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明确了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从市场环境、法规制度、扶持力度、规范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细化,为全产业链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记者了解到,作为我国云计算的产业高地,2015年,新区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目标为650亿元。业内人士分析,意见将进一步刺激新区云计算产业抢占发展先机。
产业
“搭积木”式生长
位于开发区的腾讯天津数据中心是腾讯启动自建的第一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也是腾讯迄今为止自主规划、设计和运营的最大数据中心,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数据中心之一。“微模块解决方案是腾讯第三代数据中心TMDC的核心,每个微模块都包含IT系统、配电系统、空调系统、消防系统和监控系统等。实际上,微模块就是一个微型数据中心。”腾讯天津数据中心高级经理闫昆介绍,每个微模块占地仅20多平方米,却有12个服务器机架,每个机架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80台服务器。也就是说,在一个很小的空间内,每个微模块竟然容纳了960台服务器。相比之下,支持20万台服务器如此大规模的腾讯数据中心,运营团队只有15人。
这就是云计算,在它超强的运算能力背后,是用各种微模块像“搭积木”一样搭出来的数据中心。
而新区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也犹如“搭积木”一样,逐渐累积壮大。目前,国家超算天津中心依托“天河一号”超级计算平台和超级计算人才团队,不断在高端信息技术领域加强研发和应用平台完善,在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已经取得显着应用成效。目前已为华大基因存储、处理的生物基因数据规模达到PB级,为中石油东方物探高密度勘探项目处理数据规模接近100TB,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构建的新区电子政务云平台已经部署了12个委办局的23个政务系统。“目前,新区云计算产业基地一期50万平方米产业楼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天河BIM产业园去年揭牌,天河BIM建筑云正式上线;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为空港经济区打造了数字文化社区,市民可免费享受海量信息及个性化文化服务。”新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观察
推动产生经济新增长点
根据《滨海新区大数据行动方案(2013-2015)》,2015年将实现“2111”发展目标,即聚集200家大数据企业、引进10个信息中心和数据中心项目、实施10项典型应用示范项目、形成10项杀手锏技术产品。到2017年,新区将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产业基地和数据资源聚集服务区。
在资深IT行业评论人李桦看来,上述意见尤其明确了将加强全国数据中心建设的统筹规划,这将进一步刺激新区云计算产业聚集,更快成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中国通信学会副会长张新民认为,云计算产业的带动效应非常明显,可以形成集硬件、软件、服务、内容于一体的云计算产业生态圈,培育百亿元规模的上下游产业链。以开发区为例,已基本形成了高端电子商务、云计算、开源软件、信息安全、物联网5大支撑平台,逐步形成新一代信息产业生态圈。“有了云计算的强大支撑,新区正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张新民指出。
编辑: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