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日本的移动互联网,人们可能会想到Line,想到i-mode模式,想到日本动漫形象的手游……那么日本移动互联网的真实图景是怎样的?在今年GMIC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东京站上,包括长城会日本董事长夏野刚、软银机器人业务拓展副总裁吉田健一、LINE高级执行役员、雅虎日本首席移动官村上臣、三井住友信托银行情报开发部主管浅野寿夫、WeJapan执行役员本間貴成等在内的日本移动互联网领域重要人士参会。
日本移动互联网发展数据
日本的移动互联网起步早、发展快。早在2003年左右的功能机时代,日本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手机电视、手机钱包等功能已经广泛的应用。
2004年,日本政府提出了“U-Japan”战略,物联网技术已被包含其中。从自动售货机、交通运输,到物联网支付等领域,日本的运营商都与行业的大客户实施了诸多成功的应用。
据美国最大的风险基金KPCB(凯鹏华盈)统计,2014年,日本的移动互联网人口已经超过1亿,渗透比例高达78%。App Annie数据显示,在2013年10月,iOS App Store和Google Play月度收入排行榜上,日本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消费最高的国家。如果按照人口比例来算,日本市场的人均消费额是美国市场的3倍
日本专注移动端广告代理的第一大公司CyberZ的董事青村陽介向腾讯科技透露,2014年,整个日本的移动端广告市场是30080亿日元(约1500亿元人民币),这是2013年的1.6倍。
截至2014年底,国内月户均移动数据流量(DOU)为210MB,而全球每月人均流量约为270MB,其中,韩、日、美三国人均月流量居前三甲,均已进入GB时代。
从流量的业务结构来看,我国移动数据流量主要以浏览下载和即时通信业务为主,移动视频类业务流量占比不足20%。而韩、日、美三个国家视频业务的流量占比较高,其中,美国移动视频流量占比高达80%,而韩国和日本也均超过70%。
可见,中国移动(微博)互联网市场仍处于培育期。与全球情况相比,我国移动数据流量消费仍处于起步阶段。
进入4C时代
10多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从零开始,不断创新,已经逐渐形成了以内容(Content)、社区(Community)和商业(Commerce)为一体的3C格局。在此格局下,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素有日本移动互联网之父的夏野刚,也是长城会日本董事长在演讲中表示,移动互联网创新的步伐不会局限于3C的范围。在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载体出现并完善之后,移动互联网将进入以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汽车等为代表的物联网以及机器人时代。移动互联网也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进一步扩展至人与物的连接,物与物的连接。在这个万物皆移动的新纪元里,连接(Connection)将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第四个C进入人们的生活。老子曾经说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已进入了“移”生万物的阶段。
其实日本的移动互联网之所以曾经能够领先世界,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客观上,日本大多数人上班所用的交通工具为地铁和通勤客车;并且平均每人花在上班途中的时间为70分钟;手机成为这些人消磨时间的主要工具。而日本的3G和4G网络覆盖率很高,流量资费相对较低。
主观上,日本的“网络服务—终端—平台—业务—渠道”i-mode模式是一个完美的闭环。为日本移动互联网发展积累了重要实力。这个模式之下,连接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要义所在。
而泛娱乐产业的全球化合作则是日本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另一趋势。这不仅仅局限于分发与发行,更多的企业看中以IP为中心的娱乐全球化创新。日本移动互联网正在以手游为中心,向文学、影视、动漫等泛娱乐行业逐渐延伸。
2015 GMIC东京站是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lobal Mobile Internet Conference 简称GMIC)今年的第二站。在结束了北京站(4月)、纽约站(6月)及东京站的活动后,长城会将于今年9月、11月、12月在印度班加罗尔、美国硅谷、巴西圣保罗、中国台北等地举办五场,继续探讨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
随时随地了解最新ICT产业资讯,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cnwaibao",关注中国外包网官方微信。
作者:刘亚澜 编辑:李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