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建智慧城市需齐心协力

【承包网】 发布于 2015/1/18 19:13:07
点击: 1465

  “智慧城市不是IT专家就能完成的,一定是区域经济发展专家、城市规划专家、产业发展专家加上IT专家进行的顶层设计,才叫智慧顶层设计。仅用IT专家做智慧顶层设计是实现不了的。”这是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设计学组副组长杨天举在天津市召开的“智慧城市与规划设计发展研讨会暨设计学组年会”上表达的观点。

  智慧城市规划先行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院长洪再生教授从智慧城市的特点、模式、趋势、契机等方面阐述了智慧城市的发展与规划设计创新的重要性。

  洪再生表示,建设智慧城市是关注民生的需求,可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打造公共平台,可以提高社会的综合治理能力;加强规划建设,可以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注重发展质量,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推进产业升级,可以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可以实现优化资源配置。

  洪再生认为,目前,智慧城市有三种形式。

  一是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代表的全面智慧发展型,这些城市具有城市规模大、经济实力较强、信息化水平全国领先的特点,涉及信息产业发展、技术研发、智能应用、环境构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水电气等市政设施等领域。二是以东南沿海发达城市为主的优势产业拉动型,该城市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他们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拉动特色产业,以先发优势带来更多优质资源,形成良性循环。三是以中小型城市为主的稳步发展跟进型,这些城市以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的智慧化提升和建设作为智慧城市的重点任务,兼顾产业发展,贴合城市定位,提高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

  洪再生通过邯郸中央商务区的规划,阐述了基于理性策划的重要性。他表示,今后,智慧城市的规划方式将由蓝图静态规划转向过程渐进式规划,城市管理也将由传统粗放型管理手段转向现代网格化管理。

  建好京津冀示范作用大

  10多年前,着名城乡规划学家吴良镛院士曾用“发达的中心城市、落后的腹地”描绘北京、天津与河北发展落差的巨大。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介绍,10多年过去了,这种现状仍未有改变,在环北京周边仍有62个国家级贫困县、近800万贫困人口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形成12个主要城镇群,这些城市以占全国9%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近40%的人口,实现了全国65%的国内生产总值。其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3大重点城镇群以占全国3.4%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14%的人口,占据了全国经济总量42%的份额,利用了全国82%的外来投资,集聚了全国71%的流动人口。

  李迅表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仍然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产业、城镇和人口高度聚集;产业园区和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大城市病不断向区域蔓延;区域空间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四个方面。

  李迅认为,京津冀区域发展失衡,之所以较珠三角、长三角突出,源于区域内行政层级差距大,造成资源集聚和发展上的数量级差距。

  在经济地位、公共服务水平、产业结构上看,天津和石家庄与北京相比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对于天津和河北两个区域的“虹吸效应”(而非“溢出效应”)从来没有扭转过,天津、石家庄无论在资源配置、行政协调上都属于从属地位。

  尽管北京从未将自身定位为经济中心,但经济体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二位,仅低于上海,这让一直致力于成为北方经济中心的天津始终非常尴尬。北京的过度发展与天津和河北相对落后,事实上造成了三方“共输”的结局:资源过度在北京集中造成了高房价、城市拥挤、大气污染、公共服务短缺、外来人口积极涌入但归属感差,而津冀被迫依赖以工业、房地产为主的传统产业,不仅附加值低、优质资源吸纳能力低,而且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据对北京PM2.5来源的分析,25%的污染物来源于区域间的传导。

  李迅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京津冀空间协同发展、城镇化健康发展对于全国城镇群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明确定位北京瘦身

  针对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李迅提出了八点建议:一是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二是要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三是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四是要着力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五是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六是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七是要着力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八是开展“十三五”期间京津冀重点科技攻关。

  李迅表示,顶层设计要在明确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和城市功能定位的前提下,立足三地的比较优势,在中央层面做好京津冀交通体系、产业布局、城镇布局、生态布局的顶层设计。只有“一张蓝图绘到底,大家同唱一首歌”才能真正实现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据李迅介绍,《京津冀协调发展区域规划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过程中。

  李迅说,对于21.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承载了上亿规模人口且生态环境已经到临界点的京津冀地区,通过破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长期约束,汇聚区域的整体力量率先实现现代化,既是国家提高整体竞争力的要求,也是世界发展历程中从未遇到的难题。因此,抓住我国仍处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战略机遇期,主动优化京津冀城镇群的空间结构和生态格局、持续提高产业效能、构建绿色综合交通网络。通过复杂系统研究、整体规划实施和重大集成技术支撑,实现“人口——土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协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承办。

 编辑: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