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推出“融合通信”,叫好者有之,鄙视者也不少。很多人以中国移动以前互联网业务的失败惯例来影射,也有人用微信的强悍来压制,认为融合通信来对抗微信毫无胜算。实际上,这个融合通信并不是很多人在百度百科搜索到的那个涵义,更不是微信的对手,其意义远远不止对抗OTT这样简单。
入口争夺是伪命题,靠近用户才是真要点
简单的看,运营商和互联网围绕OTT进行争夺,也被很多人归纳为争夺入口,而从本质是讲,“入口”只是站在互联网公司立场在看问题,运营商是被动的防守。如果运营商也在谈争夺入口,那就已经入彀。所谓的入口争夺,也就把运营商摆在了肉案上,差别只是被宰杀的早晚问题了。
在五年前,关系通信运营商命运的是关键是网络,更直接的说是铁塔、基站与机房;现在,关系运营商命运的却已经转移到了终端,简而言之就是手机、电脑/智能电视。
互联网公司里最有野心的是谷歌与苹果,他们都想把运营商彻底架空,不用运营商提供的网络,也不让运营商的SIM卡生存。但是,这样的理想太大,即便在美国也不能很快实现。其他的公司,如腾讯等等,则是通过逐步挤压运营商的生存空间来蚕食。
在固定宽带方面,运营商坐视一个一个阵地的流失,电脑与自己无关,智能电视绝缘,路由器放弃,结果,通信运营商们被牢牢封堵在水晶头。不久之后,恐怕连这个水晶头的位置也要放弃。
在移动端,因为利益更多更大,争夺也更激烈。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入手机市场,依靠终端把控自己的第一入口,接下来是互联网们的OS,但这些核心资源都被美国人牢牢掌控主流,进展比较缓慢,而更重视现实的腾讯们却盯上了运营商的底线。
总之,根本逻辑上看,互联网公司的总体战略就是将运营商一步一步从用户身边推开,当运营商只在后台和用户接触的时候,运营商也就彻底失败了。
运营商仅剩“三点”,被扒光将裸奔
我们可以从历史角度看看,运营商是怎么一步步败退的:
十年前,人们打开手机,几乎页面上的所有操作都是面向运营商的,那时候的移动运营从打电话、发短信到其他增值业务,逐层搭建了皇城、内城、外墎,自己处于整个通信世界的中心。
五年前,互联网公司开始从外向内拆墙。首先倒下的是增值业务外城,代之以各种网络应用,呈现在手机上的就是丰富的APP图标,运营商们虽然也同样推出了替代品但已经用者了了。顺便,运营商也交出了上网图标的控制权,人们点击进去浏览网页也已经与运营商无关。
三年前,微信等开始冲击智能手机最底部那三个图标,包括通话、短信和通讯录。第一步是从短信开始的,人们越用越少,短信开始远离消费者;第二步是控制通讯录,电话本等强行的绑定并替换;第三步自然就是通话。当这三个图标也被互联网公司控制的时候,运营商也就从客户手机终端上消失了。
因此,毫不夸张的说,手机底线那仅剩的三个点已经成为了运营商的生命线,一旦失去,运营商将成为信息通信市场的僵尸。到那个时候,运营商也就毫无谈判能力,管道的收费站也将被他人承包,自己只能老老实实的做个修路工人。
对于现在的通信运营商来说,必须合力保住这三个最后的阵地,这是行业间的竞争,是关系行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也只有实现了行业共同利益之后,才有几家运营商之间的行业内竞争的机会,这是一荣俱荣一损就损,容不得半点马虎。如果在这个根本问题上被各个击破,那运营商整体就只有成僵尸了。
中国的通信运营商也有过几次转型成功的机遇,比如移动支付。面对如今火热的互联网金融市场,运营商除了遗憾就是心酸,如果当年抛弃恩怨形成合力,而不是相互为了自身的绳头小利互相拆台与行业间的竞争对手勾勾搭搭,现在的移动支付绝对不会仅仅是支付宝微信们的天下。
站在行业的高度,中国移动推出的融合通信并非是要挑战什么腾讯,也更不是冲击微信,而是通信技术发展到新时代的必然升级,是整个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更是代表移动通信运营商做出的最后一次行业救赎。这个时刻,最需要整个行业的态度,其他运营商除了支持与快速跟进,别无选择,否则将一起被历史终结。
新通信需要新思维,行业救命需要一起行动
对于中国移动的融合通信,根本不用去分析其技术上的成熟程度,更不要去对比微信的优劣,核心价值在于“推出”的战略意义。以前运营商都是被动的被“入口”,或者是在失去阵地之后的跟随,这次却是战略上的反攻。说到底,融合通信不是微信,运营商也不会去与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一个业务争短长,不可能毁灭微信,但是,融合通信会巩固运营商的阵地,留着最后的转型根基。
换一种说法,“通话”、“信息”和“通讯录”就是运营商城堡的三把大门钥匙,如果钥匙还在手上,就至少保有了和互联网谈判的筹码,如果连钥匙也交了出去,运营商就门户大开,也就再没有资格和别人谈价钱了。
所以,既然是保卫底裤的决战,运营商也就没必要羞羞答答遮遮掩掩,应该果断坚决的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升级现有和未来所以智能手机的通话、信息和通讯录,迅速实施一气呵成,甚至投入巨额补贴和准备行业内“吃亏”,否则一定被破解,再一次与救命稻草失之交臂。
中国移动也必须使用全新思维,使“融合通信”的发展在行业形成联盟,积极推动并给予同行支持,开放技术和平台,最短时间搭建运营商、终端企业等全产业链认同的新一代通信标准架构,将所谓的融合通信做出被社会统一认可的“新通信”。如果将融合通信当初打击对手的武器,同行也将拆台作为竞争的手段,那就等着一起被小豌豆打死吧!
作者:马继华 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