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移动业务端的“换帅”风波事发突然,引起业内的轩然大波,更让人深思。移动互联网是科技产业和技术流的必然趋势,主要表现在:一、移动互联网的产业延伸;二、作为延伸框架的移动互联网设备(包括手机)升级。客观而言,作为中国科技标杆性企业的联想,却体现出“虽在闹市中,却有巴山静”的感觉,与这两个风暴眼的关联度渐行渐远。之所以说“客观而言”, 是因为说联想不重视是不准确的。问题出在,相对于同行,联想不但行动上慢了,而且走的弯儿多了。
憋死在温水的青蛙总是比烫死在沸水中的多。联想决策层在手机部门人事上的急转弯,让沉浸在新产品发布亢奋中的人们难以缓神。这种紧迫感确实需要“当头棒喝”才行,而不是简单的敲打。 但是棒喝的对象是否正确呢? 联想手机的问题,未必在联想手机部门内。
一周之前, 相关媒体发现 “根据2006-2015财年财报显示,联想历年的研发支出中仅2015财年的研发收入占比达到2.6%,其余年份均低于1.9%。过去10年,联想累计投入研发成本44.05亿美元,尚不及华为去年一年的研发支出。”2014年各科技企业的研发费用为 微软104亿美元、亚马逊66亿美元、IBM62亿美元、谷歌82亿美元,三星则是134亿美元,占财政收入的6.4%。差距不仅是明显的,而且是致命的。这是一个速度就是竞争力的时代,,更是创新就是生命力的行业。
我们不清楚联想手机的研发投入比率与其它部门的有多大差异,但估计差距不会很大,毕竟是中国DNA掌控下的集团。在目前整个科技行业中竞争最疯狂的手机领域内,没有近似疯狂的投入就难有产品的独有吸引力与普通消费者承受得起的价格。鼎韬研究请读者注意,这个投入不仅仅只是收购、买断或者品牌合作上的财务支出,更是真真切切的研发投入、管理投入。这些投入大多不能在财务报表上短期折扣出来,但是却是取得长期效率的基本条件。这些企业级的战略决策,联想手机一个部门能够有多少自己的话语权?
中国企业已经收购或准备收购的美国本土企业不少了,收购后的企业在发挥出当地市场桥梁作用的目前不多。联想手机目前的困境给了雄心勃勃的中国企业一个提醒,收购的投入不能只算进当年的财务报表。联想收购IBM PC部门后,整个集团为了整合而做的投资是过了五年的坎坎坷坷,最后才见收益。对当时联想而言赢也PC败也PC。现在的联想会这么对手机吗?
【以上内容为鼎韬咨询原创,仅代表鼎韬咨询观点,版权及最终解释权归鼎韬咨询所有,如需转载及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本观点与阐述属研究,咨询部门个人或者项目看法,未必与鼎韬的整体战略,定位与观点一致。】
作者:鼎韬咨询 编辑: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