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鼎韬见解:京津冀一体化,明确态度与定位是关键

【承包网】 发布于 2015/7/20 8:56:25
点击: 1108

  如果以2004年国家发改委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为起点,京津冀一体化已经经历了10多年的历程。在这个时间内,京津冀一体化的顶层设计、合作方案、三方对话等曲曲折折,多次夭折,三方利益难协调是根本原因。诚然,京津冀一体化应该遵循市场化选择,但以市场为内核,还需要政府顶层设计的推动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健康、共赢的合作机制。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同年,国务院已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及相应办公室。2014和2015连续两年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讯号,此任领导班子对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明朗态度或将推动京津冀有实质性进展。

  纵观三省(市),北京是京津冀圈层的核心,凭借其首都的天然优势,聚集了大量的经济、教育、医疗、人才等资源,但由于其日益突出的交通、人口、生态环境、物价、区域功能配套等问题,倒逼北京不得不梳理和转移部分功能和产业。对于北京市的发展,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时的讲话中指出,北京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要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等等。在这个定位中,明显没有了“经济中心”。今年7月,北京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北京的城市布局和关键举措。并有传闻,北京还将把通州作为行政副中心。与天津与河北的合作上,北京已经与河北、天津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并传制订了第一批外迁企业名单。这已经是一大步,然而在推动京津冀一体化上,北京作为核心显然做的还不够,在未来的进程中,北京要更加明确合作态度,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交通、通信、生态、民生等领域牵头形成合作机制。在产业转移上,要根据北京的城市定位和城市的实际承载力,研究制定产业转移的标准,明确北京哪些能够保留,哪些应该转移。建立与天津、河北的对话和沟通机制,定期进行交流协商等。

  天津定位于北方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生态城市,在北京逐渐弱化其经济中心定位过程中,天津无疑最具有担任经济中心的实力。新成立的天津自贸区就在其建设方案中定位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武清、宝坻、滨海新区等区县也都积极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包括金融服务、高端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等。天津最早推动京津城际的开通,武清、宝坻、滨海新区等地与北京积极合作共建园区,还在金融一体化上分别与北京、河北签订了合作协议。天津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处于第二阶层,态度积极明确,但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具体聚焦北京哪些区域、承接哪些细分领域、以何种方式承接,都需要在进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才能够把握时机,高效对接。

  河北在区位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廊坊、保定、唐山、张家口等相邻城市都在积极承接北京的职能和产业外移,如廊坊定位承担部分首都的教育、文化、医疗、部分商务(会议会展等)的职能;之前炒得很热最有可能成为北京副中心的保定作为畿辅节点城市,利用地缘优势,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唐山以其资源优势,承接北京产能过剩型企业,如首钢的搬迁;张家口与北京签订了《京张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合作协议》,吸引北京企业、项目、人才落户。此外,石家庄、秦皇岛、承德等城市也试图分一杯羹。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虽然河北以最大的诚意欢迎北京和天津的对话,但是无奈其政治地位、经济发展的差异,在京津冀问题上一直都处于被动地位。京津冀一体化虽然提速,但河北各城市依然是有定位,无项目,有意向的也大多是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产业类型。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河北虽然无法主动建立对话和合作机制,但要在合作之前努力修好内功,针对省内各城市特点和问题,遵循生态和经济相结合的原则明确定位,在承接转移过程中要有所受有所不受,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更大程度发挥主管动能性,主动探索与京津在教育、经济、医疗、交通等方面的合作路径。

  【以上内容为鼎韬咨询原创,仅代表鼎韬咨询观点,版权及最终解释权归鼎韬咨询所有,如需转载及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本观点与阐述属研究,咨询部门个人或者项目看法,未必与鼎韬的整体战略,定位与观点一致。】

  随时随地了解最新ICT产业资讯,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cnwaibao",关注中国外包网官方微信。

作者:鼎韬咨询 编辑: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