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精细服务打造智慧城市

【承包网】 发布于 2014/12/28 12:58:25
点击: 1126

  住在一年四季温度可以调节的智能公寓里,打开窗户,一片绿地碧草如茵,停车可以网上预订,看病可以不用出门,在外可遥控签收快递,衣食住行都随时移动付费……这是我们勾勒出的一幅未来智慧城市的美景,如此美妙的远景是否能激起你智慧的冲动?

  2008年,智慧城市这一概念由美国IBM公司首先提出,旨在通过全面透彻的感知和宽泛的互联,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从此,全球步入智能化的发展大趋势,我国各大城市也紧随世界大潮,相继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2013年1月,住建部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潮正在陆续展开。

  智慧城市,顾名思义,就是要智慧地规划和管理城市,智慧地配置城市资源,让城市建设更加科学美好。一个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各个环节的服务,同样智慧城市的创建离不开基础服务为依托,尤其是“智慧”的服务。

  去年,国务院下发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服务业发展重点”中提出,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要求节能环保业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以做精、做专、做强为方向,扶持壮大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引导技术研发、投融资等机构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开展节能服务。

  “节能减排、还世界一片蓝天”,绿色经济理念和节能环保意识为创建智慧城市指引了方向。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病,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共同服务,节能服务公司的技术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我国城市建设中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用水用电紧张、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欠缺等一系列突出问题,目前我国已有150多个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设规划,总计划投资超过1万亿元。智慧城市不仅仅是智能城市,或是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应用,还包括人的智慧参与、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等内涵,这些都离不开技术的服务。

  智慧服务做到家智慧服务为城市服务提供了智能保障。相对传统的人为行政管理和决策手段,智慧服务有助于推动解决城市就业、社保、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务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使全体居民更好地分享信息化和城市化成果,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智慧服务主要体现在政务服务、社保服务、医疗服务、文化教育服务等重点民生服务领域。

  协同办公平台、行政审批平台、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多部门集成,可以实现一站式市政服务,让市民和企事业单位足不出户就能快速办理行政审批,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降低运转成本,大大提高城市管理者的服务水平和城市居民的满意度,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题中之义。

  智慧教育服务要实现以个人空间为基础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构建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均衡建设,提升学校基础设施环境。整合精品教育服务资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撑,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建立高速教育通信网络是实现智慧教育的基础条件。

  智慧社保服务主要体现在完善城市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和人力资源、用人单位、社保基金等核心数据库,整合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将社保的服务对象由全体市民逐渐向外来务工人员扩展,提升劳动就业登记、职业介绍、招调工、人才引进、技能人才培训及能力建设、劳动仲裁和监察、社会保险、全民医保等公共服务。

  智慧医疗服务表现在远程医疗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和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平台的实现,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并通过专家信息库、病历库、医疗诊断和临床治疗库的智能搜索,辅助医师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完善和及时的医疗服务,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更大的作用,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通过智慧社区服务对社区中的基础设施、环境、居民、生活的多种元素进行综合化智能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服务,进而为居民提供一个高效、舒适、温馨、便利、安全的居住环境。积极创新智慧社区应用,基于各类现有智慧社区应用及未来物联网、云计算、宽带无线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深入挖掘社区居民衣、食、住、行方面的信息化需求,挖掘社区物业与政务管理方面的需求,创新智慧社区应用。

  智慧服务促进节能减排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城市基础设施,使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实现节能减排。例如,对城市路灯、夜景灯光安装无线监控设备,自动控制运行,实现节能;运用传感技术,改进城市供能设施与管理方式,实现电气热计量、计时收费智能化和远程化,降低建筑物的采暖、空调、照明等能源消耗。

  城市运行和服务的智能化,实现节能减排。例如,智慧交通,采用信息技术优化路面状况,减少交通拥堵和能源消耗;网络远程办公,跨部门协同办公,实现无纸化办公,减少资源浪费;建立能源在线监测平台,采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实时监测商务楼宇重点用能单位的空调、暖气、热水、照明等设备的耗能情况,引导楼宇业主和用能单位进行节能改造。在大型公共建筑和有条件的居住建设中安装室温智能监测器,监控室内温度,智能调节冷气和暖气供应水平,促进建筑楼宇节能减排。

作者:刘真真 编辑:陈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