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发布了《天津市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天津市卫健委表示,将围绕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高水平、多层次智能应用场景的要求,进一步深入开展智慧医疗建设,计划用三年到五年时间,基本达到全国“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标准,并在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与医疗技术融合创新等方面实现“单点突破”,进而推进公共服务数字化变革。
近年来,天津市卫健委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智慧医疗建设方面,落实“三大工作保障”、深化“三大服务体系”、做实“三大支撑体系”,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相继出台健康医疗大数据、智能医疗与健康、“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等文件,明确了全市发展目标、实施路径和任务要求,编制并启动实施《天津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规划方案》,将智能医疗与健康、“互联网+医疗健康”纳入全市智能科技发展重点任务,利用世界智能大会契机,开拓视野、交流借鉴;挖掘优秀案例,主动宣传引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推动与高校相关院系合作,加强专业化队伍支撑保障。
目前,全市39家三级医院、14家二级医院先后上线智慧门诊,提供了多渠道预约诊疗、自助机服务、手机在线结算、信息推送等便民惠民服务,实施了全市智慧住院建设项目,启动了“健康天津”APP建设,实现了全市统一预约服务平台和“一码通”应用,全市公共卫生、家庭医生、医疗机构后勤信息管理、爱国卫生信息管理、中医馆信息管理、妇幼管理、免疫规划、重症精神障碍、人口计生服务、传染病监测、药品保障、急救调度等业务系统完成建设或升级,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接入市级信息平台,实施了对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患者、重症精神病患者、结核病患者随访管理,家庭医生辅助决策、智能语音随访、标准化全科医生门诊等系统已试点应用。
同时,天津还推进了“互联网+区域医疗”服务,实现家庭医生、居民便捷查询居民个人健康信息,2018年调阅健康档案及居民就诊记录超过1800万人次,基层签发影像报告1.2万余张,化验基层医疗机构血液标本11.6万人份,全市互联网诊疗服务监管平台已上线测试,规划建成“互联网+家庭医生”系统,全市急救信息化平台项目已进入财政投资论证,“互联网+远程心电监测”、“三一照护”糖尿病诊疗、智慧中药房、互联网诊疗服务等应用不断深化,启动“天津市健康医疗大数据超级平台”项目,42家三级医疗机构全量医疗数据和全市1100万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已在平台汇集,启动了全量医疗健康数据监测管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应用建设,推进了患者基本健康信息和诊疗信息开放,市民已可在“健康天津”APP上获取个人历史诊疗信息。
下一步,天津市卫健委将按照《天津市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3年)》的职责分工,打造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支撑体系,推动天津健康医疗大数据超级平台、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统一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就医服务“一卡(码)通”应用、“互联网+”诊疗服务、远程医疗服务、基层卫生信息化、全民健康信息保障能力等建设,整合公立医疗机构全量医疗数据和妇幼、计免、健康档案等健康数据,实现健康医疗数据在政务资源共享、数据监测与分析、绩效考核与管理决策、健康医疗数据流转与个人数据开放等方面应用,逐步推进健康医疗数据政府、医院、居民可用,探索临床专病大数据应用,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发展。
据悉,天津将建设全市统一预约诊疗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健康天津”APP 功能,提供统一预约挂号、个人健康信息查询、健康宣教等服务。2019年底,全市三级医疗机构和实现全部接入,建设电子健康码管理平台,争取实现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电子健康码管理系统互联互通。推进居民健康码应用场景改造,重点推动三级医疗机构、市级公共卫生系统应用建设。支持有条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建设市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扩大远程医疗覆盖范围,推动远程医疗覆盖所有医联体和远郊区级医院,统筹支撑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服务。研究制定《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规范》。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改造,支撑“标准化全科门诊”建设,推进预约、多种形式缴费、智能化随访等便民服务。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平台应用,强化绩效考核评价和慢性病健康管理功能。做好区域转诊、远程服务、个人健康信息向签约居民开放、“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技术对接和应用场景搭建工作。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卫生专网建设,逐步扩大专网覆盖面。加快推进天津健康医疗云建设,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设施,确保健康医疗数据信息安全。
随时了解中国服务贸易(外包)行业最新动态,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鼎韬洞察",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