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鼎韬见解:对国际企业说开拓中国市场切莫急功近利

【承包网】 发布于 2015/6/29 19:37:14
点击: 810

  中国市场向来对美国科技企业持拥抱态度,但是能够顺利进入并马上赚到大钱的企业极少。中国市场虽大,但与美欧经济体相差还是很大。西方企业进入中国无一例外都是需要交学费的。鼎韬咨询告诫国际客户,即使是短期纯外包项目,“打完了就撤”的短见思路也有可能会让计划脱靶,甚至招来额外风险。

  估值接近500亿美金的Uber(优步)在投资者兑现的压力下,已经等不及学习与适应这一步了,想直接拿钱砸出中国市场来。纽约时报6月9日描述这家想革传统服务业命的企业的中国策略就是一句话“斥重金撬开中国市场”。假如这真是优步中国战略的全部,那成功的几率几乎不会比特斯拉、谷歌、Bestbuy高,假如不是输的话。

  之所以进入中国市场的短见思维注定失败,是因为这个市场的消费者不仅与国际上的差异巨大,而且各行业、各产品线也各有规则、各具特点,不是别人的数据、模式、经验就能代替的。况且数据的准确性本身就有问题,经验也有限,还会过时。中国市场大而复杂,国际企业大多都知道,但其变化之快却是决策人一直没能够计算其中的。中国市场的复杂程度远非国际企业的想象。

  中国出租车市场有两个即使是欧美市场天才也可能不知道的事实:一是多数打车人都要正规发票(假如不能报销,一半以上的打车人就不再选择出租车了,而去乘地铁、公交);二是票据打印本身也需要单独国家批准与额外的时间,不是银行或者企业的收据,或者信用卡记录就能代替的。

  从Paul Mozur 与Mike Isaac的报道来看,优步为了快速占领中国市场,给予中国一线城市司机的补贴高至乘客车费的3倍,这已不再是“输液”了,而是直接“输血”。这种真金白银的收买,除了可能触发具有美国特色的中国造假外,“输血”的初衷--培养忠诚的消费者、建立可持续收入的市场,也有可能会渐行渐远。

  我们在此无意证明辩证法的伟大,但想再次说明,中国的市场不是短暂的高招能够培养起来的,需要认真、决心,更需要信心,那怕只想得到短期的有限成功。

  优步中国的后面有世界上最聪明的年轻人,最老练的高管,最有名望的咨询师,为什么中国市场的基本事实没有被当地团队全面地汇报上去?这个问题其实困扰不少国际名企:为什么成本不菲的当地团队一般不是揭穿“皇帝的新装”的第一人?分析下来,虽然拥有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薪资福利,但在总部依然缺少话语权--当地管理层决策权受限是主因。讲真话的ROI少得可怜。

  【以上内容为鼎韬咨询原创,仅代表鼎韬咨询观点,版权及最终解释权归鼎韬咨询所有,如需转载及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本观点与阐述属研究,咨询部门个人或者项目看法,未必与鼎韬的整体战略,定位与观点一致。】

  随时随地了解最新ICT产业资讯,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cnwaibao",关注中国外包网官方微信。

作者:鼎韬咨询 编辑: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