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互联网+”还有更多未知有待求索

【承包网】 发布于 2015/5/13 18:24:58
点击: 770

  我国互联网水平与欧美相差至少10年以上。不来一个彻底的观念革新,不要说根本就不可能有新观念新思维的立足之地,“互联网+”有力无处可使,甚至根本就“+”不上。因此,当务之急,与其说是更多更快更好地为“互联网+”添砖加瓦,还不如更明智地让互联网新思维的金钥匙启迪我们的思想,开启“互联网+”未来发展的空间。如同股市对“互联网+”的支持更是信心和活力的互动一样,“互联网+”崛起的长远推动力和贡献势必远胜于眼前的一点急功近利。

  李克强总理稍早时候在福建省考察时说,“互联网+”未知远大于已知,未来空间无限。每一点探索积水成渊,势必深刻影响重塑传统产业行业格局。在笔者看来,“未知远大于已知”的观点,就是我们认知和开启“互联网+”未来空间的一把金钥匙。

  “互联网+”自从上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成了资本市场风口上的“猪”,要多火爆就有多火爆。然而,究竟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或懂得了“互联网+”的内涵了呢?实际怕不那么乐观。新东方教育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就直言不讳,“互联网+”的出现,受害最大的是教育。原因是,由于教育无时无地都可以接受了,那也就把教育本质的一部分给抹杀了,变成了表面上浮华的获取一些知识和信息。其实,他所说的给抹杀掉的教育本质,无非就是教育在原有的生态系统内已没法维护了,会被外部的生态给颠覆掉。可是,如今不仅哈佛大学最优秀的教授的课程,几乎80%、90%就已在免费注册的(英文)系统里了,随着4G技术的发展,你即便爬到喜马拉雅山顶,也能听到所有教授的讲课。那么,在中国最贫困的边远地区,把新东方和其他可能收集到的最优秀的教育资源输送过去,在那里只要有一个助教,就能收到跟面对面教学差不多的效果,有什么不好呢?

  过去十几年间,在国人的意识中,互联网不仅与教育,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也似乎总是两张皮。近年来,情况虽然或已逐渐有所转变,但总体上的变化并不尽如人意。如果仅从刺激信息消费的作用来看,通过电子商务改造流通模式,或不难推动内需外需增长,但如果不能通过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模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进而提振不景气的经济形势,则互联网的作用再大也是非常有限的。而这,正是现在我们不仅主张着眼于互联网,而且还更多地注重于“互联网+”的缘由之所在。

  以往在谈到互联网时,“互联网+”与“+互联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说“互联网+”是互联网向商业、金融业、传媒业、传统产业由“新”向“旧”的突入式的扩张和逆袭,那么,“+互联网”则是传统行业以既有业务为基础,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提高为用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的顺势创新。这种概念上的区别,看起来似乎重视了互联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较多地高抬了互联网,实质上,由于技术、商业模式、资金、人才等方面融合进程的主导者无形之中由互联网企业变换成了传统企业,来自其内部问题导向的压力是否能顺利转变为引入新的制度创新型“鲶鱼”的动力,却不是没有疑义的。对此,德国高度重视的工业4.0,美国特别倡导的工业互联网,日本重点关注科技工业联盟,无不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互联网+”的新技术优势、体制机制创新优势及包括资金激活在内的更广泛的社会性支持,一旦和传统产业既有的存量优势集合起来,势必更容易产生爆发性增长。

  有“互联网+”,也就有“互联网-”。若无法通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就将直接面对那些颠覆者所跳过的风险,最终不免被“互联网-”,也就是被日新月异、不断创新、不停进取的互联网潮流所淘汰、所抛弃。

  当前,一些传统行业例如钢铁行业由于低端产能过剩、下游需求减弱、价格大幅下跌、企业资金紧张,日子也许将越来越不好过。未来中国经济的金矿必定来自颠覆了财富传统积累路径的“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它不仅对创新产业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同时也预示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或产业革命的即将发生。立足于智慧创造的蓝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互联网+”正在衍生并不断衍生出让人叹为观止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在美国,有鉴于互联网及相关产业目前已成为最具活力、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与之相关的产业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达到甚或超过50%,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贡献率更是远远超过第一和第二产业,成为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推动力。在某种意义上,这或也正是在沪深A股和香港上不了市的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一到美国就能轰轰烈烈地上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我国互联网水平与欧美等国相差至少10年以上。在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2014年《衡量信息社会报告》里,中国ICT水平排名仅第86位。一些传统业务公司虽然贴上了互联网或“互联网+”的标签,但技术创新能力不高,特别是在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步子不大的情况下,“一流公司奔海外,二三流公司上A股”的现象至今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有效改观。最近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鼓励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境内上市。上交所最近发布的《沪市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整体分析报告》也提出,积极扶持战略新兴产业,支持“互联网+”企业在国内上市,多项举措并举推动沪市发展,提升沪市公司质量。深交所更明确表态,将进一步优化相关规则,设立差异化的上市条件,细化行业信息披露要求,建立符合企业成长规律和经营特点的制度体系,探索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建立分道、分行业审核机制,完善针对互联网企业的审核制度安排,推动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些新政策新思路的纷至沓来,换做过去,哪怕仅仅几个月前,恐怕还是连想也不敢想的。

  过去那种建立在保守的行政化利益链基础上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实在是太陈旧了。不来一个彻底的观念革新,不要说根本就不可能有新观念新思维的立足之地,“互联网+”有力无处可使,甚至根本就“+”不上。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与其说是更多更快更好地为“互联网+”添砖加瓦,还不如更明智地让互联网新思维的金钥匙启迪我们的思想,开启“互联网+”未来发展的空间。如同股市对“互联网+”的支持不仅是资金的支持更是信心和活力的互动一样,“互联网+”的崛起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其长远的推动和贡献势必也将远胜于眼前的急功近利。笔者之所以说“未知远大于已知”的观点,是我们认知和开启“互联网+”未来空间的一把金钥匙,道理就在这里。

作者:黄湘源 编辑: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