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地球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城市网络和城市联盟。世界经济发展的理论表明:当一个城市人均GDP处于9000-17000美元区间时,它的经济增长将处于由“要素驱动为主”向“效率、创新驱动”转换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港通天下”的改革开放先行城市,早在2011年,宁波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0美元,其中中心城区人均GDP超过13000美元大关。至2013年,宁波市人均GDP已达93322.42元,折合15068.53美元。显然,宁波已跨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宁波靠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驱动、粗放型的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增长方式将难以为继,迫切需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智慧型产业,寻找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载体,创造形成新一轮发展的新优势。
宁波不是最早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却是全国第一个推出智慧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2010年9月,宁波市委、市政府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 “十二五”开局伊始,宁波市又出台《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提出“六个加快”发展战略。作为智慧城市的先行者,宁波市智慧建设的现状如何呢?
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融合了信息技术、数据通信运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以及计算机软件处理技术,用于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较少交通事故、降低环境污染,是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人性化的新型交通运输系统。
智慧交通建设是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特色之一,宁波市交通智能化发展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目前,宁波市的智慧交通建设以“四个系统建设”为核心: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交通视频监控系统、高清拍摄系统、动静态交通诱导系统建设。2011年,宁波市对中心城区220个路口实施了智能化改造,完成安装路口前端摄像机230套、高空监控摄像机15套,增建了路段、桥梁建设各类视频电子警察系统430套、智能卡口38套、行人道高清拍摄系统29套。此外,宁波智慧交通建设还将着重围绕建立各行其道、行停有序的交通新秩序,推进交通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体系建设,建立城市交通综合管理平台,探索推进射频(RFID)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等四个方面。
2012年,宁波市交通运输委发布了《宁波市智慧交通建设规划》。以2011年为基准年,以2015年为近期,2020年为远期,覆盖综合交通全行业,包括公路、水路、铁路、民航以及城市内部交通。该规划指出,到2015年,宁波将重点建设“163工程”,即1个平台(智慧交通云平台)6大工程(交通综合感知与传输、交通整体调控、交通运行指挥与应急处置、交通运输物流服务信息、公众出行信息和交通管理、仿真决策支持)3大示范项目(公共交通出行、行车诱导服务、智慧港口物流)。
手机APP“宁波通”是宁波智能交通建设的精华产物。这款APP由中兴通讯与宁波市政府联合发布,集合了客运联网售票、路径导航、出租召车、事故报警、实时路况查询、移车求助等18项交通服务,能基本实现“买票不出门、出门不问路、打的不等待、停车不找位、堵车不用急、事故不用慌”等一系列交通“老大难”。
编辑: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