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物联网所带来的智慧安全的新安防时代

【承包网】 发布于 2014/12/28 12:56:57
点击: 1175

  前些年,物联网被各行各业争相疯炒,并与云技术、智能分析、大数据一道成为“不懂这词都不好意思和人聊天”的一员。就在人们还在质疑物联网这个概念究竟是否靠谱的时候,在“感知中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政府、资本、产业等各个层面对物联网的高度关注,建立了以无锡为首的十多个物联网示范产业基地,为物联网从一个概念向一个产业的成功转变注入了一剂强心剂。物联网的一个核心要素是事物具备“唯一地址”,如果“物联网”时代来临,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都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因此,物联网也上升到了一个国家战略的层面。

  感知智慧城市

  美国IBM公司曾提出物联网就是智慧地球。换句话说:物联网就是的母亲,先有物联网,后有智慧城市。如今智慧城市已从发展进入规模推广的阶段,“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国将有600至800个城市成为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一个有机结合的大系统,涵盖了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连,更深入的智能。其中,物联网是智慧城市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支撑着整个智慧城市系统。物联网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这其中物联网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城市的感知能力,并使得这种感知更加深入、智能。通过环境感知、水位感知、照明感知、城市管网感知、移动支付感知、个人健康感知、无线城市门户感知、智能交通的交互感知等等,智能城市才能实现市政、民生、产业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而物联网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实现智慧城市,许多基于物联网的产业和应用都是服务于智慧城市的主流应用,换句话说,智慧城市是物联网的靶心。

  感知安防

  在中国,当一个产业被贴上了“新兴产业”和“万亿元的产值”的标签,那么不可避免会被各行各业带回家“蹂躏”一翻。当然,安防也不例外。

  物联网融入各个领域,必然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安防领域是非常适合物联网落地实现的领域。从目前来看,整个安防行业充斥着“传感器”的字眼,例如:监控主要是CCD传感器技术的应用,报警主要是红外传感器技术的应用,物联网仿佛就是为安防行业产业量身定做的。在物联网世界中,所有感知设备互连,形成多触角的感知网,这就需要我们的感知设备不仅仅能‘感觉’还要能‘辨别’和‘分析’,将辨别分析后的信息传输给后端运用中心以备决策。

  按照物联网的定义,在目前的安防系统中,门禁传感器就显得功能单一,只能做到“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对非法入侵检测的红外线探测器,只要监测到入侵信号,无论是否确实为非法入侵,都会产生报警信号;同样,视频监控摄像机只具有摄像功能,更多的只是以“事后诸葛亮”般的存在,虽然可以提高破案率,但是预防的特征不明显,导致很多安防设备成了摆设且缺乏智慧联动。

  物联网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在物联网中的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智能化的节点,具有信息采集、数据智慧处理和通信三方面的功能。它不仅可以使传感器本身具有智能处理数据的功能,而且可以将各种安防子系统组织在一起,形成具有智能联动的系统。如红外探测器节点检测到报警信号后,首先经过节点本身数据处理模块对该信号进行判断,以判断其是否符合非法入侵的信号特征,同时可经通信模块与视频监控节点联动,由摄像机采样报警部位的图像,然后对其进行图像分析,进一步确认是否满足非法入侵的图像特征,最后决定是否产生报警。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或防止误报警的产生。

  对此上海万物通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高级销售经理李钦鹏表示:“未来的安防系统会涉及到的智能周界、防入侵系统、定位管理系统,都会涉及到与本地视频监控系统整合联动,方便使用方多方面判断问题,当有突发状况发生时,可以调用本地相关摄像机来查看现场画面。”当今来看,物联网应用使得安防系统更加智能化,更多的事件可以通过智能化安防系统及时预防,把事件控制在发生前,提高安防产品的使用价值。

  物联网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能建筑的安防系统具有显著的优势,但由于其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所以也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安全问题

  物联网深深地扎根于互联网,故和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一样,永远都会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一方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安防系统大多借助无线传输,这种暴露的信号很容易被窃取,也容易被干扰。而且在引入了互联网的众多优点的同时,也引入了互联网中的安全隐患,如病毒攻击等,可能使系统彻底瘫痪,或泄露建筑物内住户的个人隐私。这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另一方面,传感网的建设要求RFID标签预先被嵌入任何与人息息相关的物品中。可是,人们在观念上似乎还不是很能接受自己周围的生活物品甚至包括自己时刻都处于一种被监控的状态,这直接导致嵌入标签势必会使个人的隐私权问题受到侵犯。因此,如何确保标签物的拥有者个人隐私不受侵犯便已成为各类传感识别技术,乃至成为物联网推广的关键问题。

 编辑:陈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