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外卖平台“零号线”向记者确认近日已完成B轮融资,金额约3000万美元,由腾讯领投,红杉资本及戈壁资本跟投,目前资金已全部到账。零号线并未披露本轮融资的具体入股情况,但表示腾讯投资后,创始团队仍占绝对控制权。
零号线创始人、CEO吴皓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户团队扩张、新城市开拓以及服务品质的提升上。
零号线2012年6月起步于南京,从上线初始,零号线就选择相对更重的运营模式——自建物流,定位于中高端的白领市场。2013年底,零号线完成A轮融资,当时的投资方为红杉资本以及戈壁资本。A轮融资后,零号线开始异地扩张,目前覆盖南京、苏州、上海、深圳及武汉5个城市。
仅从数据上考察,零号线这类自建物流的重模式外卖平台,似乎不是日单量百万级别的饿了么或美团外卖的对手。但在吴皓看来,除了自有配送团队实现了交易的闭环外,帮助餐饮商家适应外卖场景的“深度运营能力”,是零号线的差异化核心。
“另类”的外卖平台
不同于完全依赖线下实体商家的外卖平台,零号线从两年前开始培育自己针对的“零品牌”。
吴皓表示,所谓的零品牌类似于淘宝平台上淘品牌的概念,这部分商家原本在线下并不知名,完全在零号线上发展成长,产品和运营更多依赖线上,“线下的实体店不占地段,装修,品牌优势,或者只有合规的生产环境而根本没有门店”。
目前“零品牌”占据零号线合作商家的6%,但这部分更适应外卖特点的商家已经贡献了总销售额的30%。除了对营销的贡献,“零品牌也帮助我们很好地实现了口碑传播,展示了我们这个平台的优势”,吴皓说。
除了发现和培育互联网化的新品牌,零号线也引导已有的传统大型餐饮商户成立外卖子品牌,以匹配外卖需求。
当前的外卖格局中,以饿了么和美团外卖为代表的平台,主要依赖线下大量的实体餐厅,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需求,具有流量和入口上的优势。而零号线深耕细作的运营模式,和对“零品牌”的培育,最大的意义在于帮助商家改变成本结构,专注用户和产品的运营,使其更适应外卖的场景需求。
深度运营
从餐饮商家的角度出发,外卖与堂食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外卖不依赖实体店铺以及相应的人员服务,理论上更利于优化成本结构。但对于传统商家来说,如何适应外卖场景,打造适合外卖的产品,并平衡和堂食的关系都是难解的问题。
而除了物流配送服务外,零号线也向合作餐饮商家提供诸如数据分析、店铺代运营、呼叫中心、客户管理等服务。譬如代运营服务,可以帮助商家设计产品详情、策划活动文案等。
“线上的运营和线下的配送与结算甚至供应链服务都可以由我们来做,而商家只需要集中精力做两件事,一是让产品适应外卖属性,二是经营好自己的用户,根据用户反馈灵活的调整产品”,吴皓说。
帮助商家完成线上运营、提供线上线下解决方案,并打造更适应外卖属性的“零品牌”,吴皓认为这些是零号线区别于其他外卖平台的核心。
异地扩张
谈到与腾讯的合作,吴皓认为外卖O2O的发展类似服装电商,发展的第一阶段是追求便利性,而到第二阶段,产品属性和社交属性的重要性都会凸显出来。“而与腾讯的合作,也是考虑到了社交上的可能性”。
B轮融资后,零号线将开启新一轮扩张,预计今年将新开15个城市,主要选择的是一线及二线强的城市,如广州、深圳等。
过去的一年中,除了饿了么和美团外卖等在三四线城市快速的跑马圈地。在模式上与零号线更相近的到家美食会,也开始低调扩张,目前已经进驻长三角地区8个城市。
相对于传统互联网,O2O的跨地域扩张难度明显更高,因为线下的运营至关重要。当各家都开始瞄准全国性的增长目标,展开新一轮扩张,也意味着更激烈的同业竞争。
除了竞争对手,人员快速膨胀是零号线扩张过程中另一个需要面临的难点,“团队预计到今年底会是2000多人的规模”。
能否快速地调整组织架构,以适应团队的急速扩张?能否在满足扩张速度的同时,继续保持在运营上的深度?这些都是“想要长大”的零号线在扩张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
作者:陶然 编辑:陈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