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的概念以来,“感知城市”与“智慧城市”的理论研究成为信息化领域热点,诸多城市将发展“智慧城市”列入“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通过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发展“智慧城市”成为共识。2011至今,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步入快车道,上海、北京、宁波、扬州等城市纷纷发布了智慧城市发展专项规划或计划,截至今年3月,我国已有104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然而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总体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盲目跟风建设、项目仓促上马及信息资源难共享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立客观有效的评价体系,使智慧城市建设效果可衡量、可比较,已经成为驱动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赛迪世纪智慧城市评价体系迄今已经过三次改版,涵盖了感知环境、创新经济、市民幸福、智慧服务、城市智能治理五大方面指标。在第三版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基础上,赛迪世纪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13个典型城市开展评价研究,并撰写了《中国智慧城市评价与实证战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
整体来看,13个参评城市的市民幸福平均得分为66.2,位于五个一级指标平均值的首位,说明市民对城市的整体幸福满意度较高,市民对信息化的应用意识也较强;城市智能治理水平和感知环境建设水平分别位居二三位,两者发展情况大致处于同一水平,指标平均得分分别为60.5和60.1。创新经济平均水平相对偏低,仅为43.5,说明各市在信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政府需要在政策、资金等多方面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
通过智慧城市评价研究,结合当今经济社会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亦可发现一些未来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城市信息基础设施:高速、宽带、融合、无线的泛在网及GIS将联通所有人或物
当前,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处于更新换代的重大变革期,宽带化、三网融合进程不断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快速推进,互联网、物联网交融发展,云计算所带来的计算资源配置更加有效,高速、宽带、融合、无线的新一代智能信息基础设施将成为现实,满足随时、随地、任何物、任何人都可以上网以及所有人或物的联通。在这个网络体系构架下,无论使用者是在电脑前、厨房里,还是在便利店购物,或是在火车站候车,都能通过便利的方式连入网络。同时,无所不在的传感器网络也将成为“智慧城市”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实现所有城市部件的联网。此外,集信息处理、分析、共享和协同等能力于一体的空间信息平台及其由此衍生的空间信息服务生态体系,将成为智慧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另一信息基础设施,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支撑环境,而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管理和分析空间信息强有力的工具,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信息。基础设施将与城市水、电、气、公路等设施通过传感网络和GIS平台紧密联系、融为一体,共同构成城市性基础设施,全面满足城市人与物的联通需要。
二、城市运行:精细、准确、可视、可靠的传感中枢将智能调度城市要素
信息技术应用成为城市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精准、可视、可靠、智能的城市运行管理网络将覆盖所有城市要素,有效支撑城市安全、可靠运行。物联网、互联网和云计算交融发展正在构建无所不在、人与物共享的关键智能信息基础设施,广泛分布的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和嵌入式系统使物理实体具备了感知、计算、存储和执行能力,不断推动城市运行的智能化、可视化和精准化。随着城市运行管理网络延伸到社区、家庭和个人,以及与治安管理等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城市运行管理网络将逐渐覆盖城市所有人和物,成为传感中枢智能调度城市要素。
三、社会服务:虚拟化、个性化、均等化的社会服务将无所不在
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在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广泛深入应用,形成无所不在公共服务环境。供水、供气、供电、供热、电信、有线电视、银行、城建等部门信息系统将逐步整合共享,形成便捷高效的公用事业服务信息网络平台,为市民提供及时、简单、便捷、虚拟化的生活服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数字娱乐等网络化的公共服务,逐步优化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面向基层、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普遍服务的机制将使城乡的数字差距逐步缩小,推动教育、医疗等资源的均等化,促进形成公平、和谐的社会氛围。
作者:李军治 编辑:陈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