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成都:国际化城市建设全速前行

【承包网】 发布于 2014/12/27 21:37:05
点击: 1121

  《2014年度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出炉:作为欧洲企业在华投资热点地区,成都连续两年成为其业务拓展首选地区。

  《上海美国商会2013-2014年度中国商业报告》发布,美企在华拓展目的地,成都连续六年蝉联榜首。

  《中国经济与日本企业2014年白皮书》指出:进驻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领跑中西部城市,成都召开财富全球论坛和世界华商大会等全球性活动后已形成外企积极投资的“大事件效应”……

  毫无疑问,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范围逐步扩大,“外资西进、内资西移”步伐加快,成都深度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合作正迎来重要机遇,成都国际化城市的建设步伐也驶入了全速前行的新跑道。

  两年后初步建立国际城市基本框架

  建成充满活力的国际交往中心

  根据成都市国际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成都市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纲要(2012-2016年)》所提出的目标,到2016年,成都将在交通通信枢纽功能、国际交往功能和宜人城市功能方面基本实现国际化,初步建立国际城市基本框架,建成充满活力的国际交往中心;到2030年,建设成为亚洲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开放型区域中心;到2050年,建成以经济功能为主的综合型国际化城市。

  具体而言,《行动纲要》从建设“通达全球的国际区域性交通通信枢纽”“充满活力的国际交往中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26项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任务。

  建设通达全球的国际区域性交通通信枢纽。成都将围绕建设“通达全球的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国际区域性物流中心”“直达国际的通信网络”三项任务,形成覆盖世界各大洲重要城市的航空网络和连通国际的城市通信网络,打造通达国际的铁路、公路交通体系。到2016年,货邮吞吐量超过120万吨,国际直飞客货运航线达到34条。

  建设充满活力的国际交往中心。成都将围绕建设“亚洲会展名城”“国际美食之都”“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等六项任务,形成有国际知名度的城市品牌,建成国际知名的商贸、会展、美食、旅游城市、体育赛事名城、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亚洲重要的国际性机构集聚地。到2016年,年度国际性会展活动数量达到120个,国际友好城市超过30个,新增领事馆等国际性机构超过13家,打造100个享誉全球的美食品牌,每年举办国际体育顶级赛事2-3项,形成2-3个有国际知名度的文化节会活动品牌,入境旅游人数占本地人口比重达到30%。

  建设体现国际品质的宜人城市。成都将围绕“提升城市建设的国际品质”“建设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环境”等九项任务,形成生态优美的绿色城市空间、覆盖全域的公共交通网络以及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的人文环境。到2016年,城市地铁总里程达到150公里,市民英语普及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

  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国际产业聚集高地。成都将围绕大力发展现代化的高端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总部基地等五项任务,聚焦产业高端化发展方向,积极抢抓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机遇,实现投资促进与重大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到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2%。

  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成都将围绕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国际人才高地”三项任务,深化区域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到2016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量超过78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7件。

  今年为国际交往拓展年

  明年提升城市宜人环境

  为确保重大专项顺利实施,《行动纲要》还明确了近期各个年度的主题和重点工程——

  2014年:国际交往拓展年

  将以扩大国际交往为主题,加大对外文化交流、旅游推广、美食文化推广、城市形象宣传,全方位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

  对外文化交流工程方面,将在友好城市举办成都大庙会、成都风情展、“成都文化周、文化月、文化年”等,使之成为有影响力的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争取成为1-2项国际顶级体育赛事的长期举办地。

  在旅游推广工程中,将利用国内外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开展成都旅游形象宣传工作;在国际上开展多形式、有针对性的旅游推广活动,在主要客源地、重点拓展国家和地区设立“成都旅游体验中心”。

  此外,在美食文化推广工程方面,将在世界各地巡回举办“成都美食文化节”,推广川菜文化,鼓励支持本土特色餐饮企业开展跨区域跨国经营。

  城市形象宣传工程中,将在欧美主流媒体搭建外宣平台,在重点国家和地区策划重大营销活动,制作成都多语种外宣官网,争取成都电视台节目实现卫星放送;与国际知名影视机构、导演合作拍摄融入成都元素的影视宣传作品。

  2015年:宜人环境提升年

  将以建设高质量的城市宜人环境为主题,提升水环境整治和大气环境整治、加大建设国际医院和学校,增强城市生活舒适度和吸引力。

  生态建设工程将建设森林、河流湿地和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提高全市森林覆盖和公共绿化率,建成长达1623公里的覆盖全域、互联互通的绿道网络体系,完成环城生态区(带)建设,基本建成国家生态市。

  水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将推进河湖水网修复整治和水环境综合整治,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岷江、沱江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府河、江安河等重污染小流域主要污染物浓度年均降低20%。

  大气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将对工业污染、扬尘污染和机动车污染进行综合整治,建立完善的大气环境监测、预测、应急、控制平台,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国际医院和学校建设工程将建设一批综合性国际医院,实现全市范围内三甲、二甲医院多语种就医和国际医疗保险结算服务;新增2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建设一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建设100所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

  2016年:国际品质优化年

  将以提升城市国际品质为主题,以构建国际化的政务环境和开放的制度环境为重点,实施政务环境国际化、交通通信枢纽建设、标志性建筑建设、友好交往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强城市国际功能。

  政务环境国际化工程将初步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建成全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城市;实现成都外资企业登记注册全域覆盖;力争获取外国人因私事来成都地区72小时免签政策。

  交通通信枢纽建设工程将地铁1号线南延线、2号线、3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和7号线全部建成,全面建成至欧、美、澳、亚的客货直飞航线网络;建成广泛覆盖、三网融合、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

  标志性建筑工程建设,城市中轴线景观建设初具规模;建成中国西部博览城、成都大剧院、成都图书馆新馆、成都美术馆等一批彰显成都特色的地标性建筑。

  在友好交往提升工程方面,将争取外国领事馆超过13家,国际友好城市增至30个以上,引进或创办5-7个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性组织常设机构。

  瞄准重点项目优化投资环境并举

  进入下半年成都市投资促进捷报频传

  8月12日,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发展洽谈会在成都举行,投资总额达583亿元的8个重大项目现场签约,其中成都揽下3个重大项目,分别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投资130亿元在双流县建设的信息安全产业园项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投资280亿元在双流县建设的8.5代面板生产线项目,以及浪潮集团在成都高新区建设的西南研发中心项目。

  8月4日,世界最大独立医疗器械企业—美国美敦力公司全球首个创新血液透析系统开发生产项目在成都启动。美敦力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奥马尔·伊什拉克表示,成都作为中国中西部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许多世界500强跨国企业都在这里建立了研发和生产设施,我们虽迟未晚。

  7月28日,世界500强、全球三大物流巨头之一的DHL与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举行合作签约仪式。DHL快递亚太区执行副总裁吴东明称,鉴于DHL在成都取得了非常快的发展,业绩增长令人满意,集团公司已多次讨论加大在成都的发展战略,目前正计划将DHL全球作业共享服务中心设在成都……

  进入下半年,成都市投资促进战线捷报频传。市投促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赋表示,接下来,将借助第十五届西博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平台,创新投资促进机制方法,招大引强引优,推动“大项目”与“小项目”并抓,突破一批特别重大项目,努力保持利用内外资合理较快增长,奋力推进全市投资促进实现大的跃升。

  重点是要围绕产业升级“招大引强”,围绕集群发展“补链强链”。坚持以“产业升级”战略为统揽,瞄准三次产业的升级方向,突出高端化取向,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按照“成链集群”的发展思路,围绕重点培育的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紧扣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缺失环节和薄弱环节,集中力量引进在产业链中拥有核心技术、占据价值高端、起着决定作用的补链项目、强链项目和扩链项目。

  同时,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改革外商投资审批,简化外资审批管理流程。建立覆盖全市的外商投资企业服务网络,为企业就近提供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强化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工作。积极跟踪、增强已落户外来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增资扩产意愿,积极引进其关键配套项目。

作者:尹婷婷 编辑: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