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全力贯彻落实国务院新部署——专访广州市外经贸局副局长陈泳

【承包网】 发布于 2015/1/14 11:47:28
点击: 1634

广州市外经贸局副局长陈泳芳

  “广州应当迫切需要并不遗余力地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和国家的这一战略部署,也将成为最直接的政策受益者。”广州市外经贸局副局长陈泳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

  作为传统加工贸易大市,广州市充分发挥服务外包作用,为制造业的加工贸易等传统贸易方式的转型升级创造新优势,服务外包蓬勃发展。

  2014年1-10月,广州市服务外包全口径合同额超70亿美元,同比增长26.30%;离岸合同额超40亿美元,同比增长23.38%;离岸执行额超30亿美元,同比增长39.36%,居华南地区首位。

  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如汇丰银行、三星、日立、爱立信和美国银行等在广州设立服务外包企业28家;国际外包专业协会(IAOP)全球外包100强等31家落户广州;2014年评选的十大在华服务供应商中汇丰环球客服、三星通信2家首次入选,其中汇丰环球客服居第一位。

  “下一步,广州市将研究在服务外包企业融资、服务外包高端人才引进等企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推动政策创新集成。”陈泳芳表示。

  最直接政策受益者

  《服务外包》:2014年11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服务外包产业,意味着服务外包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可否谈谈您对此的感受?

  陈泳芳:2006年国家以启动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为起点,从出台政策、培训人才、培育企业、提升国际地位等方面指导和推动地方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服务外包产业在全国主要城市的蓬勃发展。

  2014年11月2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明确提到“要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从战略高度推动出口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和国际营销网络,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表明国家对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也就是说,一方面要把服务外包产业作为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抓手,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升级,向高价值、高水平的方向发展,提升服务外包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服务外包要为促进经济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为制造业的加工贸易等传统贸易方式的转型升级创造新优势,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广州既是一个制造业大市,也是一个传统贸易大市,同时作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广州应当迫切需要并不遗余力地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和国家的这一战略部署,也将成为最直接的政策受益者。

  《服务外包》:会议首先提出要发布服务外包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指导目录,拓展行业领域。对此,您怎么看?厘清服务外包产业的概念和范畴的意义在哪里?

  陈泳芳:发布服务外包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指导目录和厘清服务外包产业的概念和范畴很有必要,将解决我们之前在推动和引导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些模棱两可的困惑,使服务外包产业得以朝着更明确和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因随着服务外包产业的深入发展,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些地区及其领导干部只关注对经济增长直接贡献大的产业和企业,比如仍然大力引进产值和税收都比较大的制造业项目,而不重视引进服务外包的倾向,把服务外包等同于服务业的加工贸易。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发布服务外包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指导目录、厘清服务外包产业的概念和范畴,就是要在思想上统一发展服务外包的重大意义,同时在政策上指明服务外包的产业的发展方向。讲解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规律、全球及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战略与趋势,提出广州服务外包未来发展的指导意见。

  对于广州市而言,也是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的机遇,明确了加快打造广州服务外包升级版的发展思路。服务外包是催生新业态的“催化剂”,是现代服务业的“先导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加速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推动政策创新集成

  《服务外包》:为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广州出台了哪些“真金白银”的支持政策?未来还将在哪些方面拓宽?

  陈泳芳:在2008年我市第一次出台推动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意见的基础上,2014年初,我市又以1号文件调整出台了新的《关于加快我市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新的政策意见共八大部分三十条。一是明确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服务外包合同额达到75亿美元,服务外包企业数达到1000家。二是切实落实国家赋予示范城市的优惠政策,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优惠,实行特殊工时制,人才培训扶持,进口设备报税监管等。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自2013年起,市和区、县级市(开发区)两级财政每年安排支持服务外包发展专项资金不低于1.3亿元。用于支持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四是大力建设特色明显、产业集聚的服务外包载体,把天河智慧城、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大学城、南沙新区、广州国际金融城、黄花岗科技园和天河软件园等作为示范园区重点建设。五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和引进,并与广州关于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结合起来进行。六是拓展外包国际合作,包括引进《财富》500强、国际外包专业协会(IAOP)全球外包100强、全球在华十大供应商、中国服务外包十大领军企业和中国服务外包百家成长型企业落户广州,服务外包市场多元化,深化与港澳的CEPA和与台湾的ECFA合作,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并购等;七是拓展新业务领域如服务外包在岸业务、生产性服务业外包、国际会展业的外包等,八是优化营商环境,在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人员出入境工作便利、建立服务外包重点企业联系制度等方面采取措施。

  下一步,广州市将研究在服务外包企业融资、服务外包高端人才引进等企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推动政策创新集成。

  《服务外包》:增加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数量,相应扩大对符合条件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范围,以及试行国际服务外包增值税零税率或免税政策,对广州培育服务外包企业,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将带来哪些具体利好?

  陈泳芳:2014年10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的财税〔 2014〕 59号文,将企业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由50%降低到35%,有利于扩大享受税收优惠企业的范围。

  若下一步试行国际服务外包增值税零税率或免税政策,使税收优惠由应征免税过渡到零税率,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激发企业拓展离岸外包业务的积极性。

  大力培育在岸市场

  《服务外包》:会议提出要支持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购买非核心业务的专业服务,政府部门也要拓宽购买服务领域。这被解读为即将出台政府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外包的政策措施,国内服务外包市场将出现“井喷”?对此,您怎么看?

  陈泳芳:实际上,长期以来,我国大型企业都习惯于所有事情自己做,尚未形成像国际跨国企业那样把非核心业务服务外包出去的观念和习惯,政府部门则从安全角度等因素考虑,主动外包的业务有局限性,因此要支持企业和政府购买非核心业务服务,根本的问题是改变观念。如能释放这些非核心业务出来,在岸外包市场空间无疑非常巨大,这也是我们有别于印度等一些外包产业发展较快国家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并且也是跨国服务供应商进入中国的期盼所在。

  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在岸外包和离岸外包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也一直在期待国家出台支持企业和政府购买专业服务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全面发展。

  《服务外包》:在您看来,政府部门购买服务有哪些难点?在推动本地企业、政府采购服务方面,广州有哪些尝试和有力措施?

  陈泳芳:政府购买服务的难点在前面也谈到了。广州市一直在大力推动政府购买服务,2011年市政府出台了《印发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财政转移支付管理办法和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的通知》(穗府办〔2011〕51号),2013年广州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穗民【2013】22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政府加大公共服务领域对外发包的力度,培育一个蓬勃的在岸外包市场。

  《服务外包》:会议最后还提出要鼓励服务外包企业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在服务外包企业培育方面,广州有哪些好的措施和建议?

  陈泳芳:我们一直坚持对服务外包企业引进和培育并重,实行分类指导的原则。

  首先是大力引进服务外包领域的知名企业,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如汇丰银行、三星、日立、爱立信和美国银行等在广州设立服务外包企业28家;国际外包专业协会(IAOP)全球外包100强等31家落户广州;2014年评选的十大在华服务供应商中汇丰环球客服、三星通信2家首次入选,其中汇丰环球客服居第一位;中国服务外包领军企业软通动力、文思海辉、中软、东软、博彦科技和浪潮集团等已在广州投资,跨国公司的共享中心如麦当劳全球财务共享中心、电讯盈科数据中心、汇丰银行软件共享中心、玛氏集团IT共享中心、耐克全球订单中心等也纷纷落户广州。

  此外,我市还大力培育本土服务外包企业,一是在制定广州市服务外包资金扶持政策时,本土中小型服务外包企业给予倾斜。二是搭建平台,为本土企业的拓展外包业务牵线搭桥。2012年我市举办的“国际服务外包(广州)交易会”,邀请了国际知名服务外包发包方、本土服务外包企业参会,为企业承接国际外包业务提供对接平台。目前广州市已成长起一批骨干的本土外包企业。

作者:舒凯 谢家强 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