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山东省陵县,宽趟笔直的马路、疏密有致的绿化带、井然有序的建设场景,一幅繁荣昌盛的城市面貌。如果不是听县领导描述,很难想象这个县城较两年前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陵县是山东省德州市一个近郊县,地处鲁西北平原,位于首都北京、港城天津、省会济南之间,素有“京津门户,九达天衢”之称。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县,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之变,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建设,陵县的实践与探索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标志意义。
旧城改造提升城市品位
说起陵县旧城的情形,很多陵县人一脸往事不堪回首的表情——几万群众住在低矮的旧房里,无集中供暖、无集中供气,出行狭窄不畅,许多街道的环境脏乱差。“百姓再不能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了,群众有所需,我们必须有所为。”陵县县委书记马俊昀向全县人民发出号召。201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陵县打响了一场建城史上工程量最大的旧城改造战役。
旧城改造,投入大见效慢,按照计划需改造城中村218万平方米,涉及拆迁户1.2万户,对一个财政小县,压力可想而知。得知县里要搞旧城改造,一些开发商也给出了“专家意见”:开辟一块新的建设用地,投入小见效快,省时省力,不足几年即可建一座新城,更为关键的是避免了拆迁引发的重重矛盾。
然而,马俊昀和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放弃了这个“捷径”,选择了“给自己找麻烦”。马俊昀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相比大规模改造城中村,买地建新城搞开发的确更容易出政绩。但看到群众现实的困境,我们就不能只想着政绩,为了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我们就更不能干寅吃卯粮、只顾眼前不谋长远的事。”
为了把陵县打造成国内高标准、高品位城市,县委特意邀请清华大学设计研究院专家,高水平设计未来30年的县城规划,意在以城建为载体,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全力提升城市品位。此前,清华规划设计研究院还没有为县城做规划的先例,是陵县建设者们的精神打动了专家,也给予了专家们规划的灵感。最后,建设一个以 “碧河双环翠、古韵新唐城”为目标、以“水之城、文之都、商之邦、游之园”为主要内涵的生态宜居家园的改造思路,得到各方肯定。
旧城改造的决策,得到了陵县百姓的一致拥护。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建设者们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引领,处处体现着民意至上。他们不与群众争利,公平公正公开,实行一个政策、一把尺子、一个标准的建设原则。拆迁安置房的设计,充分尊重安置户代表的意见,把建筑面积确定在70至130平方米之间,选择南北通透、布局合理、公摊面积小的户型供安置户选择。安置房建设期间,该县还给安置户发放每月每平方米7元的房屋租赁补贴,保障了安置户的生活。
在陵县旧城改造中建设最快、设施最优的颜真卿公园,记者遇到了县城加州锦城安置楼的住户张佃锐,他最近每天都要到这个即将竣工的公园遛弯,“做梦也没想到,我们这些安置户们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小区边上还有这么漂亮的公园,老街坊邻居们心里都可美了!”
“如果把颜真卿公园附近的土地用于商业开发,县里将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该县县长齐永军说,旧城改造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只有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得到群众拥护。经过慎重研究,县里决定在颜真卿公园附近建设安置楼,把黄金地段留给老百姓。去年9月,加州锦城的11栋多层安置楼已经交付使用,涉及安置户471户,环绕公园建设的另两个楼盘也即将竣工,预计将新迁入安置户1037户。
目前,全城已经拆迁4000余户、69多万平方米,真正实现了和谐稳定的无震荡拆迁。
开拓低碳发展新道路
旧城改造需要投入,公共设施需要投入,民生福祉也需要投入,传统的县域经济要满足这么多投入需要,必须要转型升级,实现真正有质量的增长。陵县的决策者们放水养鱼,以产业升级换代为抓手,培育新兴产业,扶持低碳经济,一出发展经济的大戏方兴未艾。
他们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低碳型产业转变。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加大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水平,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他们以旧城改造为契机,积极推行建筑节能。加强节能管理,把建筑节能监管工作纳入工程基本建设管理程序;鼓励新建居住建筑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扩大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加快节能改造,研究政策措施,打造一批低能耗、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利用的示范工程。
力驰科技工业园是陵县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培植低碳产业的重要成果之一,工业园目前以建成集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发动机研发制造、汽车配件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总投资48.9亿元,年产30万辆低速电动汽车整车生产项目,主要生产低速电动汽车、警用巡逻车、旅游观光车等超微特异型车,目前已投产运营。公司联合世界电控巨头和国际红点设计大师,精心打造的丽驰B01、丽驰E9电动车已于今年3月7日同步量产上市。此外,韩国蓝星年产100万台发动机及其电喷系统ECU项目,填补山东省汽车发动机整机生产和出口空白;总投资18.5亿元的汽车底盘生产、减震器生产等7个配套项目,已有4个项目投产运营。宣传部长杨柄超说:“整个产业园成为全省产业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微型车产业基地,产品自供率达到90%以上。”
目前,陵县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百舸争流、蓬勃向上的良好势头。去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9亿元,同比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14.7%;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1.9%,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改善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新一届县委提出的建设“富强陵县、品位陵县、幸福陵县”的奋斗目标。县里抢抓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德陵一体化”的重大机遇,搭建了德州项目东区、马颊河生态岛、“4+2”产业园区、老城改造、“两区同建”和小城镇建设五大平台,城市发展空间从原来的40平方公里一举拓展到了100平方公里,拉起了支撑“三个陵县”建设的大框架。面对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和强有力的平台支撑,陵县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2353”:即坚持“两个统领”(以“亲民爱民、执政为民”理念统领全县上下的思想和行动,以德陵一体化战略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开展“三提”活动(提速、提质、提效),打好“五大战役”(项目东区战役、马颊河生态岛战役、“4+2”产业园区战役、老城改造战役、“两区同建”和小城镇建设战役),打造“三个陵县”(富强陵县、品位陵县、幸福陵县)。
编辑: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