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国际智慧城市发展蓝皮书2013》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蓝皮书》指出,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快车道的同时,出现了顶层设计严重缺失、定位与目标尚不清晰、机制体制有待创新、信息孤岛比比皆是、信息安全面临多重威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智慧城市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提出,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并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是一种新的城市管理和服务的生态系统。简单地说,智慧城市就是用先进技术建设、管理和运行城市,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复杂的是,智慧城市涉及多部门、多学科,要跨行业、跨领域。也许,未来的智慧城市真如小说、电影里描述的一样,是一个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美好世界,但是实现的过程并非美好,正如当前我国智慧建设进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
目前,我国已有两批共计193个城市列入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这些城市要在3~5年的时间里完成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公共基础数据库、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等系统的建设,时间紧,任务繁重。对于试点城市,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就好比是要完成一场超越多重障碍的跨越赛,在速度加快、步子迈大的时候,还要有一定的高度。
首先,要跨越未来。对未来城市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人口增长规模等情况要有前瞻性的、超前的预测和估计,对于智慧城市未来的想象不但要超越现实,还要超越未来,并以此为基础合理设定智慧城市的目标和任务,科学规划和布局。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当今,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智慧城市的“智慧”落后于城市的发展和需求,智慧城市也就无从谈起。
其次,要跨越现在。整合资源信息、统筹城市管理模式……智慧城市是对现有城市管理模式的挑战,必须破除信息孤岛,更要打破传统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模式,实现整个城市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沟通和融合。这也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最难破的坚冰。
最后,要跨越科技。智慧城市离不开计算机、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但是技术不等于智慧城市,技术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和工具。要将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服务于人类,还需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选择最适宜的技术,避免技术堆砌造成的浪费。
编辑: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