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赵效民:HP成功收购ArubaIBM战略变动

【承包网】 发布于 2015/3/11 12:01:22
点击: 748

  惠普以30亿美元收购无线网络强手Aruba

  从Aruba对惠普的价值来分析,HP和Aruba的结合是很合理的,HP更注重Aruba未来的发展前景。Aruba是一个很典型代表新兴趋势的东西,也代表惠普对新兴的一个趋势市场的渴望,但从HP的收购历史来看,我们还需看以后的发展。HP除了发力无线网络,同时兼顾了Helion云的发展,在收购了桉树的云服务平台之后,两条腿走路,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HP的重点仍在OpenStack上。

  IBM投资被看好,战略调整为发展

  IBM针对未来业界的趋势变化制定了自己主要的5个战略的发展方向——CAMSS,而投资是必须的逻辑,被人看好是理所应当的,也看到了IBM在CAMSS领域的决心,如果IBM的实力非常强的话,它可以再提高一个量级。SoftLayer云将迎来裸机Power8的加盟,这至少对于IBM内部来讲是一个合力的体现,但是这个合力真正在市场上能起到多大的反响,我们还有待考察。纯粹从两者合力来讲是应被推崇的,但由于两者已经不是业界新品,结合的时间点之晚叫人不得不吐槽。IBM收购了深度学习初创企业Alchemy API从理论来讲对Watson是一件好事,Alchemy API的主要作用是帮助Watson进行更好的非结构化数据分析,这个从长远来看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能力,这能帮助沃森完善自身的欠缺,沃森已经成为IBM未来一个增长的重要的引擎。

  以下为访谈实录:

  杨昀煦:各位网友大家好,又到我们的《云云众声》了,由于昨天是元宵节。

  赵效民:不知道大家吃的元宵好不好。

  杨昀煦:好像说了这一颗元宵的热量可是不少,三、四碗米饭,您一颗一颗就吃了。今天这个节气是惊蜇,我们也只能祝大家惊蜇快乐了。我们上次聊过的是惠普和IBM两家现在新的战略,因为毕竟是新的一年了,之前我们就有一个疑问,惠普这个企业收购文化是不是能让Aruba来相信它,被它收购,现在我们新的消息已经出来了,惠普以30亿美元已经收购了无线网络集团Aruba,这个收购是一个怎样模式呢?Aruba还有保持自己的什么业务吗?

  赵效民:我觉得是这样的,其实刚才主持人说了一个很好的点,就是惊蜇这个节气,其实节气的解释可以简单理解为春天里边万物复苏,有些什么小植物小虫子开始蠢蠢欲动了,对于开年的这些大的IT企业其实我们后续也会谈到一些新的进展和动作。上周我们谈到了惠普可能要收购Aruba,当然当时的意见有两种,一种就是可能赞同它的收购,有一种是Aruba原来传统的合作伙伴觉得它收购以后对前景比较悲观。

  但是,如果我们抛开任何所有杂念,这种单纯来分析Aruba对惠普的价值,我当时分析是说赞同这种收购的,因为它从理论分析来讲,它跟惠普之间的业务重合度是最低的,很低,相对于思科,当时我们也讨论了说思科为什么不收购Aruba,如果从业务相关性来讲应该是一个更合理的选择,但是从业务的冲突性,这种相关的这样一个覆盖的重合度来讲,惠普和Aruba的结合应该是更合理的。

  这周尘埃落定,但是我们也看到了Aruba的收入其实还并不是很高,还没有达到10亿美元级,但是反过来也可以认为一个初创公司或者一个新兴的公司,或者你在一个技术领域里边很亮眼的一个新的公司,它的收入门槛就是10亿美金,10亿美金代表着它增益的收益值一个门槛,比如说它这次是30亿美金收购了营业额为7.324亿美金的Aruba,你可以看到,咱们不说股价,只说它的收入,惠普用了30亿美金收购了一个营业额才7.2,营业额不等于利润,利润才是你真金白银能落到自己口袋里的,你剩下的东西还得刨去成本,30亿美金收购这些东西就相当于我买了一个300万的房子,但是这个房子租金可能一个月才3000块钱,300万除以3000,你算算是多少钱才能把成本收回来。

  所以说惠普收购Aruba其实更多是看重它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们从Aruba自己的业务的东西,它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它专注于无线网络解决方案的提供,对于这个方面来讲它真的是面向未来的,我们知道以前网络都是有线的,有线的世界里面统治者是思科,在无线的统治者里面现在可能还没有决出胜负来。所以我觉得30亿美金是惠普买了它的无线解决方案的未来,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愿景。但是我们刚才分析都是基于很纯粹的理论性的分析,不夹杂任何外部的干扰,如果我们加入进来之后我们再看这笔收入,我不能说是非常乐观的,因为以惠普传统的收购历史来看,它的收购成功率似乎非常低,我认为惠普最成功的收购,或者说反过来相对来说它可能收购之后表现最好的一个可能就是它的3PAR存储,你说它说够3Com,收购其他一些存储公司,其实最后表现并不是很亮丽的一些东西。

  所以说惠普能不能摆脱一次收购杀手的这么一个传统的称号,我觉得Aruba应该给它了一个锋刃的机会,要不然你就进一步做实你是一个收购杀手,要不然就让大家对你收购杀手这样的看法有所改观。但是我们回到这次讨论的主旨来讲,我双手赞成惠普收购Aruba,就是对于惠普本身来讲,对于收购方来讲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增值的举措。当然对Aruba来讲是不是一件好事,就看我刚才说的是不是惠普还是一如既往地去传承它这种收购杀手的称号,还是就此能打消人们对惠普的收购的成见,这可能是真正的关键的节点。

  因为Aruba真的是一个很典型代表新兴趋势的东西,也代表惠普对新兴的一个趋势市场的渴望,如果你这次收购又失败了,或者它强调失败的一个标准在于说你收购了这个公司它没有进一步发扬光大,而是慢慢地消失在人的视野里,这就是一个失败的收购。所以我们要看到后续的标准,就是它到底是怎么样一种呈现。

  杨昀煦:我们从新闻的资料里面也看到了,Aruba本身是有1800名员工的,收购了以后是跟惠普将有怎样的融合呢?管理层可能是惠普的人,技术研发就是Aruba自己。

  赵效民:从收购的角度来讲,我觉得按理说一个正常来讲,如果你足够尊重原来这个团队,可能有一些跟这个团队或者说跟这个技术,产品,路线发展可能并不大的部门,可能会有一个削减的东西,比如市场部门,它的PR部门可能会有一种融合,整合。但是,对于它团队原有的一些这种个人魅力很强的一些精神领袖级别的人物,我相信不应该去削减,这些团队比如说很牛逼的销售,很强有力的技术大拿,研发人员,很有个人魅力的一些主管,我觉得这个必须要,以我的观点要尽量去考量,因为你必须要,希望原有的团队能给你贡献更大的价值。

  Aruba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品牌,但是这个品牌真正有价值的是背后这群人,这群人如果消失了,这个品牌的价值可能会打很大的折扣。我并不是说否定这种可能,Aruba的人全消失了,全开除了或者他们全出走了,惠普再招一波人进来再支撑Aruba,就不可能成功吗,这种可能性有,但是我绝对不相信它这种可能性比现有这些团队主力成员保留下来的可能性更高,咱们就说两权相害取其轻,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所以说我给惠普的建议在于说这种基础的支持功能性的部门可以裁减合并,但是真正能体现Aruba灵魂的这些团队和人物尽量保留,这样才能真正保留它的价值。

  杨昀煦:惠普除了在无线网络方面有发力之外,它的Helion云也是重新兼顾了,重新把AWS的产品线兼顾了一下。但是还是比不过OpenStack,您觉得它云发展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情况?

  赵效民:它现在是两条腿走路了,它现在已经收购了桉树的云服务平台之后,云技术,它跟OpenStack这两条线去整合,我觉得其实是给惠普用户更多的选择,因为OpenStack其实跟AWS这种兼容性并不是特别高,但桉树其实就比着AWS复制出来的一个云服务的基础性的平台。

  我们在此要解释一下,桉树其实它从本质上来讲跟OpenStack,跟ClouldStack,还有跟VMware的vClould其实是同一量级的,或者说同一层次的一个产品线,它也是一个综合的云管理平台的一个套件,它帮助用户更好去管理你的云的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上能去更好自动编排你相应的应用的需求。这样的一种解决方案其实相对来说如果放在整体业界是跟OpenStack是竞争的关系,但是惠普把它给收购进来以后,形成了一个对客户来说是更多的选择,当然惠普也强调OpenStack目前仍然是他们最重的一个重点。

  但是,桉树进来其实是扩展了客户的需求,比如说惠普用户里面也是70-80%的人更关注OpenStack,或者更喜欢OpenStack,那惠普的Helion的OpenStack这个版本就能满足这帮人的要求,但另外一帮人可能并不喜欢OpenStack,但是我不见得说,刚才我们说70%-80%,那20%-30%里面他们可能还会喜欢其他的人,其他的技术标准。理论来讲惠普它其实也是,我们现在说的是私有云,惠普它本身已经采用了这个VMware,本身也支持微软的H?y?p?e?r?-?V?这些东西。

  我们刚才只是说开源的角度来讲,OpenStack和桉树都是开源的,开源的云的方案里面70%-80%如果喜欢OpenStack,剩下的他不争取了吗?争取的这个就要就是能给你带来更多的收益,前提来说你得衡量自己的成本,这个就靠惠普自己衡量了,我们也是单纯的理论分析,它只要提供一个多的选择,就能争取多的一部分用户,这个逻辑是成立的。

  所以说它比其他的用户,比其他的厂商,比如说IBM和思科在开源的云平台方面只提供OpenStack,当然思科也提供CloudStack,又不一样了,CloudStack是OpenStack和桉树,其实是三个主要的开源的云平台,三家是竞争,就看客户的一种选择了。思科选择的是CloudStack加OpenStack,惠普选择的是OpenStack加桉树,IBM现在目前只支持OpenStack,其实我觉得这就看大家的一种选择的依据是不是到最终证明是合理的。

  杨昀煦:所以现在它在云方面两条腿走路以后,肯定是对于惠普和其他厂商之间竞争有优势,但是它怎么来解决自己的内部,就是两个的竞争关系呢?

  赵效民:我觉得其实就看你的视角了,如果说是一个厂商它本身就有一种主观意识了,我就想主推OpenStack,相对来说它在跟客户的接触过程中就会有意无意去主推OpenStack,如果客户,这个厂商的意识就是为客户服务,你需要什么我给你提供什么,这个时候他可能会去跟客户说我现在有两种选择,你看你想要哪个,这个沟通的方式和技巧,方向,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主推OpenStack,可能在沟通中我会给你不同的心理暗示,桉树OpenStack更好,但是如果换个方向,换个角度,你需要什么我给你提供什么,我会充分介绍这两款平台方案的优势,劣势,还有他们可能最佳的应用场景供你选择,这个客户可能就会更buy in一些,我根据这么一个东西,反而后边都等得到惠普商业的技术支持,对于开源的这种用户其实可能更重要,因为开源的产品给人更多一种感觉是它可能缺乏技术支持,只有在大的商业公司采纳以后形成了自己的这种解决方案,才可能享用到相应的这种比较合理的有保障性的技术支持,可能是客户更看重的。

  所以说这取决于惠普的主观意愿了,惠普现在说的是它的重点应该还在OpenStack,但是我不知道它到底跟客户沟通时候的技巧,方法到底是什么,所以我无从判断,但是我只能说给你提供两种可能的场景,这个场景对于客户来讲感受是不一样的,客户的选择可能也是不一样。一种可能是被一种心理暗示不断带着走的选择,另外一种可能真的是一种很开放的,我听了你一种完整的毫无保留的透明的介绍,我根据我的需求我自己做出选择,这个是不一样的。

  杨昀煦:所以我们也是看看以后发展得怎么样。

  赵效民:对。

  IBM投资被看好,战略调整为发展

  杨昀煦:如此我们看过惠普当然要延续聊一下我们上周聊过的IBM,IBM这次也是大手笔投资了40亿,但是对于之前他们营收可能不太理想,CEO也并没有表示一些什么,不好意思,我们不太好。您对它投资以后发展的前景怎么看呢?

  赵效民:因为这个新闻源自于美国IBM的一个合作伙伴它主要的意思表达,但是我觉得它这个意思比较有代表性,在于说我们首先这样一个逻辑,我们去分析这个问题,IBM针对未来业界的趋势变化制定了自己主要的5个战略的发展方向,这5个战略发展方向我们上周也谈到了,是CAMSS,这个C代表云,A代表分析,代表大数据,M代表移动,两个S分别代表社交和安全。我已经确立好这5个战略方向了,而且我们已经真的是从各方面来分析都认为这5个战略方向的确是未来IT发展所需要的,那你必须要投资,这是一个很合逻辑下来分析的结果。

  IBM现在所做的其实就是合乎逻辑的一种投资,理所应当会被人觉得看好,我相信它如果这次要投资不是40亿,它要投资100亿可能外界人觉得会更好,只是这个东西对IBM来讲你的现金流,你的这种到底资金储备的实力,我相信如果IBM的实力非常强的话,它可以再提高一个量级,只是说它现在真的从综合考量,因为除了CAMSS之外还有其他需要研发的,你基础的半导体技术,你基础的一些存储技术,你未来的计算机形态都需要发展,这个东西并不是说能包括在CAMSS里面的,所以说IBM已经强调了这样的一种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已经被业界认可,接下来IBM为这个趋势来去投资理所应当会被它的合作伙伴所看好,至少比那些IBM不投资会更看好。

  所以这个新闻本身没什么太大的亮点,如果按这个逻辑分析来讲是没有太大亮点,但是我为什么选择这条新闻来讲,是因为我们也看到了IBM在这5个领域的决心,所以说为这一块再去投资40亿美金,肯定会砸出个响来,这个响有多大咱就不好说了,但是这个响的方向绝对是正确的。

  有一句话我觉得特别有道理,如果你在一个错误的道路上跑得更快,其实是你失败得更快。你在错误上的道路停止了脚步,其实是一种进步。如果你已经在正确的道路上再去加把油的话,没有理由不给你点赞,也许你40亿美金,咱说句不好听的,哪怕以中国的这种腐败来推测,你40亿美金里边真正能用到CAMSS的可能也就是5亿美金,1亿美金,它总比你一分钱不掏好。

  所以说从一个绝对的量化角度来讲,我也要为IBM这次投资点赞一下,我不能说40亿美金IBM就在业界领先了,但是对IBM自身来讲肯定是好的一件事情,我已经对症下药了,我现在已经知道这个病症我下猛药肯定是好事,但是这个药到底有多少能被你身体吸收,它多少能被你吸收点,吸收点也对病症是有好事的,所以对IBM本身来讲我觉得是值得称赞的一件事情。

  杨昀煦:所以它的大方向没错,在CAMSS上,具体到它的行为上,行动力上,我们先说说开头的C,就是Cloud,SoftLayer将迎来裸机Power8的加盟,所以Power8和SoftLayer之间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吗?

  赵效民:你可以这么理解,至少对于IBM内部来讲是一个合力的体现,但是这个合力真正在市场上能起到多大的反响,我们还有待考察,但我们一定要分析出这么一个逻辑,Power8是好的,SoftLayer也是好的,我们只是纯粹来分析两者结合在一起理应能变得更好,这是一个理论的。但是我们必须要理论加实践来去结合,所以说要放在一个更宽的层面去看,SoftLayer要看你在业界的影响力是不是持续上升,如果大家对你的关注度持续降低,你新的用户增长率持续降低,那它能带给客户的这种价值也会降低。反过来说它带给Power8这种帮助作用也会降低,你要从Power8本身来讲它技术是好的,现在说能提供Power8这种OpenPower裸机的服务,裸机服务上边到底能跑什么样的应用,到底能提供有多丰富的应用场景,它也代表了这种Power8对SoftLayer的价值,如果说你这个东西只是一个设备放在那了,上边没人用,对SoftLayer也没有意义,所以这是相辅相成的一件事情。

  所以,这件事本身我并不认为它代表了多大的现实的价值,但是它代表了一种趋势在于说Power其实是越来越会跟云紧密结合在一起,但是我必须要吐一次槽,Power8是去年基本上是4月份,几月份发布了,快一年了才进入SoftLayer,我真的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事。

  虽然说你要抛开任何的观点只是单纯说SoftLayer和Power8的结合这是好事,现在再说得极端一些,如果两年以后这俩人说在一起你说还有意义吗,三年以后可能Power9出来了,所以这个东西真的在于时效性,作为媒体人都知道,今天发布的一个新的重要事情,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极端的例子,我现在写一篇911的报道,谁会看,2001年的911事件我现在写一篇特详细的当时怎么炸的,没用,等于说你现在去年刚推出一个Power8,按理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它发布的同时,SoftLayer是上线了,等于说发布的同时SoftLayer已经提供Power8的裸机服务了,这是最理想的。

  其次,要不然你再往后拖延一周,要不拖一个月,一个季度,现在就拖一年,你要拖三年以后,我们这个解决方案已经很完备了,好比说你现在做一个911的报道,肯定会比当时做911报道更详细,你能写出100页的报告回来,但是谁去关注。三年以后,你说SoftLayer和Power8我们能提供100多个场景,但是人家场景可能已经不在这了,所以这一点我非常吐槽的一点,IBM的云和自己的相关业务线的结合一定要更紧密一些,一定要进一步紧密一些,这个是我给IBM的一个忠告,否则你没法发挥出你整体云的协同效应,除非你不关注硬件了,要不然你趁早把Power卖了,如果你不想把Power卖了,为什么自身的云你都不尽快去支持你自家的东西,这是很诡异的一个问题,而且可能会涉及到IBM自身的制度流程的一个问题,但是不可否认我从外界人的角度必须要提出这样一个质问,Power8发布了10个月之后才进入SoftLayer,这个进度实在是太慢了,我必须要提出批评。

  但是,从单纯Power8和SoftLayer的结合我还是要给予一个正面的评价,它会让更多的人通过SoftLayer来去了解体会到Power8的优势,对于Power8本身系统的外延发展,有些人可能不见得,就是要用云,但是可能通过它的一些宣传,或者是外延的一些延展,可能让大家进一步知道Power8的好处,可能是不是能进一步促进你Power System的复兴,我觉得这都是有可能的。有可能的事情就值得我们去付出相应的努力,你可能认为这个可能性比较小,可能性比较小你可能付出努力小一些,但是你不能不付出努力,这是我给IBM未来的一种期望值,尽量能把你的,如果你认为云是未来很重要的一个发展趋势,那你要把你的云尽量跟你现有的业务,不管是硬件软件,其他的服务,能更快地结合出来,现在给人感觉还是一种各自为政的感觉,我真的想不出来你新发的一个硬件还是提供一个裸机的服务,你进驻SoftLayer能用10个月的时间,这个是让我真的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件事情。

  当然如果IBM能给我提供一个非常充足的理由的解释,我愿意在此道歉,我的质疑可能是无理的,是强词夺理的,是无端的指责那我愿意道歉,但我真的希望说IBM能在这个方面做得更好一些。

  杨昀煦:它现在只要把两样结合起来,还是对客户来说是有利的。

  赵效民:独一无二的能力,我刚才说这个东西是独一无二的,但是这个能力是不是客户所需要的,我们举个最极端的例子,我这人可能愿意举极端的例子,但是极端的例子会给大家一个深刻的印象。

  比如说我这个人擤鼻涕能擤100米,这是独一无二的能力吧,但是这能力谁需要啊,这个东西所以我举的例子在于说你现在这两个结合,理论来讲是结合成很独一无二的能力,但是这个能力必须要切合到用户的实际需求中,所以说这个东西就是一个道理,很多用户我给你一台很牛的电脑,如果这个电脑上边没有软件,它的处理性能理论上比现在的X86高一万倍什么的,对客户有意义吗?你上边装个操作系统也装不了,玩个游戏也玩不了,你就算空谈我的性能比你高,没有意义。就像我说你擤鼻涕擤出100米我还觉得恶心呢,你觉得你这是一个超能力,谁需要啊。

  所以说以这样的一个极端的例子,我希望大家能看出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我希望在现实的实际的应用的过程中,SoftLayer加Power8的理论上一种美好的愿景,能真正在现实中实现,这是我的一个衷心的希望。

  杨昀煦:也希望Power8和SoftLayer能在得到市场特别大反响的同时又能紧密结合,为IBM产生更多的利益。这种Power8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同样存在Watson上面,之前我好像还在微信播报里面说过它跟日本的一个机器人合作,还用于教授日语,请问日语有多少人要学习呢,这一点也是值得思考的,它现在收购了一个深度学习初创企业Alchemy API,目的是为了让Watson更受到市场的关注,这是一个什么情况?

  赵效民:我们现在还是说从理论来讲对Watson肯定是一件好事,Alchemy API其实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Watson能更好进行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这个东西其实我们从长远来看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能力,因为未来很多我们更多的数据组成的比例,应该是非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才可能是未来的可能的一个数据的金矿在里面。

  这个时候Watson目前来看它可能是有些欠缺,还是有些欠缺,所以说它收购这样的API能更好去衔接相关的这种非结构化数据,供他来分析,我觉得对Watson本身的能力来讲,从理论分析来讲毋庸置疑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一定要强调理论到实践它肯定会打折扣的。就是成功与否就看你的折扣高低,如果你的折扣很小,那它就是成功的,如果你已经打了九折的折扣,你不能认为它是成功的,所以说我觉得未来我们也不必多加评论,我们只是举出这个点,Watson还欠缺什么,这次IBM给它补齐了一块,这对Watson的确是一件好事,Watson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能力的显着提升,这是我们合理的期望,但是是不是说真能如愿我们要看后续的报道。

  但是,从这一点我们也看到IBM正在不遗余力来加强Watson本身的实力,因为Watson已经算是IBM的一个事业部了,或者说认为是它未来一个增长的重要的引擎,这个引擎你必须要是多方面的。引擎我们知道同样的一款引擎可能可以适用于轿车,也可以适用于越野车,SUV,只是你通过不同的调校配不同的变速箱,但是这个发动机本身是不变的,如果说Watson是这样一个发动机,我外围可能配了不同的应用场景,有轿车的应用场景有SUV越野车的应用场景,它作为引擎你应该提供你自身应该有的能力,所以说现在是把这个引擎进一步补全,进一步丰富了它的功能性和完善了它的能力,就要配不同的变速箱,不同的齿轮的调校,看来能产生一个什么样新的动力输出和结果。

  有些发动机如果它设计得比较失败,可能就是只能适应某种厂商,我只能跑在奥拓上,我放在吉普车上都不行,放到三蹦子上也不行,这肯定会限制引擎的适用范围。

  Watson我觉得它的目标应该是一个通用的能适应更大的,更广泛的应用场景的数据引擎,我不知道我这么分析,这么比喻你能理解吗。Alchemy API其实是给这个引擎提供了更完善的,更完整的能力保障。

  杨昀煦:所以接下来它还是需要一段时间去发展。

  赵效民:对,据我所知Watson中文很差,英文很牛,日文是不是现在好起来了,中文很差,这个东西中文只要语音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非结构化数据,从数据本身结构就是一个非结构化数据,它并不是一个很现成很规范性的数据的格式。你对于Watson来讲要想服务更多的中国用户,你不会中文行吗,好比一个外企在中国的高管,他要不然就应该是能听懂中国话的一个高管,这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了。再更好的选择,他既能听又能说,所以说Watson现在要面临的就是你要不然先收集好这些中文的信息,你能做自己的分析,接下来你再以比较合适合理的一种中文方式表达出你的结果,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中文大家都知道网上有很多段子,能把外国人逼疯了,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意思意思,我没有别的意思,你给我谈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这类的话已经很多了。

  所以说这类的话如果说到Watson里面我不知道它会产生什么样的一种判断,所以说这个东西任重而道远,对于中国来讲。但是,从本质来讲这件事对于Watson绝对是好事,我们希望这种好事能真正成为美国人的好事,日本人的好事,最终成为中国人的好事,这是我们的一个合理的期待。

  杨昀煦:IBM总共投入了刚刚说了40亿在CAMSS五大项上,Watson的预算也有10亿美元这么多,IBM现在到底想要干吗?

  赵效民:Watson其实有些人会把它放在CAMSS的A级别,在我眼中它不仅仅是A,我觉得它有点像I,intelligence,就是智能的一种感觉,它真的是代表了,A是代表了我帮助你去认知这个世界,智能是我还能给你提供一个更合理化的建议,或者这么说,智能在于说最原始的智能,或者我们看到表象的智能,是我能根据外界的变化做出一个相应合理的自身的调整,这是一种智能。

  比如说你觉得冷了你会穿衣服,你觉得热了你会脱衣服,你觉得脏了你会洗澡,这就是一种智能的表现。如果没智能只能是被动接受这些东西,我做分析,分析完了以后给出结果,谁在做出这种反应,是人,好比说你说机器出现什么一些故障,这故障出了该怎么办,如果是智能的人,智能机器人可能会有最大限度的地方自我调整,哪块的设备精度不过了我做一个那种。现有的东西可能出故障了,只会提醒人我出故障了,告诉你可能我的故障源在哪,这个人可能才会去看,A现在目前做的就是这些事情,它收集更可能多的社会的一些数据,告诉你可能的社会的规律,这规律包括了比如说主持人你从早晨起床到晚上,你的一些行为规律,它通过不同的这种方式数据的路径给你抓取出来,分析出来了,我告诉你,这个人他早晨用什么牙膏,早晨吃的什么饭,口味咸淡是多少或者怎么着,它只是告诉你这么一个事实而已。但是Watson是在这个事实之上会有一个反应,最近可能有一个比较受欢迎的动画片,叫《超能陆战队》,里面有一个大白叫Baymax,你看了会能够感觉到什么叫智能,在于说如果说A是我分析你这个人,我分析你的健康状况我告诉你,分析出你的血象有哪些合格,哪些不合格,你的尿样有哪些合格不合格,仅此而已,它可能会有一个更确切分析出来。

  但是,对于这些数据的理解在于人看,我这个血液血管心脏都还好,但是你看那Baymax,《超能陆战队》那个机器人根据这个数值会给你一个建议,你应该少喝什么东西了,这就是一种智能,它会根据相关数值的变化产生相关的结果,这就是一种很智能的互动。为什么IBM把Watson单独提成一个部门是有道理的,所以我们也希望IBM对Watson的投资能带来我们所设想的那种人工智能的场景,也许现在Watson是未来人工智能世界的一个最原始的雏形,当然我们也报以衷心的祝愿,因为我觉得未来智能世界必将到来,我们也希望能像类似于Watson这样的底层的技术能有更快的发展。

  杨昀煦:所以我们也希望IBM,或者是惠普来说,都能根据自己定好的目标一步一步走得更好,我们今天就到这了,谢谢各位网友,下期见。

  赵效民:下期再见。

 编辑: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