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中国服务外包领军者大会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前瞻技术科学院院长陈效华博士在巅峰对话环节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案例分析以及干货分享。会后,陈效华博士接受了中国外包网的独家专访,对目前奇瑞前瞻技术的开展情况、智能汽车的未来发展走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等做出了精彩的解答。
陈效华博士接受中国外包网记者采访
中国外包网: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咱们奇瑞前瞻技术科学院在智能汽车方面的研究进展?面临的问题?未来还会有哪些计划?
陈效华:奇瑞前瞻技术科学院在全国都比较知名,全国120家左右整车生产企业中,唯一的一个全面开展前瞻技术研发的独立研究院。下辖一个智能车技术研究所,主要开展智能车关键技术研发、整车技术集成、应用规范以及验证标准等方面的研究,而且完全面向批量产品的研发。
关于智能汽车未来几年的规划,我们已有清晰的布局。第一阶段,在原有技术积累的基础上,我们花了一年时间,到去年12月底,我们实现了面向量产的阶段功能目标,这在一般企业、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四五年才能完成的,我们仅仅用了一年多一点时间;第二阶段,到今年四月底,我们智能车第二阶段的目标将实现,达到在城市工况、交通拥堵的情况下,实现自动跟车并随机规避障碍物。比如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交通拥堵很严重,这种功能将非常实用,解放驾驶员四肢。目前在新量产的奇瑞车上正在测试这个功能,现有市场的车也是可以通过改装来实现这个功能。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前瞻技术科学院院长陈效华博士
目前,我们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还仅仅服务于奇瑞汽车。由于汽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在质量和品牌上跟那些合资品牌相比较弱,如果想提升产品竞争优势,就需要有亮点和特色来支撑汽车销售和市场,比如我们刚刚研发的自动跟车与障碍物规避技术,就能够增加汽车卖点,这在国内我们也是第一家。奇瑞现有的汽车市场占有率不高,跟汽车品牌价值有很大的关系,与大众、现代这样的品牌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外包网:像您刚才提到的,我们的研发技术相比其他机构或者企业在研发周期上有很大的优势,那从我们研究院来说,到底是怎样一个团队呢?
陈效华:你有再好的想法,也要靠一个团队去实施,我们研究院是08年成立的,当时我们就十几个人,好多人也是从其它研究院过来的,到现在已经七年了,目前已发展到一百人左右,很多知识和经验就积累下来了,硕士占到了一半,博士也有十四个。其实我们企业的工资不怎么高,这些人能够留下来,主要原因是奇瑞前瞻技术院能为大家提供真正做技术研究的环境,能够以开放的思想做项目,我们执行力很强,办事效率很高,这些方面是其它企业所比不了的。这些工程师能够与我一起奋斗、与奇瑞共发展,我很感动,因为芜湖毕竟是一个小城市,跟北京、上海根本没法比,外面诱惑毕竟太大。
中国外包网:您对整个中国智能汽车的发展前景怎么看?与国际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实践相比,还存在哪些差距?未来的中国本土车企将会面临哪些挑战?
陈效华:这个差异还是挺大的,从谈车联网、智能汽车,到现在很多人又在谈互联网汽车,很多的IT企业都在进入这个领域。真正沉下心来做核心技术的企业有两类,一类是真正靠自身实力做技术,且做的扎实,比如谷歌;第二个就是他们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做的很到位,真的是依托大学在支撑企业做技术和研发。但是在中国,虽然奇瑞做智能车做的较早也是最快的,但是感觉我们做的还是仅仅面对局部的应用,底层还都是买人家的,受对方制衡比较大。总体来说,在做智能车方面相比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技术层面还需要加大力量。同时国家在这方面也没有一些定向对企业的支持,现在我们研究院的资金支持也来自公司内部,来自政府支持层面的比较少。
谷歌、特斯拉的智能车还不能面向普通的消费市场,自动跟车、自动规避障碍物--沃尔沃已经开始应用。因为智能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无人车,但是这一目标在15年内实现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部门之间责任和利益的切分,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比如电动车,在很多标准方面都不统一,智能插座的不统一是典型的例子。电动车到现在发展了已经25年了,包括美国在内都没有发展起来。电动车充电等方面的限制,导致现在消费市场很小,占有率也很低。
车企之间实现合作也是相对困难的,技术、知识产权之间的分享和泄密,互相之间的避讳和防备使得合作比较难实现;从学校培养人才来看,理论知识、技术研发、实际应用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也是一个短板。
中国外包网:未来在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您认为最大的市场是在汽车前装还是后装市场?
陈效华:我认为这个跟前后装市场关系不大,智能化技术的市场大多还是在前装市场,只有前装市场才能验证技术水平与能力,只有前装市场才能拓展技术品牌;大部分消费者不懂整车结构性能,他是不敢在购买车后再随便改装车的相应配件和功能的,而且后期改装的话,对安全、成本都是很大挑战。
中国外包网:对于奇瑞和研究院来说,当前在智能化领域进行了哪些实践和成绩,未来还会有哪些计划?
陈效华:奇瑞所有技术都有一个非常详细的规划,一般技术规划周期都在五年以上,但在跟智能化相关的领域,一般规划周期是三年。
在车载智能装备、智能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与车体集成这一块,我们已经有一些尝试,和一些智能硬件厂商合作,并且在车体上预留了一些端口。但是合作方面也比较难,如,供应商很难开放一些智能穿戴设备的协议和标准,因为涉及到企业知识产权和产品竞争力等方面。
中国外包网:非常感谢陈院长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作者:李亚玲 编辑: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