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创新创业——321创业节合肥分会云华时代

【承包网】 发布于 2015/3/30 22:07:02
点击: 1064

  时代变迁,新的经济形态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如何抓住新的创新创业机遇,云华时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昕将为创业节带来精彩演讲,为我们呈现新时代下的创业模式。

  以下为郭昕先生现场演讲速录:

  谢谢大家!今天是星期天,能够在星期天关心新的产业动态科技动态,确实令我非常感动,刚袁岳老师讲了很多事情,让我浮想联翩。大概是去年10月份,有一个创业的大赛我是评委,我坐在前面看到很多人不断地给我照相,我就感觉谁这么喜欢老头啊。后来他们就说郭总,你旁边是马佳佳,我一看旁边确实是马佳佳,然后我就问马佳佳是谁。我知道她是你们的偶像。

  这就突然使我们想到,可能我们已经跟时代不一样了,我为什么不知道马佳佳,我不知道马佳佳我还能不能活在这个世界上,换句话说我能不能活在互联网经济。

  这张片子是我星期一的时候,在台大降雪,我这个片子是在那里节选出来的,刚开始题目很大,后来我想了半天说就叫互联网经济,因为没有人能给这个经济下一个定论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都知道工业经济已经完结了,我们的经济形态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经济形态,这个经济形态我们无法利用它,但是它一定以互联网为基础。就像李克强总理说“互联网+”,“互联网+”是什么?我们也许可以从这里得到一些体会,可能因为本来告诉我可能是半小时,可能是一个小时,片子可能多我就略过去,大家不要介意。

  去年9月份的时候,IMF公布一张图,特别有意思。它基本的意思就是说2014年的时候中国的GDP按照PPP的购买力评价我们已经超过美国了,有意思的是这是我们在IMF截的图,这是中国,这是美国,我们稍微的超过他一点,17.6亿、17.4亿,有意思的是这个片子我在美国也讲过,我说你们美国人很有意思,你们美国人从来都把自己画成蓝色,都把中国人画成红色。我说也许在你们心里蓝色是胜利的。很有意思的是,美国人也在问中国人比美国强?中国人也在问我们比美国强吗?不知道,没有答案。但是正是这种没有答案,正是这种经济的不确定性使我们产生了创业的冲动、改变的冲动、冲出牢笼的冲动。

  这是IDC发的数据,我们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从我们的产业投资来讲,过去我们都讲到IT的投入,IT投入在中国通常比较小,通常不到国民经济的2%,但是这是去年。你看我们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界限,从大家在买什么,企业在做什么,看这些东西。你看,智能手机增长20%,存储空间、IT的服务,这个很有意思,从来我们中国的IT服务是非常少的,只有百分之十几。还有大容量的服务器、软件,我们今天同样在开软件服务外包的时候。服务,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下降的非常多的,传统的手机,周边是PC,都是下降的非常多,而且有一个意思,我们去年的GDP增长百分之七点几,但是我们的IT投入第一次超过了GDP,这说明什么问题?两个字:一、云。我们逐渐的转移到云上去。大家手里头有手机,手机的容量都是有限的,所以照片统统都存在云上。二、移动。我们不知道经济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是我们看到的现象是这样。一叶落而知秋,叶子落下来了,那么秋天来了吗?或者是气候变了吗?我们再看,这是去年麦肯锡发的报告,他也在佐证,为什么中国经济超过了美国?超过了吗?不知道。我去年10月份在波斯顿讲演的时候我说我也不知道。但是这是你们美国人一个著名的公司写的一句话,这是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率,移动互联网对国民经济GDP的贡献率,这有一条平均线,平均线是44%,我们看到前面有几个国家,包括韩国、日本,英国第一,韩国第二,日本第三,瑞典第四,咱们中国排第五。移动对GDP的贡献率平均数是4%,我们是4.4%。从这一点来说如果说中国经济还没有超过美国(这是事实,我也不认为是这个时候),我们预测是到2023年。起码我们会看到在某一个领域,在移动互联领域,中国当仁不让的站到了世界的最前端。我们去台湾他们相形见拙。台湾人看我们跟我们十年前看他是一样的。为什么?什么支持着你这么牛?就是这个东西。美国人说的还非常有意思,他其实讲第一次中国的经济摆脱了这种模式,他变成了创新消费加上效率,就是提高工作效率。换句话说,阿里提高了购买的效率,阿里、百度、腾讯带来了创新。还有360,还有滴滴打车,带来了一种创新的时代,那么它对GDP的贡献率超过美国。最后这也是我摘下来的,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它带来了一种商业模式的变革。

  如果我们要进入这个社会该怎么做?还是有危险。这是麦肯锡的报告里说,他认为到2024年的时候中国的GDP会超过美国,他认为GDP以万亿美元来算的话,6-8年,看我们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我们会在一、二、三万亿。这里面就有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这个不确定性是66万亿,这是什么东西?我们可能会这么高,也可能会这么低。在这边他用一张图去解释,他说如果你的产业是创新的话,每年14万亿,如果不创新的话每年4万亿,就是每年有10万亿的差距。

  看到这个我们常说人是有基因的,其实一个经济,一个企业也是有基因的。过去我写了一篇文章叫IT转基因企业,其实我们看人类发展不是这样线性的,慢慢地按照一个斜度去成长。人类经济的发展是有基因突变期的,我们过去就从一个动物突然变成了另一个动物,就是其实我们的基因已经变了,我们的说话、做事、社交,方式都在变。人类的基因突变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蒸汽机发明,第二是18世纪末,就是我们现在依然在受益的这个,当然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这个基因突变变了之后对我们来讲有什么样的意义?可能有点意思的是我们突然会发现今年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大战打的非常热闹。这是工商银行的网页,像一个卖东西的网页,这是银行的网站。你们再看这是招商银行的网站,你看他在卖什么?像淘宝。银行在卖货,这是京东的网站,像银行。这就是我们不断在感觉,我们在看,这个时候我们就产生了一种很多的困惑,很多的想法,很多的冲动。去年底的时候腾讯写了一篇文章,他的本意是腾讯阿里百度再一次像工业时代控制了整个产业,甚至控制了整个经济。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说郭总你来给我们写一篇序,你来评一下这篇文章。其实我在序当中摘下来一点东西,我说你不要高兴的太早,我说这个世界不是你想象的像工业世界那样,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

  刚才我们看到互联网1.0,其实1.0还是工业思维,还是资源的占有,没有意义。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如何改变你的客户,如何跟你的客户去交互、互动,如何适应客户的需求,这是最伟大最直接的。随便摘了一些文章大家去看网上的这些互联网大佬们他们在想什么。华为很简单。我再看海尔张瑞敏说改革就是自杀。有意思的是腾讯的马化腾,他说从去年五月份到现在,很多事情发生了改变,很多的产业也发生了改变,互联网首先是颠覆了媒体,后来颠覆了零售,往后是旅游,再往后是金融。马化腾说越来越看不懂年轻人的喜好,不理解85后。包括QQ也好,微信也好,没有人保证一个东西永远不变。因为人性的本质就是不断地更新,哪怕你什么都没错,你错就错在你太老了。

  实际上我们看到了很多东西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怎么去认识它?从框架上我认为目前在国内做互联网经济的非常少,大概有三支力量,第一支就是叫阿里研究院、腾讯研究院这样的,包括互联网经济、互联网信息这样的概念都是阿里研究院创造的。第二支就是国内一个组织,叫信息社会50人。再有后面就是VC加互联网媒体。从现在开始三年之内一定会有新的重大的互联网经济的理论出来。我们不光是有这么多的实践,但我们懵懵懂懂的去闯入互联网世界的时候,这后面一定会产生新的生产关系,产生新的理论,新的关系。基本的理论这是阿里的理论。阿里的信息经济基本有三大支柱:第一他就认为新的基础设施,他认为互联网是新的基础设施。比如我们买一个手机,你买的是国家的新基础设施,跟你修一条铁路,修一条公路是一样的价格,一样的意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这能不改变国家的投资方向吗?这能不改变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模式吗?还有,什么是劳动力的要素?还有一个是传统经济学一直都在讲劳动分工,现在讲到分享。有人叫分享经济,所谓分工就赚钱,分享就是免费。也有很多不同,互联网化,服务化。

  这边我讲两个大的题目,一个是商业模式,我们创业,怎么创业,未来的商业模式变了,既然商业模式变了,组织架构就会变,就是说将来不会有你现在意义上所知道的公司,海尔、海信,董明珠的格力,不会有。未来的公司不是这样的,如果有公司这个词还存在的话不是这样的,他要高度统一,高度集约,因为大家没有信息传导,我们必须通过这种传导,才能把生产力有效的协调下去。现在不一样,拿一个手机就可以协调。非常多的力量。我们就看看,可能也没有什么时间去讲。

  商业模式我就讲互联网为什么在金融界出现,为什么大家认为最边缘的这种互联网的革命会产生在控制最严,管理最多的这种。我们可以去想很多的东西,你看看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典型的互联网的产品线。这是蚂蚁金服的PPP,然后还有现在的支付的方式和模式。这是美国的银行叫ING,手机银行,虚拟银行,没有网点,没有柜台,全部都在手机上,如果有柜台的话,那我告诉你这个咖啡吧就是他的柜台,这个金融服务怎么去做?包括众筹的,这些结论我们可能也都不用去讲。

  但是我就会告诉你,其实有这样几个大的方向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一定是跨界的,为什么现在大的企业很难翻身?你的基因还没有变,你还是一个工业企业,你还没有互联网的基因,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一定是跨界的。所以马云做不成金融2.0,因为他是互联网企业,所以银行,招商银行也做不出互联网金融2.0,不过他们两个结合起来有可能做成。第二是线上线下,但是很遗憾到目前为止没有成功的案例。为什么?就是我下面讲到的这个。

  第三个就是大数据,其实什么是你的资产,什么是你的服务?产品是什么?

  第四个就是社会化。我不知道大家在过去有没有看过很有名的一个网站,后来跟阿凡达有点像,这个网站很有意思,就是在这个网站上有一个虚拟的世界,然后所有人都在那个世界上去活着,你有一个现实当中的你,然后你在这个网站上再有一个虚拟的你,它特别的火,最后火到PNG上去了,就把我们传统的研究放上去了,然后到美国的CDC,美国疾控中心上去了,我可以控制流行病学传染,后来所有的东西慢慢都上去了。它上边有一个人的名字叫阿瓦卡,慢慢地大家都有这个网站,90后管它叫二次元。你是活在二次元的,然后把现实的生活他们叫三次元,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间的沟通,它的社交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的工业企业完全在三次元当中生存,然后你突然到二次元去,是活不了的。同样的道理,互联网上的公司拿到下面来一样也活不了,所以就是为什么阿里建菜鸟那么费劲。所以发展就是他一个瓶颈,未来的企业一定是要整合的,我管它叫重新社会化,这才是一个商业模式。

  调侃一下,春节前有一个网络写手叫“快刀青衣”,叫互联网思维无处不在。用互联网思维来改造一座青楼,他说了几个东西:第一,顶层设计改变用户体验;第二,颠覆组织架构只为效率与创新,改变你的产品。他说提供便捷的让人尖叫的产品,让人尖叫的服务;第四,完善会员服务;第五用数据来管理日常;第六从贩卖肉体到输出情调。看着很调侃,其实讲的句句都是实话,如果你真的说我特牛,我是学自动控制的,我是学什么什么的,我开发一款产品,然后这款产品你以为你就可以打到社会上去卖,我告诉你想都不要想,你必须有情调,你必须是游戏化的。

  组织架构,我就稍微讲一下特别推荐这本书《企业成功定律》,大家记住几个关键的东西,第一个N=1,第二个R=G。什么叫N=1?N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你处理的对象又是一个,你要一个一个的去服务。第二个R=G,企业等于资源,所以我当时提出一个理论,我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整合资源的。红的是我写的。他还提出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叫共创价值,就像我们今天创业一样,阿里、腾讯就是这样。腾讯的微商,刚才袁总举的非常生动鲜活的例子。小米,我刚才没讲小米的例子,在这种微店谁是员工谁是客户?没有。既是员工又是客户。第二个他讲的一个集体智能。我管这种企业叫IT转基因企业,这是我前面在美国参加戛纳会的时候听到的这句话,他说所有的预算都是互联网预算,所有的公司都是IT公司,就像刚才我看到的非IT不公司,不接受互联网死定了。第三个说每个CEO都是技术型领导。第四个说所有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技术公司。

  社会化企业的概念我就不去讲了,最关键的有几个东西:第一个,员工客户没有;第二个,企业不卖产品卖服务。大家再看这是小米,这是一个生活在二次元,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一个怪人,如果你看不懂他,如果你不是这样的你就活不到未来的互联网时代。

  最后一个主题就是说我身边坐的马佳佳我不知道,这是吴小波写的,我把它摘出来了,在80、90后的世界里,商业逻辑有哪些在发生改变?他说一切都在互联网化,一切品牌都将人格化,一切消费都将娱乐化,一切流行都将城乡一体化,这是ABH模式。

  时间的关系可能我就只能讲到这些,然后后边还有一个产业互联网就没有时间去讲,但是作为结束我拿出这张片子跟大家分享。其实讲到底,工业时代、工业经济、互联网经济,或者信息经济最本质的区别就是B和C的倒置,其实工业经济很简单,工业经济围绕的核心是硬件,物理的产品,你拥有矿山、油田、铁路、公路,这个我们叫分工或者资源的占有也好。然后实际上围绕产品,生产产品一个组织我们管它叫企业,然后它会自动化,实际上真正的在工业时代是没有人的,是P的,是产品。然后他生产出来这些东西会推给一个C,这个C就是消费者,不管你要什么我生产的永远是卖方市场。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永远是反过来的,首先第一我们看没有P,就是有一群人,有一群80后、90后按照ABH模式去做的一些人,他们互相之间产生一种交互,他就在微信,原来没有微信的时候米聊,或者在QQ,他们之间会产生需求,产生需求之后就会产生一种互动。我在阿里讲课的时候我说这是一个大C,这是一个虚拟化的,就是一个消费者,然后这个消费者逐渐的跟随他们的互动就会产生一个东西,我需要买一个这个,他在网上去帮他买,我这个不懂,他就帮他去做,这样就产生了产品的交互服务,慢慢产生了一种东西出来,我们说它就叫产品。未来的公司是什么?没有。产生出产品的过程,我说未来的公司就是认定企业。换句话说那个时间,那个地点我们大家坐一块完成这个事情的过程就是一个公司,然后出了这个门你和另一群人自然的组成了一个任务群就变成了另一个公司。是这样云的散在的聚中心化,这是未来产业发展之路社会化。我们必须完成这个社会化,才能完成基因的突变,完成一种跨越。

  现在是转基因的一个好时候,我们应该放开我们的思维和手脚,大胆地去实践,在互联网当中不叫工作,叫试错,你不断试错成就你的人生,谢谢大家!

作者:杨海波 编辑:杨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