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长沙:以开放升级打造“一带一部”核心增长极

【承包网】 发布于 2014/12/27 21:44:03
点击: 908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对湖南改革发展提出了“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简称“一带一部”)的新定位。长沙是湖南“一带一部”建设的首位城市和战略支点,今年以来,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多次强调要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打造“一带一部”的核心增长极。因此,围绕转型创新发展,主动实施开放升级,发挥对外开放的生产力乘数效应,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对长沙加快打造“一带一部”核心增长极意义重大。

  1.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有序推进开放型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

  当前,长沙经济外向度偏低,市场开放度不够。“一带一部”建设将助力长沙新一轮对外开放。一是提升“引进来”的水平,加快两型社会试验区整体建设步伐。长沙应发挥湘江新区(筹)的龙头作用,整合资源平台,推介试验区和长株潭城市群的综合优势与区域价值、规划发展远景、产业基础与政策资源,提升区域吸引力,持续深化国内区域合作、部省共建合作、与央企对接合作和对外经贸技术合作,坚持引资、引技、引智结合,提升开放型经济质量和规模。二是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长沙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宏观指导,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国际化经营,创新对外投资方式、鼓励企业并购国外研发机构和知名品牌,着力培育一批本土跨国公司和品牌,打造长沙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骨干力量。发展境外工程总承包项目。加强与上海自贸区对接、联动发展,尽快对上海自贸区的有关政策优势点和实施方案进行汇总研究,积极申报争取自贸区试点,加快建立WTO规则框架下的湖南企业走出去的促进体系。

  2.推进“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双轮驱动,逐步实现开放型经济由招商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长沙转型创新发展既要立足现实基础练好“内功”,又要通过扩大开放巧借“外力”,以更大开放承接产业、资本、技术转移。一是以承接沿海产业内移为核心,打造开放型经济的新高地。长沙要把向长三角、珠三角和内陆开放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各开发区应发挥对外开放的窗口功能,积极承接沿海资本和产业内移,以钉钉子精神抓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推进园区产值、税收倍增倍升,产业、产品做优做强,企业、行业创新创造。要主动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做好融入长江经济带的相关工作,以全方位开放促进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二是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为核心,发挥开放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现阶段承接国外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引进项目和资金,更重要的是吸收国际投资中搭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先进管理经验。长沙要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构建市场化、法治化、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吸引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来长沙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以及业务整合,逐步形成一批金融总部、研发总部、采购总部、营销总部、贸易总部、制造总部或区域生产基地,以产业链招商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层次,以国际市场促进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推动开放型经济从成本优势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竞争优势转变。

  3.统筹“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协同发展,加快实现开放型经济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要打造“一带一部”核心增长极,须继续扩大出口和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注重从单纯注重商品贸易转变为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相结合,以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为平台,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提高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是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提升出口商品的竞争力。要以长沙高新区、浏阳经开区等开发区为依托,加强科贸、技贸、工贸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金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快发展技术贸易,建设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一批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出口生产基地,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出口商品群。二是加快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进程。长沙应以获批国家现代服务业试点城市为契机,用开放的思维,改革的举措,破除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各种制度性障碍,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领域,重点培育壮大旅游产业、高技术服务业、服务外包、移动互联网、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扩大服务贸易规模,着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不断提升服务业国际化水平。

 编辑: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