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9年4月桂城吹响建设“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号角以来,优质产业和高端人才在桂城集聚,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大型综合产业社区正在崛起,新时代的桂城梦正从蓝图变为现实。产城人融合的和谐共鸣,成为了桂城从城市升级走向城市升值的“最强音”。
都市型产业作为一个能扛起城市“大旗”的领跑产业,这是南海桂城为自身发展选择的一条现实路径。随着8月13日桂城又一个全新都市型产业载体——天富科技城将奠基,桂城都市型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桂城已然厚积薄发,到了大发展时期。
主调:“两轴四湖五城” 大型综合产业社区正在崛起
“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以下简称“产业基地”)启动5年以来,至今已吸引到83.91亿元的产业资金在此聚集,搭建起包括瀚天科技城、天安数码城、金谷光电产业社区、鸿晖都市产业新城等20个产业载体,共占地约1401亩,拟建面积304.22万㎡,发展起了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信息技术、金融、文化等都市型产业,集聚了一批高素质人才,“产、城、人”不断融合,正形成大型综合产业社区。
以瀚天科技城为例,随着新产业进驻,附近北约村的经济社会生态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在外观上,这个昔日被边缘化的村庄已经基本与桂城中心城区融为一体,零乱的旧厂房已不复见,数条公交线路也延伸到内部。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带来了人口素质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园区周围完善的配套设施也满足高素质人才在“8小时”以外的生活需求,使得“产业”和“社区”资源达到开放、融合和共享,实现产业园区与城市生活的结合,建立了一种集研发、营销、居住、休闲、娱乐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城市化形态。
随着都市型产业基地的不断壮大,沿线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景观高级化,桂城的发展思路也愈发清晰:以轴为线、以湖为核、以城为心,均衡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化质量;以千灯湖城市轴和新交通发展轴为主线,以千灯湖、怡海湖、映月湖和文翰湖为内核,以“五城”:金融城、科技创新城、平洲玉器城、华南新加坡城、三山新城为心,形成“两轴四湖五城”,着力把桂城构筑成产城人和谐共融的都市型产业大社区。
协奏:企业看中园区增值服务 放假门一关就能走
截至目前,瀚天科技城已形成以科技创新、低碳经济、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五大主导产业,引入企业242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2家,上市企业3家。他们在瀚天聚集的原因,除了相对成熟的园区配套及初见规模的产业聚集外,相当重要的一点,便是园区所能提供的“增值服务”。
瀚天科技城副总经理王咏介绍,瀚天不仅提供各种信息,还推动入驻企业注册、上新三板,举办各种活动等。就在不久之前,瀚天就专门和环保部门合作,以补贴的方式,组织园区内企业到广州参展。针对有融资、股改需求的企业,推荐有资质的金融机构供其选择等。碧沃丰就是在瀚天完成了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桂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唐赛光调侃地说:“有个企业老板说,园区管理的好处是,放假只要把门一关就走了,不用留保安,不用担心东西被人偷了、设备被人破坏。以前令人最头痛的事情就这样通过公共服务来解决了。”
和音:做不了“偶像派”,就努力做“实力派”
“桂城越来越有城市韵味。”4年前,湖南小伙刘仁东来到南海桂城一间科技公司工作,如今他已经在桂城买了房。他说,正是桂城舒适的城市氛围令他留下。
在唐赛光看来,桂城处于广佛之间,对人才的渴望和困惑比较大,但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城市的韵味,又相比其他城市拥有独特优势。“桂城已经逐渐成型,居住环境、生活环境都有独特地方,人与人之间融合度比较高。”唐赛光说,桂城既有大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又有小城市的闲适与宁静;既有大家闺秀的才貌气质,又有小家碧玉的柔情似水;既有现代城市的法治文明,又有熟人社会的关爱融情,新时代的桂城梦触手可及。
同时,唐赛光认为桂城“养在深闺人未识,酒香也怕巷子深。”广州、深圳等城市,由于历史积淀、政治优势等原因可谓“偶像派”城市,桂城虽然“实力很强大,但外界对其认知不足”,做不了“偶像派”,就努力做“实力派”,以产业繁荣和城市韵味吸引人,不断提高桂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桂城工作我骄傲我自豪;在桂城居住,我舒适我享受。”
唐赛光指出,未来城市东拓、产业过一环,是今后桂城发展必经路径。经过多年基础设施建设,桂城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和完善度。未来还要有计划布点人才公寓建设;完善与提供公共交通系统,目前考虑开通瀚天科技城快线、三山—平洲—桂城快线;加强治安,“汇丰银行预计今年9月入驻千灯湖金融高新区,员工将达5000多人,广发银行预计今年10月入驻金融高新区,员工达1万人,如今AIA进驻企业差不多满了。为此,桂城将准备招50名辅警巡逻,服务于金融高新区,以大城市治安的格局提供一个安全环境。”唐赛光说。
插曲:产业基地再添丁 天富科技城将动工
据桂城街道公资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富科技城将于下周三奠基,该项目规划定位为集生产、研发、办公、应用、生活为一体的都市型产业园区,是继桂城瀚天科技城后,又一个以公有资产推动产业升级改造的示范性园区。
项目位于桂城平洲夏南二社区,紧靠佛山一环海五路出口,区位优势明显。项目占地约80亩,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初步设计为5栋工业式研发大楼,配套1栋员工宿舍。项目分两期开发,总建设周期约三年,首期建设工业式研发大楼,计划在2014年下半年动工建设,2015年中旬交付使用;二期建设宿舍公寓,计划2015年上旬动工,2016年下半年交付使用。
看中政府踏实务实 企业爽快落户桂城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金谷光电产业社区的欧谱曼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虽然只是一间500㎡的办公区,但暗藏玄机。只见办公室按功能划定了生产车间、维修区、检验区等,也就意味着生产、研发、办公、应用、生活为一体,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据该公司首席运营官唐前锋介绍,公司研制新一代多光谱成像系统及超光谱技术医用成像产品,可打破目前国外技术产品垄断的格局。目前该公司首款产品——多光谱宫腔镜检查系统开发进展顺利。按计划,2015年第一季度该产品可小批量投放市场。该公司的核心团队都是高素质人才,例如公司CEO安昕博士是今年全佛山唯一一个入选第十批国家千人计划的。公司入选2013年佛山科技创新团队以及南海区第二批蓝海人才计划。
像欧谱曼迪这类型的高科技公司为何对桂城情有独钟?“公司曾在广州、深圳等多个地方选址考察,也有不少其他选择,但最终选择落户南海,是深切感受到南海政府从上到下都很踏实、务实,优势很明显。”唐前锋称,“且不说前期提供政策扶持,为我们提供超过1000万元的资金扶持,但更看重的是政府为我们提供实际的帮助,例如为我们与当地医疗机构的合作提供帮助等。”
该公司员工,来自江西的赵先生,去年才从华南师范大学光学工程系毕业。他告诉记者,之所以来到桂城工作,一是看中公司管理团队多从海外回来,具有吸引力,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平台;其次可享受政府鼓励政策,这里提供了人才公寓,公共设施也比较齐备。
集聚优质产业和企业 促进桂城城市升值
据了解,截至目前桂城引入已注册落户团队11个,其中获评南海区“蓝海人才计划”A类2个、B类3个、C类5个,获评佛山市创新科研团队2个。该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底落户佛山的国家千人计划人才有16人,其中8人就在桂城,研究领域涵盖触摸屏电子材料、物联网芯片电子技术、生物医药、医疗检测设备、节能环保、数据处理、汽车零配件等。
作者:胡珊霞 唐文辉 杨剑琴 许贵彬 编辑: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