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承包网】 发布于 2015/7/1 8:44:58
点击: 1180

  最近十年来,服务外包产业日益成为推动中国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新兴力量。伴随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中国服务外包业将迎来由传统的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转型的契机。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社交媒体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并进一步与所有行业深度连接和融合,驱动着服务产业产品创新和技术改革,支撑着服务企业的转型升级。

  近两年我国服务外包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产业发展转型期以及内部成本上升等多重挑战,总体增速有所放缓,但仍明显高于同期宏观经济增速,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的活力经济领域之一。

  目前,中国服务外包的比较优势已经由低成本的加工服务向具有成本优势的研发设计和整合等高端服务转化,位于价值链高端的高附加值服务持续增加,注重自主创新、创建自主品牌已经成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攀升全球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高端的必由之路。一些较大的服务外包企业,积极把握新技术变革带来的战略机遇,通过开拓全球市场、整合资源,进行技术拓展和自主创新,重塑“与客户成为战略伙伴”的商业模式,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中国服务”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企业数量、从业人数等都取得了较大进步,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服务外包产业的规模化经营。但是,同印度等服务外包大国以及菲律宾等新兴市场相比,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总体上仍未摆脱被锁定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的命运,行业组织在推动离岸市场增长方面力度不足、外包法规体系不健全、高端外包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同质化竞争激烈等问题依然突出,实现产业升级还有诸多环节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要改变我国服务外包企业规模较小、接单能力不强、服务相对低端等现状,从发达国家所设置的各种障碍中寻求出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企业层面

  (1)增强创新意识和维权意识

  服务外包企业要向产业链高端升级,相关主体必须增强创新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

  第一,为迎接新一轮技术改革给服务外包产业带来的全面冲击,企业应建立层级分明的创新体系,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力,建立市场化的自主研发体系和灵活的高端人才体系,创建国际市场自主品牌形象,进而提高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能力,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第二,目前我国在知识产权、信息安全立法方面仍落后于国际步伐。较之于跨国公司,很多中国企业对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的保护重视不够。企业要学会有效利用现有法律法规,使企业的信息、产品、服务均处于安全与可控的状态之下,从而提升参与国际竞争合的能力。

  第三,在国际合作中,要明确知识产权归属,保护好自身和客户的知识产权。如采取层级安全制度设置、签署保密协议等方式。

  (2)开拓外包新兴市场和领域

  一方面,在世界经济前景普遍呈现低迷状态的情况下,服务外包企业应改变思路,在维护欧美、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也要注重拓展拉美等国际市场以及本土市场潜力。

  另一方面,智慧城市、云中心、物联网等是未来服务外包发展的方向,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和技术革新,抢占新兴领域市场,发挥优势,逐渐实现自身业务的拓展和升级。

  2.行业层面

  (1)在参考国际质量标准和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不同区域服务外包产业具体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开展行业自律,规范行业标准,建立符合国际水准的行业准则,以提升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形象。

  (2)行业协会和联合会等机构要畅通行业信息渠道,及时发布行业信息和指导意见,帮助企业把握市场动向,抵御风险,并推动企业全面提升加强管理、自主创新、专业服务和市场开发能力建设。

  3.区域层面

  (1)推动服务外包产业进一步开放,扩大其影响区域和范围,在继续发挥四大传统产业集群既有优势的基础上,注重开发东北地区、中原地区等外包产业潜力,并将其逐步纳入产业体系建设之中,根据各个区域自身优势打造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2)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由一线城市向二线、三线城市发展,并注重制定地方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战略,发挥协同效应,促进整体全面发展。

  4.国家层面

  (1)进行总体产业规划和战略定位

  针对地方服务外包产业城市定位不明确、同质化竞争倾向等问题,国家有必要出台相关的外包产业规划条例,加强法治建设,对全国外包服务产业进行规范,指导服务外包城市、园区挖掘地方产业特色,形成差异化有序竞争的良好格局,避免出现价格战、争抢项目、人才挖角等不良竞争现象。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出台更有针对性和特色的服务外包产业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战略。

  (2)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引导产业转型

  加强对支撑服务外包业转型的自主创新技术、新兴领域的政策倾斜和优惠力度,鼓励服务外包企业进行商业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如通过校企合作、产业实验园区、人才培训等模式,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创新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等企业主体参与相关法规的制定,注重畅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等。

  (3)建立服务外包产业的全国性协会或组织机构

  目前服务外包领域已经成立了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及地方服务贸易协会组织,但发展都还比较有限,表现为数据信息发布不及时、更新速度慢、信息离散、不能及时反映市场发展情况。我国亟待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外包产业行业协会,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参与国际外包市场的竞争能力等;另一方面与国际相关行业协会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宣传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应对贸易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4)构建服务外包全方位安全体系

  在制定服务外包风险防范、知识产权、创新政策等全方位安全体系的过程中,要反映行业协会、企业、国际外包商等主体的法律诉求和意愿,鼓励相关主体积极献言献策;形成产业、区域、知识产权政策制度的有机联动,最大化整体效用。注重知识产权、信息安全、外商个人财产等方面的立法保护体系建设,鼓励创新技术和创新意识,为信息技术服务和其他远程信息交付服务提供法律保障。

  随时随地了解最新ICT产业资讯,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cnwaibao",关注中国外包网官方微信。

作者:于红哲 编辑:李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