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三大国家战略叠加区,营口的发展态势强劲。作为该市主城区,站前区怎样才能凭借“天时地利”,奋发有为?站前区委、区政府认为,所有的发展和转变必须以项目为载体,坚定不移地抓住“以发展为本、以项目为纲”这条主线,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服务业立区”双轮驱动战略,不断扩大经济总量,用增量调结构,用发展保民生。
围绕打造“幸福家园·财富站前”这一目标,在“工业强区、服务业立区”的双轮驱动战略下,站前区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引进投资额大、牵动性强的“龙头”项目,支撑产业升级、城区转型。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站前区以“前店后厂”的方式,做大了服务业蛋糕,还“无中生有”地令食品饮品和高新技术材料两大产业集群异军突起,现代产业结构初具模样,经济总量持续扩增,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两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
据统计,从2009年至2013年的5年间,站前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08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6倍,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倍,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0.9倍……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不断加大民生、城区改造、社会事业投入的情况下,站前区实现了无内债无外债的良性快速发展,步入发展新境界,“幸福家园·财富站前”崛起之势强劲。 大项目强壮站前筋骨
从可口可乐到百威啤酒,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布局营口,落户站前区,“名片效应”立刻显现,上下游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广州双桥功能糖浆、包装制品和物流运输等食品饮品上下游配套产业相继向站前区集聚。从营口象圆新材料到辽宁超烁,一大批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抢滩落户站前区,使得站前区高新技术材料产业集群异军突起。
工业板块在不断优化结构中做大了总量“盘子”,成为促成站前区筋强骨壮的大加工厂。
“招商引资不是到菜市场买菜,去了就能有收获。招商引资工作不仅要投入精力、毅力、耐力,更要投入感情,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招好商、招大商,才能出色地做好这项工作。 ”这是站前区领导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也是对全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基本要求。从项目信息的第一时间把控和掌握,到紧盯不放,再到专业会谈、跟踪服务,每一个环节站前人都用心在做、用情在做、用责任在做。
一次无意的闲聊,百威啤酒可能要在东北建新厂的信息就立刻被站前人紧紧抓住。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研判后主动登门招商,于是9个月内“十下江南”,引来投资35亿元、年产100万吨的百威啤酒项目;投资2亿美元的年产120万吨可口可乐一期项目……集聚效应下,食品饮品行业龙头扎堆而至,站前区成功引进了总投资50亿元的广州双桥生物科技集团生产功能性糖浆、总投资11亿元的营口益华绿色包装印务有限公司生产印刷包装物、总投资12亿元的营口合坤环保有限公司生产环保预印纸箱等项目,截至2013年底,站前区食品饮品产业集群共落实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33项,计划总投资143亿元,全部达产后每年可新增产值231亿元,新增税收22亿元。
高新技术材料产业集群则以总投资16亿元的辽宁超烁图码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的营口象圆新材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投资12亿元的营口象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的宝钢钢构营口生产基地等为龙头,截至2013年底共落实千万元以上项目23项,计划总投资122亿元,全部达产后每年可新增产值256亿元,新增税收18.2亿元。这两大产业集群全部达产后,年可新增税收40.2亿元。
在两大产业集群高歌猛进的同时,作为双轮驱动战略的另一极,服务业连续多年为全区贡献了60%以上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引领态势明显。
地处营口“一带三轴”北轴的中心位置,站前区举足轻重。作为营口市的中心城区,到营口怎么也绕不开站前区,吃、住、行、玩无一不是。因此,站前区现代服务业的水准在某种意义上即是营口市现代服务业的水准。
作者:徐鑫 编辑:李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