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医疗健康信息化争霸战:互联网企业VS运营商,究竟鹿死谁手

【承包网】 发布于 2015/1/22 11:45:53
点击: 1164

  互联网企业资本正在跑步进入医疗健康产业市场。

  有专家粗略统计,整个2014年互联网资本在移动领域的投资项目超过了80个,总融资规模接近7亿美元,比之前4年的总和还多,其中不乏“BAT”、360这样的互联网旗舰型企业。他们延续着在金融、电商、打车、教育、银行、O2O、影视等领域的竞争势头,把战火烧到医疗健康领域。而运营商也依托着管道、呼叫平台、渠道的优势在移动医疗领域深入拓展。

  可以预见,医疗健康信息化产业在经历前些年的布局后,2015年将开始“加速跑”。作为最主要的两大阵营,互联网企业布局医疗健康产业侧重哪些方向?运营商未来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强化自身在移动医疗领域的话语权?

  互联网企业:瞄准“平台+大数据”

  纵观2014年互联网企业投资的医疗健康类项目,主要包括四个种类:穿戴式设备类、医疗服务类、医疗应用类、健康应用类。无论是哪一类应用服务,互联网企业的“平台+大数据”方向都比较明确。

  阿里系

  他们规划的医疗健康信息化业务方向主要包括支付宝“未来医院”计划、阿里健康、药品监管码和天猫医药馆。

  “未来医院”计划就是要打造一个移动就医平台,把繁琐的就医程序简单化。未来患者在线上就能直接完成挂号、候诊、缴费、查看检验报告以及医患互动等。在传统就医流程中,患者需要在诊室外听候医生叫号或大屏幕显示序号就诊,往往耽搁了宝贵时间。未来可在手机端进行叫号查询,并根据实时叫号情况安排前往诊室的时间,省去在诊室门口的漫长等待。当患者的检验报告或诊断报告结果出来后,患者可直接在手机端查看。另外,当医生开具完处方后,患者可直接在支付宝系统进行缴费,无需再去窗口排队等候;将诊疗卡与支付宝进行绑定,未来与医保的结算问题也会随着生态演进得到解决。就诊完成后,患者还可以对就诊医院进行评价。

  阿里健康基于收购获得的网售牌照和药品监管码体系资源,致力于与大型药企合作推出药品真伪查询服务,并试点让用户通过拍处方上平台比价购药。专家认为,从医疗就诊到药品购买,阿里系打造的移动医疗将形成一个全方位的闭环服务,满足病患用户全方位需求。而用户及药企的大量数据将沉淀在平台上,后续互联网企业完全可以依托大数据对用户推出针对性强的个性化服务。

  腾讯系

  去年9月,腾讯宣布战略投资医疗健康互联网公司丁香园,短短两个月之后又联姻挂号网,致力于打造基于微信的“全流程就诊平台”。患者只需要扫描微信二维码或搜索相关“医院名称”添加关注,填写简单的个人信息捆绑就诊卡,即可用手机完成预约挂号、缴费、候诊队列查询和检查报告查询等就诊流程。

  腾讯微信还携手各地卫生局,宣布统一预约挂号的“XX健康通”微信公众服务号,努力打造“口袋里的医院”。全部接入联网后,市民将可以享受本地多家医院的预约挂号、健康档案查询、微信支付等全流程服务。

  百度

  主要布局两个维度:第一是打造数据平台概念,吸引更多第三方的软硬件公司将数据传上来,构建一个开放导流的“连接型”生态;第二是将资源主要投给了内部的“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进行技术储备,期望未来创新出新的更具竞争力的商业模式。

  三大运营商发挥管道优势,务实推进

  相比较互联网企业大手笔的投资收购,国内三大运营商推进医疗健康信息化显得更为务实。

  他们依托高速光纤网络以及4G、3G网络与急救中心、医院合作推进预约挂号、移动应急医疗以及远程诊疗等服务,并把医院等合作对象作为集团客户,为其搭建医院WiFi网络、移动办公系统,打造移动查房等服务。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与北京市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联合搭建了急救医疗信息化协同平台。该平台将成为一个覆盖急救指挥中心、急救车辆、医护人员以及接诊医院的全方位立体化急救医疗信息系统。中国电信与贵州、宁夏和西藏等边远省份一起,与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国内着名医院试点搭建远程医疗合作平台。

  在务实推进的同时,运营商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广阔市场,利用自身的渠道及用户优势,整合支付能力,推进基于App的医疗健康类应用以及电商服务。

  中国电信在上海与万达信息合作,基于万达全程健康O2O的服务,线上进行流量合作、App预装,线下利用门店渠道推广万达移动医疗服务、远程诊断、药品电商、网上药品的配送服务。中国电信还在上海医疗行业信息化应用基地推进掌上医疗App、健康小屋App的应用。中国联通在上海、福建、广东等地大力推广“云健康”等医疗健康信息服务产品,并与鸥桥公司合作提供健康监护服务。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就能很详细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如果发现问题,可快速获得医疗服务。

  公司化运作破解运营商体制机制制约

  互联网企业与运营商两大阵营,究竟谁能够在未来医疗健康市场获得更好发展?纵观两大阵营,各自优劣势明显。

  互联网企业凭借着支付宝、微信等平台积累的数以亿计的庞大用户群,以及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搭建子平台满足用户更多样的需求,这些用户本身App使用黏性就已经形成。可以说,互联网企业拥有着无可比拟的平台入口优势以及更丰富的大数据运营经验,在支付渠道方面也占有优势。并且,由于没有太多短期化的考核指标,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更为灵活,他们可以在不断优化满足用户体验及需求的基础上,扩大用户群,增强使用黏性,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后向或与前向结合的商业运作。

  而运营商的优势在于高速率和高安全性的基础网络,以及丰富的渠道优势。运营商的光纤宽带和移动宽带网络可以助力其为医疗结构打造“远程可视化诊疗”服务。而且,运营商有着数十万家自有与合作营业厅,在社区里活跃着数以万计的客户经理,这种线下的服务能力是互联网企业所不具备的。

  要推进医疗健康信息化发展,整合卫生部门、医院等外界资源是非常关键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随着微信、支付宝用户群的持续扩大,运营商在用户群方面没有太大优势,随着O2O的兴起,运营商的网络优势也不再明显。互联网企业凭借着专业团队的统一运营,对用户需求把握得更好,对医疗机构的资源整合更深入,对市场的响应更快。

  运营商受制于各省割裂化的市场团队以及短期KPI考核,难以进行更整体、更长远的布局,冗长的业务运作流程也不能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运营商急需对现有体制机制进行创新,成立专业化的公司进行统一推广运营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编辑: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