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好莱坞众女星的艳照门事件轰动全球,一直叫人忧心忡忡的手机信息安全问题再次引发关注。这提醒人们,使用科技的同时更需要学会掌控科技,玩手机的时候也要小心被手机"耍"了。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加速普及,操作系统花样百出,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存放小秘密的首选之地。奇虎360向记者提供的《2014上半年手机隐私安全报告》显示,智能手机已经成为隐私最多的设备,有超过90%的安卓手机用户会在手机中存放隐私。
然而,用户习惯存放隐私却不习惯保护隐私。报告显示,即便安装了安全软件的用户中仍有50%从未使用过"隐私保护"和"隐私行为监控"功能。是人们不重视隐私保护吗?恐怕不是。更主要的是人们习惯于把智能手机当成"通讯工具+相机",而不是一款高科技的数据终端。
对此,智能猎豹移动反病毒工程师李铁军说,比如云服务泄密,使用者自己不重视隐私保护,未能妥善管理和使用密码的情况较多,而因为服务提供商产生的漏洞或云服务在传输数据过程中遭遇黑客攻击的情况则较少见。
手机泄密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这不仅关系个人信息安全,更关乎国家信息安全。"在大数据时代,个人手机泄密还可能会危及国家信息安全。"山西省统计专家童超说,之前单个的点状信息是无意义的,但大数据和云计算出现后,海量信息汇集到一块经过处理,就可能反映出国民经济的关键数据。
为此,李铁军建议手机用户要高度重视管理云服务账号密码,不要和其他服务相同。"如果服务商提供了双步验证,比如使用动态密码或手机验证,强烈建议开通。iCloud仅凭账户密码就登录的,安全性实在太弱了。"李铁军说。
360手机安全专家朱翼鹏则建议,不要连入安全性未知或陌生的wifi网络。为了省下几毛钱的流量,不管在哪里都去连接安全性未知或陌生的wifi网络,这样的行为也可被黑客利用。
此外,李铁军说,需要高度保密的信息最好不使用云服务。比如事关国防、高精尖科研的信息,或者是个人极为隐私的秘密,使用云服务就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编辑:陈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