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微信缴纳罚款,不到一分钟就完成操作。”30日,厦门车主陈先生通过手机不仅查询实时路况、交通违法信息,并很快完成缴纳交通违规罚款,免去在车管所和银行间来回奔波。自厦门在全国率先开通交通微信平台以来,用户数已超过24万。
短短几年,厦门信息化发展已经从“惠民生”发展到多领域的“全国首创”,并且撬动了信息消费的热点。厦门市信息化局局长孔曙光希望,“通过信息化建设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让百姓生活得更加美好。”
破解城市“出行难”等症状 “智慧城市”建设扣准百姓需求
厦门2000年的常住人口为147.8万人,2012年底已增至367万人,从2005年到2010年,厦门城市建成区的面积扩大近一倍。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出行难、就医贵以及入学、就业、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城市病”也随之出现。
如何才能切实有效解决难题?厦门出招了,利用信息化技术惠民生。
孔曙光说,从厦门实际出发,找准问题,摸准需求,把握问题所在,在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中解决这些问题。
他举例到,“中国政务微信第一大号”厦门市智能交通控制中心实现厦门每4.3个驾车人便有1个订阅。其具备的路况推送、拥堵上报、违法查询、缴交罚款等功能,为驾车族提供了最直接帮助。
但这还远不能满足200多万人次每天乘坐公交车出行市民的需求。为此,厦门市通过建设手机电子站牌服务系统,整合7500辆公交、BRT、出租车的GPS车辆运行数据,率先在国内推出覆盖全市所有公交线路的手机电子站牌服务。如今,每天乘坐公交车出行的市民,手机查询公交电子站牌的超过70多万人次,已经成为公众出行的好帮手,为乘客节约60%以上的等车时间。
厦门市民通过在各医院部署自助挂号机,只需刷社保卡,便可完成包括挂号、缴费、取药、打印化验单、购买病历卡等多种功能,全程数字化管理,实现市民就诊时间从2-3小时缩短到30—40分钟。单单在厦门市第一医院,2006年每天的就诊量只有4000人,今年7月份门诊人数已有接近一万人,但医院门诊大厅挂号窗口的排队人数不会超过5个人。
“信息化建设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患者滞留医院的时间大大减少,原设计规模为2500人的第一医院门诊大厅承担了近4倍的服务人数,节省了再盖三座门诊大楼的经费!”孔曙光总结信息化在解决“就医难”的成效如是说。
多个领域实现“全国首创” 信息化建设做“厦门特色”
现如今,国内外许多城市正处于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智慧城市”的过程,“坚持把应用创新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首要任务来抓。”孔曙光说,厦门通过信息技术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城市运转效率,实现城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多个领域实现“全国首创”。
如果没有硬件基础,建设无线城市只是纸上谈兵。厦门在国内率先出台《厦门市光纤宽带网络建设规范》和《厦门市光纤宽带网络室内布线设计施工指南》,将光纤宽带网络纳入审图和验收范围,明确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电信运营商之间的责任界限,保障用户对“光纤到户最后一公里”的自主选择权,推进宽带城市的建设。
目前,厦门光纤入户覆盖率已达80%。厦门计划在三年内,全市城镇光纤到户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到100%,自然村达到95%以上,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100%。
厦门也是全国第一个建设全市范围内政务云平台的城市,也是全国首个开通手机电子站牌服务的城市,还在全国率先建成了首个实现涵盖地面、海域和地下管线的三维全景系统,不仅减少了“信息孤岛”现象的产生,每年还节省1000多万元运维费。与此同时,在制度保障上,厦门市发布了全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政府规章——《厦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办法》,为厦门市智慧城市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法规环境。
近些年来,厦门市通过应用创新,不断丰富“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建成了国内首个TD无线城市,开创了以应用促进无线城市建设的先例,丰富了无线城市的建设内涵,拉动了信息消费,带动了产业发展。
为了促进信息消费,厦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动漫游戏、软件研发、服务外包、IC设计等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近期还出台了《厦门市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人才计划暂行办法》,为智慧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创业创新氛围。
值得肯定的是,仅仅在2013年,厦门就获得了“中国十大智慧城市”、“中国智慧城市推进杰出成就奖”、“中国智慧城市杰出贡献奖”等三大奖项。
“智慧城市”提升软环境 促厦信息产业大发展
28日上午,厦门软件园三期正式开园,交付给首批48家产业企业使用。厦门信息集团董事长江孔雀介绍,仅两年时间,软件园三期就吸引意向入园企业累计313家,通过入园审核企业243家,接近软件园二期研发楼面积的2倍,“建成后,就可容纳20万人,形成两千亿产值,产生近50亿元税收收入。”
近年来,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厦门的软件服务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软件服务业增速超过30%,2012年产值达到了461亿。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厦门本地软件服务企业获得了建设经验,精图软件、智业软件等企业都是从具体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中成长壮大,并从厦门走向全国。
厦门重点支持了厦门市电子口岸建设,把厦门电子口岸应用推广到全省,提升为福建电子口岸平台。目前,福建电子口岸平台直接服务的口岸生产运营、中介服务和口岸物流企业有650余家,间接服务的外经贸企业达15000多家,日单证处理量2.8万票,业务覆盖厦门、福州两个海关关区。
同时,厦门也吸引了许多大型的软件服务企业落地厦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的动漫基地落户厦门,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中国数码港、银江智慧城市公司也在厦门扎根发芽。目前,厦门市信息化局正商谈建设“海峡两岸移动健康工程中心”、“微产业园”等项目。
“这些企业之所以落户厦门,得益于厦门有个好的智慧应用的基础和环境。”孔曙光分享说,厦门在三年内打造的“智慧产业工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值将要达到1000亿元。
编辑:贺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