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科技是昔日全球最大的硬盘和读写磁头供应商、计算机存储领域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但随着云、大数据和移动端的快速兴起,希捷的地位是否还会保持?按照希捷高管的估计,2020年时70%的数据将会存储在云端。更具挑战的是固态硬盘按目前这个速度,也会在2020年前对传统硬盘形成颠覆性的挑战,甚至形成直接替换的局面。今年以来,数据云端化、移动化急剧加速,个人用户限量都往50G、100G,甚至无限制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靠硬盘起家的希捷,无论现在显得如何信心满满,也唯有彻底更改目前的战略模式,才不至“黑莓”化。
鼎韬研究认为:希捷首先应该尽快提供个人/企业用户数据云端化的业务,类似微软OneDrive,谷歌的Drive,苹果的iCloud,而不是隐身背后,为这些公司提供更便宜的高性能的存储设备。我们相信希捷的硬件优势,在直接与个人用户与中小型企业客户直接粘连后,会是难以复制的。这类似本世纪初的中国百度,把为大型客户做的后台搜索业务直接放到前端为个人用户服务。百度现在比那些原来的大型用户的市场估值还高。其次,希捷应迅速投入以数据存储与分析为基础的SAAS的服务,除了云存储,还有云计算、云分析的业务,形成数据时代的CI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后,大幅减少传统硬盘的upgrading工作, 投入更多资源到固态硬盘的开发与商业化上。传统硬盘业务哪怕再赚钱,看似再稳定,也是昔日黄花,被淘汰是肯定的。用户淘汰业务的速度比供应商快多了。SONY的磁带Walkman只发展了两年便成了市场的库存货,而SONY等了近四年才依依不舍地关闭Walkman的生产线。 后面的两年Walkman成了SONY资金的大窟窿。 新兴市场为希捷的传统业务提供了新的出口,但是以此作为不彻底转型的原因,那落伍的境地会是不远的现实。
【以上内容为鼎韬咨询原创,仅代表鼎韬咨询观点,版权及最终解释权归鼎韬咨询所有,如需转载及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本观点与阐述属研究,咨询部门个人或者项目看法,未必与鼎韬的整体战略,定位与观点一致。】
随时随地了解最新ICT产业资讯,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cnwaibao",关注中国外包网官方微信。
作者:鼎韬咨询 编辑: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