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跨界场景化互联网金融会成为未来的野蛮人或颠覆者?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黑天鹅何时出现,它会以什么姿态出现?互联网金融(P2P)发展的最终形态将会是怎样的?
如果互联网的特性是去中介化,那么基于金融机构的中介属性,互联网金融发展到最后会不会革了自己的命,金融是否会消失?互联网让金融资源得以有效配置并促进了信息的对称,那么在未来的生活中,人们是否会每时每刻,在任何时空、任何维度处处沐浴在金融中?
个人认为,现有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很大程度上仍处于1.0时代,大部分平台赚取的是利率半市场化进程中被传统金融压抑的钱,他们将民间金融或者银行体系之外的次贷金融资产从线下搬到线上,通过集合互联网碎片化资金帮助资金需求者融资。
从2012年开始P2P行业热度飙升,P2P网贷圈开始有人专门做理财的P端,有人专门做中介的“2”,有人专门做资产的P端,形成专业化的分工。随着2013年下半年经济的下行以及部分心存不良P2P的登场,跑路潮和踩雷事件频发,P2P名声一落千丈,引发了业界讨论,金融出身的从业者批判互联网出身的从业者,他们认为互联网金融本质是金融,没有金刚钻,风控做不好,就别揽瓷器活。那么互联网金融到底是更注重互联网端,还是更加注重金融端?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一定是金融吗?
如果不踩四条红线,现有P2P本质上就是没有资金池的银行,但如果P2P和传统银行在一个维度竞争,随着利率完全市场化以及金融自由化,小贷、第三方担保公司将会消失,最后P2P的竞争优势很容易被银行巨头蚕食。那么互联网金融的突破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当下,互联网的商业竞争正变得越发立体多维化,小米卖的不是手机,而是移动端流量入口,手机买卖端可以不赚钱或者亏本,但是其他维度当期或者未来会赚钱;京东沃尔玛赚的不是买卖货物的差价,他们追求的是强大现金流延伸出来的金融收益以及科技升级的网络规模效应,就像彼得·泰尔所追求的垄断一样。原来,F1赛道上只有陆地上的F1赛车,当商业维度变得立体多维后,赛道上开始有无人机、火箭,甚至可以瞬间时空转移的玩家进来,终点的归属从他们进来时就已注定了结局。互联网金融领域正静待黑天鹅以及凶狠残暴的玩家出现。
蚂蚁金服CEO彭蕾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未来是金融自由化,金融场景化。蚂蚁金服的首席战略官陈龙认为:互联网给所有机构带来三个方面的革命:
第一是渠道革命,即场景的触达;
第二是数据的革命,数据收集、整合成本进一步下降;
第三是技术的革命,即技术革命的上云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金融和商业的场景合二为一。很多商业场景发生的同时,就知道对金融是否有需求,是否应该得到金融的帮助。金融会在商业场景里发声,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公司在做金融,因为他们离商业场景很近。
金融出现的本身价值是服务商贸,从最早的以货易货、出现货币、出现信用卡再到现在出现第三方支付、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甚至可能再次回归以物易物,其围绕的核心都是贸易结算,预付款、当期全款、分期付款、赊销这些结算方式使得金融服务有了用武之地。
互联网技术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商业和金融随时随地搭界在一起,在这其中金融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手段发生了变化。随着金融的场景化,金融不再是传统的孤岛,互联网商业场景与金融可以无缝对接,甚至出现很强的溢出效应。那么,哪些跨界的商业场景会与互联网金融自然结合,并且会产生强大生命力,甚至出现黑天鹅属性?
互联网金融+零售类场景
(一)零售类场景的金融属性
有一类商业场景,有当期强大现金流,未来的应收或者应付账款,同时具有强大网络规模效应,比如沃尔玛、苏宁、国美等传统零售商类,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类,UPS、顺丰、拉卡拉等线下网络属性类,在它们的自然运营中会出现消费、支付、物流配送等场景,这类商业场景天然有金融属性,因此,他们会很自然地转向金融服务。
(二)场景跨界的商业案例
1、零售转金融路径
零售巨头沃尔玛从1999年就开始尝试获取银行业执照,但遭到了银行业者的强烈反对。2007年,在银行业的反复游说下,沃尔玛放弃了在犹他州申请实业银行执照的计划。不过,进军银行业的坎坷并没有让沃尔玛放弃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2014年,沃尔玛宣布将推出新的汇款服务,意在抢占规模约9000亿美元的个人汇款支付市场。
从沃尔玛努力进军银行业可以看出,具备“现金为王”天然金融属性的零售商们,无法忍受自己手中的巨大现金流白白浪费掉,一直在构思如何将手中现金产生更多效益的计划。所以就可以解释,黄光裕为什么最擅长资本运作;苏宁在巅峰时期为什么做房地产;蚂蚁金服为什么会成为阿里巴巴本体之外的另一个巨头;刘强东认为京东金融可以成为一个万亿级的公司、万达收购快钱的内在逻辑在哪。
2、金融转零售路径
2014-2015年,互联网金融领域跑得最快的是校园分期市场的趣分期和分期乐。趣分期、分期乐以大学生分期付款切入P2P市场,其商业模式简单来讲就是平台和电商对接,另一端对接投资理财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平台会通过电话和线下访问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信用审核,审核通过的学生才能获取借款资质。这是金融转零售的一个很好案例,也是京东战略投资分期乐的内在逻辑,分期乐通过P2P的金融角度切入,以商城模式作为京东的分销商向用户销售商品,同时依托京东做品控和物流。
互联网金融+社交场景
(一)社交场景的金融属性
社交为什么有金融属性?
第一,金融天然有人的参与,既有熟人之间借款,又包含陌生人之间的借款,信贷依托社交的载体而进行。借贷很多时候从熟人之间开始,亲戚朋友邻里街坊之间,经常有小额的借贷,这种非正规借贷行为在中国乡村非常普遍。之后才是陌生人借款,比如找当地民间借贷,地下钱庄,典当行借贷,以及现在的P2P。
第二,当金融风险定价机制不完备时候,社交资本成了金融定价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联保、尤努斯格莱珉模式,甚至一个人、一个物体都是可以发行股票的,比如北大1898杨勇提倡的人才股票。第三,社交化和圈子化可以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有效保障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形成良性的投融资生态。
1、金融到社交商业路径
金融转社交的商业路径自古就有,比如互助会。起会人称为会首(或称会头),其余参加互助会的人则为会员(或称会脚),他们因为金融需求形成互助会这种社交团体。农业资金互助社、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模式也与此相似。
今年阿里的愚人节新闻(你懂的,千万别当真哈)里有提及——阿里AlipayXLab宣布推出社交金融大数据系统“到位”(AlipayEverywhere),号称你的窘迫和慌乱都可以通过它来得到化解。“到位”这款系统中,每个人都可以发布个性化需求,借助由芝麻信用、消费习惯、行为模式、社会评价等因子构建的数据模型,并结合RCT技术,“到位”能迅速、精准地为你找到最合适的帮助者,并引导双方见面完成交易,实现金融转社交的路径。除此之外,通过众筹的金融属性找到大量产品粉丝,粉丝之间、粉丝与品牌之间也会实现金融转社交。
2、社交转金融商业路径
Linkedin创始人、硅谷著名风投家ReidHoffman说过,一款好的社交产品一定能迎合人类七宗罪(好色、暴食、贪婪、懒惰、愤怒、嫉妒、傲慢),当人类原始需求与金融结合,商业场景维度变了,支付宝成了情侣秀恩爱、家人显温情的场所,金融成了一种社交生活方式。最直接的例子,微信作为亚洲地区最大的移动即时通讯社交平台,通过微信红包的形式切入了互联网金融。
微信红包与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互动,让其成为了年夜饭的主菜单,小小的红包甚至不小心抢了春晚的风头。微信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18日20:00-19日00:48,春晚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110亿次。春节长假,手机抢红包的火爆程度令很多人大跌眼镜。家人团圆、亲友聚会等场合,总有人低着头紧握手机、紧盯屏幕,频频滑动指尖抢红包。抢红包成为了羊年新春的一道全新风景,以至于有人惊呼,抢红包正在毁掉春节。近乎0推广成本的微信支付发红包活动,是互联网金融的应用场景化很好的产品实践。
还有其他一些例子,比如Facebook超过8亿实名制的客户形成一个庞大的信息共享社区,在社区里甚至发行虚拟货币进行消费。在美国,Facebook已获得批准,可提供少数汇款服务,让其能够为应用开发人员处理用户的应用内购买支付交易。根据Facebook向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2013年,Facebook的支付系统共处理了价值21亿美元的应用内购买交易,其中大部分都来自游戏。而Facebook则将从开发者收入中抽成至多30%,在Facebook的总营收中占比约10%。
互联网金融+产业场景
(一)产业场景的金融属性
金融必须要服务实业,自16年前阿里巴巴成立以来,中国就正式进入了消费互联网时代,并将慢慢走向产业互联网时代,或者用一个时髦的名词来说:进入“互联网+”的时代,各项产业从产品营销导向转向产业流程管理、效率提升导向。经纬创投在其2014年年度总结中指出:行业产值巨大、产业链上下游分散、信息极度不对称、交易链条长、信用破产的领域,是非常适合交易平台类公司创业的。通信行业、媒体行业都慢慢的被改造,更多产业会被互联网改变产业逻辑。
产业链上的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更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一个特定商品的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制成中间、产品成型,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都连成了一个整体。
在这个供应链中,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的核心企业因其强势地位,往往在交货、价格、账期等贸易条件方面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要求苛刻,从而给这些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上下游配套企业恰恰大多是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融资,最终造成其资金链紧张,整个供应链出现失衡。因此,这些行业天然地需要金融切入。前京东高级副总裁李大学认为,产业链金融是未来互联网世界的靶心。
(二)跨界场景的商业案例
1、产业到金融的路径
当产业巨头在产业链上有很强的掌控,随着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的过程,产业链、公司内部都会衍生出金融需求,因此他们也会自然的切入金融服务,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GE等国际巨头、大型汽车制造商都会有自己的金融部门,曾经令国人羡慕的产融结合体的内在逻辑也在这里。
新希望集团是一家农牧、饲料生产企业,普惠农牧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其承担金融担保体系的后台支持与新产品研发等职能,其借助新希望六和集团的产业链系统,依托新希望六和集团集饲料、种苗、屠宰冷藏、兽药供应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鸡、鸭两条产业链来开展金融业务,其他的,比如沐金农,汇源,东方园林对农业产业链金融上进行探索。
2、金融到产业的商业路径
金融机构服务产业的商业路径,常见的例子是产业链金融和国际金融巨头进入中国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比如,民生银行乳业产业链小微企业批量开发模式,采取“核心企业1+N”的方式,为上游的奶牛养殖和下游的经销商提供批量贷款服务,为克服信息不对称,伊利集团承担了筛选合格经销商的职责。考虑到乳业两端企业资金周转快、抵押物不足的特点,对“核心企业1+N”开发模式,民生银行将主要提供应收账款融资类产品,辅以核心企业担保贷款、联保贷款、信用贷款等。除此之外,高盛、黑石等进入中国大宗农产品交易也是金融到产业的商业路径案例。
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场景
(一)大数据场景的金融属性
大数据为什么会有金融属性?因为贷款的核心技术是信用评估,信用评估对应着风险定价,风险对应着信息不对称,当数据足够充分,信息足够对称的情况下,金融可以有效定价。金融业是大数据的重要产生者,交易、报价、业绩报告、消费者研究报告、官方统计数据公报、调查、新闻报道无一不是数据来源。金融业也高度依赖信息技术,是典型的数据驱动行业。互联网金融环境中,数据作为金融核心资产,将撼动传统客户关系、抵质押品在金融业务中的地位。
(二)跨界场景的商业路径
1、数据转金融商业路径
因为贷款的核心技术是信用评估,这里将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放在一起讨论。基于大数据的征信,以ZestFinance(美国)为代表。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贷款,以Kabbage(美国)、阿里小贷为代表。云计算和搜索引擎的发展,使得对大数据的高效分析成为可能。
阿里小贷实现了从风险审核到放贷的全程线上模式,将贷前、贷中以及贷后三个环节形成有效联结,向通常无法在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弱势群体批量发放“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小额贷款。
其他案例,比如用友金融;类似平台,比如金蝶、随手记等掌握用户数据而转向金融服务。
2、金融转数据商业路径
新兴市场欠缺成熟的征信机构,有些公司利用申请者的社交网络,加以分析后得出信用评分。例如,德国Kreditech贷款评分公司、美国Movenbank移动银行、香港Lenddo网络贷款公司以及Connect.Me、TrustCloud等新型中介机构,试图设计打造能反映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信用的平台:说服LinkedIn、Facebook或其他社交网络开放资料,结合用户在各网站的活动记录,通过自行开发的软件、算法等,分析客户的同事、好友信息(特别是信用状况),建立归纳与收集信用资料的标准化格式,作为客户获得信用评分的重要依据,将社交网络资料转化成个人互联网信用。Movenbank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的核心概念称为CRED,除了参考个人传统信评分数,也纳入eBay等平台的交易评价、网络汇款记录等因素,还会计算Facebook好友人数、LinkedIn人脉对象、Klout影响力分数等社交参与连结程度。
跨界场景化引起的变化
金融逻辑变化?利差可以倒挂?
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到价值或者收入的,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又回到那个问题,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互联网还是金融?
小额信贷有三年的行业周期,再加上经济下行的风险,致使很多P2P经营不善,甚至跑路。很多人质疑互联网人做P2P,呼吁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金融而不是互联网。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厘清,目前大家讨论的基点在于把风控定义为金融的核心,但如果我们假定,在风控水平一致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一定是金融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厘清互联网能带来什么,抛开雷军雷老板的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等一系列所谓互联网思维不谈,我列举以下路径:
第一,长尾效应,互联网能跨越时间、物理距离,集合碎片化、零散资金,这是传统金融因为人力物力等物理成本制约而不能或者不愿意做的.
第二,时空的配置,互联网使得商业环境立体多维化,什么意思?举个例子,如果我想挣一元钱,有多种方式可以选择。
第一种方式:进价1元(成本价),卖出2元,这是传统方式;
第二种方式,同一时间内,进价1元,卖1元,但是我因为价格便宜,卖出了10份,使得单位成本每个下降0.1元,共获利1元,但在此过程中,我还可以压货款、带动其他产品销售,这是沃尔玛,苏宁国美、京东等零售属性的企业模式;
第三种方式,同一时间内,进价1元,卖1元,获得10个用户,在用户其他维度开发,获得1元收益,这是小米、乐视的商业模式;
第四种方式,进价1元,补贴1元给消费者,这样可以迅速获得大量用户,前九个人一人补贴1元,第十个人赚20元,或者另一个维度赚20元钱,同样时间也是赚1元钱,这是滴滴打车、快的打车的补贴方式。
互联网会使得金融资产定价多维度化,比如原来18%的年化利息,被四个维度拆分成3%,6%,6%,3%,从而形成多方共赢的格局。在这种情形下,存款10%,贷款6%成为可能,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时空配置,有可能极大降低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
第三,互联网技术变革。易宝支付唐彬认为,互联网带来三大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以及大数据。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科技辅助金融的发展: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技术、定位技术、物联网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科技让金融变得便捷而简单,无需繁琐的流程,在额度范围内,金融可以最优化配置,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
量变引起质变?坏账率那么重要吗?
《失控》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极简的实物,聚合到一定数量,其行为协同达到一定程序,将“涌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征,从而实现量变到质变,形成一个超越原有结构体系(失控)的新结构体系。一条鱼在深海中毫无影响,一群鱼可以表现出相同特征,当一个巨型鱼群在深海中按着某一个有形无形的规则和方向游动时,就会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壮观场景,产生巨大能量。美团王兴应该体验过那种感觉,因为快速的成长可以平抑掉现在是问题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领域有一部分平台在追求量变引起质变,假定大家风控水平达到基准水平以上,不专业的自动被市场淘汰,那么机构的选择是风控标准和收益的权衡,比如坏账率控制在2%以内,亦或是5%以内,公司将会获得不同的收益水平。坏账率有那么恐怖吗?金融领域的坏账率其实等同于电商领域的利润,你问问亚马逊、Facebook当期利润有那么重要吗?十五年前,大家不敢投资腾讯、京东,因为不知道怎么赢利,现在大家都知道“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
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是流动性,坏账率带来的资金流性动不足会反噬公司前进的步伐。坏账率带来的资金流动性不足,包含两种意思,一种是刚性兑付不了,另一种是非刚性兑付的中介因为坏账率过高致使线上理财人离开,但是假如流动性不出问题,一路狂奔的玩家将会笑到最后,量变真的会引起质变,信用卡的历史就是这样。举个简单例子,一个做信用贷的玩家,根据自身信贷政策,6%坏账率是盈利点,但是有些区域、甚至整体坏账率已经达到20%,或者更高40%,怎么办?扩大规模,让40%变成6%,如果还是不能,假如只能控制在12%坏账率,在有效控制金融欺诈的情形下,保持刚性兑付的流动性,还是扩大规模,静待量变引起质变,当有一天规模足够大的时候,超额收益会出现。
这样做有几个前提:
第一,保持流动性,金融最重要的是流动性,保持客户对金融载体的信任是重中之重,小玩家慎玩,否则你就该跑路了;
第二,风控足够强大,纠正大家一个观点,坏账高的不一定风控水平差,坏账率与风控水平其实不一定有直接关系,在一定风控水平之上,坏账率与公司信贷政策、产品设计相挂钩;
第三,内部计算能力足够强大;
第四,强大产品设计能力。基于以上逻辑,大家观察市面上的P2P从业者,看看哪些属于这一类。
金融服务消失而又无处不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黑天鹅怎么出现?
如果互联网的特性是去中介化,基于金融机构的中介属性,互联网金融发展到最后会不会革自己的命,致使金融消失?
宜信的唐宁认为十年后互联网金融这个词会在中国消失,科技成为驱动金融的内生组成部分,金融本身包括科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通过科技实现普惠金融和金融领域的持续创新。另一方面,互联网使得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并促进了信息的对称,那么在未来的生活中,人们是否会每时每刻、任何时空、任何维度处处沐浴金融?
颠覆性的事件很多都是来自门外的野蛮人,互联网金融领域,那个或者几个黑天鹅会不会突然出现?他们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这些黑天鹅会将互联网金融变成什么样?传统金融很多仅限于银行柜台和自身系统内完成,无法与商业场景无缝对接,跨界的场景化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与场景边界模糊,哪些场景会与互联网金融摩擦出火花?
笔者当前认为,支付场景、消费场景、社交场景、游戏场景、生产场景等与互联网金融会有协同效应,这些场景有如下特征之一,第一,有现金流,时间(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同时具有网络属性的场景;第二,在风险定价方面,有信息流场景,比如数据提供商、社交场景的触达能够打破信息不对称,使得风险定价更加精确有效。未来的金融与场景紧密结合,金融蕴含在特定场景中,金融看似消失而又无处不在,金融服务不再单独的属于金融机构这个孤岛,在有效配置情形下,金融存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王曾 编辑:李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