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济宁:物联城市智慧起航

【承包网】 发布于 2014/12/28 13:19:21
点击: 1136

  只需轻点鼠标,小至树木、路灯,大至建筑物、街道、河流,每一物体的相关信息均一览无余;城市决策者和规划者在有准确坐标和对象属性的城市真三维系统中进行决策、规划和管理,直观地判断新建建筑的风格、形状、色彩与周围景观是否协调;不同部门能够各取所需地查询不同的地理信息数据;市民可以随意查询衣食住行等各类信息……近年来,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省测绘局的大力支持下,济宁市以数字济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基础测绘,着力推进应用创新,目前数字济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已全面完成,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此前,鉴于市区基础测绘工作取得的成绩,山东省测绘局把济宁市作为山东省数字城市试点项目上报国家测绘局。经过积极争取,济宁市被列为山东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示范试点。该项目于2011年经国家测绘局批准立项,并纳入国家测绘局数字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工程计划,由国家测绘局、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和济宁市人民政府三方合作建设。通过试点建设,形成济宁统一、权威的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为建设数字济宁奠定基础,并通过试点项目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全国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示范和指导。

  采集海量数据  搭建信息平台

  数字济宁地理空间框架是济宁市地理数据的基础参考框架,是数字山东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它为城市发展和信息化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与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对于城市信息资源按照地理空间位置进行整合和实现共享具有重要作用。

  数字济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的主要任务是运用3S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以3D产品为主体,建立覆盖整个城市的多类型、多尺度、多时态的空间数据集及数据管理平台,并逐步建立空间数据库的更新、维护、管理机制,以空间地理信息为基础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及分发服务体系,根据多部门的应用需求,开发相应的专项应用系统,从而提高城市现代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社会服务能力。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济宁市自然、社会、经济信息的载体和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各部门间的地理空间信息共建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减少信息化重复建设和重复投入,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交通、自然灾害预报等部门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撑,为公众提供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济宁市数字城市建设在坚持应用服务是主线、共建共享是关键的思路指导下,大力推进系统应用服务和共建共享,"数字济宁"从2012年12月份上线运行至今,已有7个部门17个应用系统上线运行,平台作用和效益初显。

  框架建设推进了政府部门间空间数据的共建共享机制建设,为政府辅助决策提供技术和综合信息支持,为社会民众提供便捷的公共信息服务;构建了全市惟一的、统一的和权威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满足政府及其部门综合决策分析、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换的需求;建立了空间数据公共服务体系。采用国家认可的地形图保密处理技术,提供了安全高效的地理信息公众服务;构建完成了满足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平台建设需要的支撑环境,主要包括网络环境、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建立了济宁市空间数据更新的长效机制。加强各部门空间数据共享、横向数据分析,明确空间基础数据、专题数据更新处理职责部门,以"权威数据由权威部门发布、维护与管理"的数据共享理念建立数据更新、共享机制,保障了空间数据持续更新;建立健全了济宁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政策规定、标准体系和组织运行体系。

  数字济宁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成果,已经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数字济宁地理空间框架,"数字国土"空间数据库结构统一设计,程序架构也统一规划与设计,市国土资源局各类业务子系统之间实现很好的数据关联,实现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的流转。基于统一平台,通过统一的数据库结构,实现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在不同处室间的共享,避免形成 "信息孤岛",减少重复投资,增强了国土资源管理水平,提升了国土资源行政效率,实现个人办证立等可取。

  以信息化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创新,带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是济宁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出发点。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坚持规范和创新管理方式的原则,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原则,坚持加强统筹、建用并举的原则,以济宁市地理空间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为空间定位基础,实现土地调查成果、遥感、航摄影像、基本农田以及基础地理等多源信息的整合,并与国土资源的计划、审批、供应、补充、开发、执法等行政监管系统叠加,构建起统一的综合监管平台,实现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也实现了土地资源动态监管的目标。

 编辑:陈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