地建设管理。我们希望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正因如此,各地都十分重视,精心组织,协调指导,成立了由行政一把手负责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组织有力,工作认真,方案扎实,较好地推进了智慧城市申报和建设工作,因此最后的入选率也较高。”江苏省住建厅厅长周岚说。

  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已达7.3亿,城镇化率已超过53%.然而,以往的城镇化片面追求城镇人口和经济规模,导致了诸如城市蔓延、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等深层次的发展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与传统的城镇化模式不同,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镇发展质量,要求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规划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即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手段的进一步优化。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是我国城市顺应国际潮流、立足本国特色、开拓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新方向和重要依托,而这对于江苏这样一个人口密集、人才科研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但自然资源又十分紧缺的省份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作为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最多的省份,江苏省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考虑各试点地区的特点,从产业布局、社会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城市管理创新。

  周岚告诉记者,智慧城市的创建必须“一城一策”,因地制宜。因此,江苏省根据苏南、苏中、苏北的区域差异,基于“分类指导、择优选择、丰富试点”思路,择优选择培育,既考虑到经济条件较好的苏南地区,也考虑到苏中沿江地区以及经济条件较弱的苏北地区。根据这些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口和经济条件以及发展功能进行定位,量体裁衣,突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苏州工业园区结合自身商业、科技优势,将目标定位为建成全国领先的信息化高科技园区和国际一流的智慧型城区,实现“基础设施畅达易用、城市管理协同高效、公众服务整合创新、智慧产业快速壮大”;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立足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以及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提出建设“智慧宜居商务卫星城”的发展目标;昆山张浦镇则是结合台资企业较多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覆盖昆山、苏州等地台商经济圈的金融交易、电子商务、台商服务一体化”的新模式,推动张浦成为绿色、宜居、和谐、美丽的生态小城镇;南通市根据建筑之乡、教育之乡及临江近海的区域优势,提出建设“智慧物流、智慧建筑及智慧教育”的特色目标;东海县围绕“全国优质产业集聚高地、华东休闲度假胜地、江苏生态宜居福地和经济欠发达县域科学发展样板”的城市定位,提出“打造以硅产业为核心,现代农业和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的发展目标。

  统揽全局,协调指导

  智慧城市建设是互联网时代高新技术新思想创新集成运用的系统工程,智慧城市创建工作的开展本身即是一种创新。面对这样一项庞大、复杂又极富创新的工程,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建设,成为了各省试点地区探索和实践的热点。

  建设智慧城市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从全局的视角出发,搭建总体架构,对整个架构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参与力量、各种正面的促进因素和负面的限制因素进行统筹考虑和设计。因此,定位清晰、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顶层设计,可以让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江苏省各试点都是立足于该地区的当前发展状况,遵循‘规划引导、集约建设、资源共享、适度超前’的原则,既考虑城镇化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又结合地方的特色资源和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战略规划体系。其次,我厅与试点主体单位和住建部签订了三方任务书协议,明确了试点建设目标和任务。目前我厅正在建立智慧城市考核评估系统,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将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我们希望,通过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示范,总结不同地区的经验,探索新型建设模式,着眼于城市实际,做实基础工作,逐级稳步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抓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典型试点,为今后全省智慧城市的推广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

  新战略创造新气象,大发展带来大改变。围绕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江苏省住建厅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江苏省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部门加强合作,精心组织,协调指导。同时,注重发挥专家力量,不定期地组织专家到各试点城市进行指导,特别是在申报和评审期间,请专家就各地在申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指导性的整改建议,对各地区理清思路、推进实践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江苏省住建厅还计划联合省经信委成立一个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机构,为地方实践提供立体化的强有力支撑。

  创新机制,资源共享

  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体现在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市容市貌上,在很大程度上还体现在信息互联、资源共享以及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上。

  智慧城市是一个新颖的概念,它与我们过去所说的传统城市有很大区别。因此,要建好智慧城市,需要摒弃过去固有的思维模式,在体制机制方面有所创新。“周岚说,”以公共信息的整合共享机制创新为例,如何整合现有资源,促进各部门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成为优先考虑的课题。目前,我们准备组织编制《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基础数据库技术导则》,通过建立基础数据资源目录、交换目录,以及共享、服务、更新规则,积极探索政府信息资源社会化利用的方式和机制,培育信息资源市场,鼓励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利用,实现数据整合运用。此外,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参照住建部与国开行总行的合作模式,我厅与国开行江苏分行签订了合作协议,从资金上扶持地方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公共财政投资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还远远不够,需要社会资金的补充投入,这就需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鼓励创新。近期,中国城科会将和我厅一起,组织银行和投资机构开展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对接工作。

  绿色建筑,全国先行

  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年度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平均每年的新建规模约为20亿平方米左右,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建建筑的40%,相应地水泥和钢材消耗量也占全世界的40%.如此巨大的建筑工程量,对应的是巨大的能源损耗和环境污染。

  对此,目前我国新增建筑都必须严格按照节能50%或65%的标准进行设计建造。而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就成为了必然趋势。

  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应该体现生态优先、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理念。具体来说要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上革新,最终达到使城市居民都能享受到高效、便捷、安全、绿色的城市生活。本质而言,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都是推动城市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其中,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目前,江苏省的节能建筑规模全国最大,绿色建筑全国最多,绿色生态城区覆盖范围全国最广。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提高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建筑能效测评标识试点城市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的效率,不断提升我省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的技术含量和品质。“周岚告诉记者。

 编辑: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