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上午,记者从贵州大数据产业高端研讨会上获悉:贵州省2014年全面启动的“7+N”云工程建设中的“工业云”平台目前已搭建完成,今年10月,“云上贵州”将完成上线,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
贵州本土企业期待驾“云”腾飞
抱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心情,贵州众多本土企业希望驾着“工业云”实现腾飞。
以往,贵州企业在数据的使用上相对滞后,虽然也通过独立购买的一些软件进行了数据的整理收集,但实际上依然陷入信息孤岛。大数据的到来,会将信息集成,形成一个更加方便的体系。
“按照‘工业云’的设计,我们可以比现在更便捷、更廉价地得到生产、销售等方面大量的数据支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可以更好地推进企业的转型和跨越式发展。”中航工业集团黎阳公司代表对“工业云”时代的到来表示非常期待。
先进通信企业愿助制造业实现“智”造
云制造是互联网思维下的制造模式,工业软件技术、云计算技术、宽带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正在改变很多产业,其中包括制造业。云制造,就是互联网思维对制造模式的创新。
信息技术对制造业发展起到了降低制造业交易成本、提高制造业精益管理水平、提高制造业生产率、促进制造业的智能化、促进制造业生产模式的创新、加快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提升制造业集群创新能力、加速制造业实现绿色制造、推动制造业的全球化、催生制造业新的业态和产业的作用。
如何推动大数据落地来激发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成为了多家信息通信技术企业的竞争主战场。
针对制造业企业的转型之路,富士通副总裁黄邦瑜表示,作为全球性信息通信技术企业,富士通希望能在贵州大数据工程和“云”建设工程中参与进来,助推贵州制造业企业实现精益“智”造。
安全、优质、便捷“工业云”值得期待
2014年初,贵州“7+N”云工程建设全面启动,目前,“工业云”平台目前已搭建完成,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云”上面有什么,企业可以用多少?数据安全是否有保障?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络安全处副处长肖宁介绍,“工业云”除了能将自己企业生产内部的信息化管理,还能将上下游的资源进行整合。企业的内部压批管理也可以在“工业云”中处理。现在许多企业需要用高昂的资金去购买高端的设计软件和检测软件,今后,在“工业云”中,还可以将软件实现公共化,按需收费,降低企业的成本。
“工业云”的建设工程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承建,其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根据使用对象的情况不同,“工业云”建设过程中,将数据安全分为了不同的端口。“安全方面绝对有保障!”肖宁介绍,“工业云”的打造将在保障安全这一前提下,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个性化、低成本、优质、便捷的服务。
编辑: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