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热线(手机微信同号):13901041470

Uber中国暂停融资:投资方暗战行业酝酿巨变

【承包网】 发布于 2015/7/30 7:55:23
点击: 714

  出行市场正成为国内互联网有史以来最残酷行业。在国家地方政策多方挤压的狭隘空间,数十亿美金短期内被滴滴快的、Uber等公司烧进市场,并搅动BAT三巨头与国内外各大私募基金裹挟其中,陷入烧钱、站队、利益平衡的艰难选择。

  这是一场钱的战争。一位投资人士告诉腾讯科技,按照现有补贴方式保守计算,滴滴快的、Uber每天的烧钱金额都高达500万到1000万美金。

  Uber无法放弃中国这块最大的出行市场,而滴滴快的也无法容忍新的闯入者瓜分掉自己的蛋糕,短期内,烧钱的局面都难以扭转。

  7月8日,滴滴快的刚刚宣布完成20亿美元融资,但腾讯科技从投资圈了解到,尽管已创造全球规模最大的一笔非上市公司融资纪录,滴滴快的的新一轮融资还并没有结束,依旧在市场寻找新的投资者,希望达到25亿美元的融资额度。

  此外,腾讯科技从知情人士处获悉,Uber总部近期已将10亿美元划拨到中国,如果Uber中国融资能顺利完成的话,20亿美金也将被用于中国市场;不过,由于Uber高管、百度以及各投资方对于Uber中国估值、股权比例存在争议,Uber中国的融资已经被迫暂停。

  对滴滴快的而言,巨额融资不仅仅是为接下来的全面战争储备粮草,同样也是投资机构站队的“投名状”。

  钱的战争

  经历残酷的烧钱大战,中国出行市场已经发展成为资本的战场,对于主要玩家滴滴快的和Uber而言,这轮融资都十分重要。专车监管政策落定在即,政策性风险释放完毕之后,就是市场导向的全面战争,谁能掌握更多资本,谁的胜算才更大。

  滴滴快的和Uber中国在本轮融资的开始时间出现了罕见的撞车现象,双方都选择了在6月22日开始新一轮融资。滴滴快的最初的融资额度是15亿美元,而Uber中国的计划是10亿美元。

  滴滴快的最近完成的20亿美元融资,新的投资方包括资本国际私募基金、平安创新投资基金等多家全球投资者,阿里巴巴、腾讯、淡马锡、高都资本等现有股东也都追加了投资。

  Uber作为一家面向全球市场和全球投资者的企业,在资本层面,此前和滴滴快的并不存在“二选一”的竞争关系。但是Uber中国作为中国业务分离的独立公司,寻求外部融资时,和滴滴快的却属于直接对抗的关系。

  由于滴滴快的和Uber的全面决战并未开始,所以这轮融资极可能不是双方IPO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本轮融资对双方而言,意味着在车辆、车主、乘客和合作伙伴等资源的争夺之外,又开始了资本的争夺战。钱的战争不仅仅是烧钱的战争,还有融资的正面对抗。

  投资人士告诉腾讯科技,对于滴滴和Uber中国而言,投资人一旦投资了其中一家,除非出现合并的情况,否则都不可能再投资另外一家。两边押宝的行为,在估值都已经达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金的时候,是一种不理智的投资战略。这个阶段,两家企业现在的投资门槛几乎都提高到了一亿美元,而且所占股份不多,任何一家落败所带来的损失,都很难靠另一家的收益去弥补,留给投资人盈利的空间太小。所以投资人只能二选一,帮助自己所投的企业去赢得这场战争。

  Uber中国融资的三大阻碍

  不过,自Uber开始针对中国业务单独发起融资,便一直处于争议的漩涡当中。腾讯科技从接近Uber的投资人处获悉,不久前,Uber中国融资已进入暂停状态,市场上也已经无法找到Uber中国的融资产品。

  该投资人告诉腾讯科技,对于Uber中国的融资,投资机构态度比较积极,但在估值上却分化比较严重。

  Uber中国在本轮融资中,出现了50亿美元至90亿美元的估值区间,差异达到40亿美元,投资人对此看法也存在着巨大的分化,关于估值的博弈贯穿于Uber的融资过程。

  滴滴快的的估值,Uber全球是重要参照,而Uber中国作为中国的独立公司,不可避免又要把滴滴快的作为参照。从日总订单量的对比上,滴滴宣称高峰值逼近1000万,而Uber则宣称是100万;由于滴滴是全平台策略,Uber专注于专车,以专车数据来比较的话,也是300万比100万的差距。

  财务数据方面,腾讯科技曾获得的一份资料中显示,Uber预计2015年在中国的总营收约为10亿美金,相比滴滴快的目标是今年实现120亿美元的营收;文件预计Uber中国2015年亏损11亿美元,2016年、2017年每年亏损9亿美元左右。

  不过,刷单情况也让Uber的订单数据被质疑,腾讯科技曾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淘宝一个渠道,就买卖了20万左右的Uber乘客账户。

  这些数据都让投资人对于Uber中国的当前估值存疑,腾讯科技从投资圈获得的消息称,不少投资人都更倾向于压低uber中国的估值再投资。

  此外,另据腾讯科技了解,Uber的高管团队在Uber中国持有大量股份,拥有Uber中国的控制权,需要时间将股权结构梳理地更加清晰,这也是暂停融资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如果上海新兴战略板能在明年推出的话,如果Uber中国计划最早于明年上市,就更需要清晰的股权结构。

  即便是已经持股Uber中国的百度也态度暧昧,一方面希望借助Uber中国挽回在出行市场相对落后局面,另一方面也希望压低估值、以更小成本提高百度持股比例。

  据腾讯科技了解,百度此前在Uber中国的持股比例大致为10%左右。

  “除此之外,政策的风险也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Uber到目前为止依旧还在争取专车牌照。”一位投资人向腾讯科技表示。

  在中国市场,政府的政策方向,一直是专车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但腾讯科技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专车相关的监管政策最晚也将于8月份出台,而专车牌照也有望于8月份落实到具体公司。也就意味着政策性风险将在未来一个月内基本释放。

  滴滴Uber对决的延伸

  无论Uber中国本轮融资最终走向如何,不可否认的是Uber中国已经成为滴滴快的在中国最强大的对手。

  Uber于2013年8月入华,最早在上海开始试运营,最开始推出的是商务高端专车Uber Black。由于上海外籍人士居多,且拥有自贸区的独特优势,上海成为uber在中国立住脚的一个城市,也是uber各种执照许可最齐全的城市。

  而后2014年6月,Uber开始推出Uber X,但10个月内仅开发了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四个城市,未能克服外企来华水土不服问题;直到去年8月,人民优步推出后,依靠低于出租车价格的“廉价专车”,Uber的入华之路才开始打开,尤其是今年3、4月份,Uber开始对司机实施超过3倍的补贴政策。

  一名Uber司机告诉腾讯科技,他从2014年10月开始开人民优步,最开始每周20单的任务都完成不了,使用的基本都是外国人,直到今年4月份左右,Uber的70单保底收入7000元的政策一出,司机立刻就多起来,在乘客中的知名度也大大提高。

  除了关键的低价战略之外,Uber中国还在不同城市大幅开展自己的营销宣传计划,但人民优步在急速扩张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伤害。比如廉价高补贴的战略,一方面加剧了专车和出租车的对抗,让群体性事件频发,加深了政府对于Uber的担忧。另一方面,廉价高补贴的政策难以持续,而在人民优步的挤压下,Uber的其他产品线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

  “Uber通过大幅度的补贴来吸引司机和乘客是一个短期战略。”滴滴快的总裁柳青日前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没有人比滴滴更了解中国的用户,本地成功经验几乎不可能复制。

  除了更惨烈的烧钱之外,双方竞争还有可能转移到二、三线城市的特征。一线城市的专车市场潜力已经被开发地较为充分,但是在二三线城市,专车依旧是较为空白的状态,虽然滴滴快的已经率先进行了占领,但是所占据的优势远不如一线城市明显。

  而全球市场的争夺战,也将是滴滴快的和Uber竞争的新常态。虽然柳青表示,滴滴快的目前将专注于国内市场。

  知情人士告诉腾讯科技,滴滴快的有意和Uber争夺出行领域IPO第一股地位。在融资之后,为分散中国市场压力和全球化定位,拓展海外市场,并购投资海外出行企业,将是滴滴的一大重要策略。参投东南亚第一打车应用GrabTaxi,只是刚刚开始。

  美国第二大打车软件公司Lyft也是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早在去年12月份,Lyft就已经来华与中国各大专车平台进行了接触。对于Lyft的可能合作对象,易到和滴滴都被传过绯闻。但投资圈认为,与滴滴快的合作的可能性,要大于易到,双方都拥有共同的股东—阿里巴巴,而且都有全球收购和扩张的需求。

  无论是滴滴快的还是Uber中国,或者其他的专车、拼车公司,现在都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专车领域的格局在未来两年到三年的时间里,基本将确定,会是一家独大还是两家并立,未来两年时间都将十分关键。这意味着滴滴快的和Uber中国的激烈战争也还将长期持续。

  随时随地了解最新ICT产业资讯,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cnwaibao",关注中国外包网官方微信。

作者:余一 编辑:李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