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市委、市政府和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发区管委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滨海新区各项决策部署,紧紧依靠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大力实施“二二二三四”发展战略,迎难而上、主动出击,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又好又快的良好态势。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2013年,天津开发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平稳较快增长,区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工业总产值连续5年跨越千亿元台阶,首次突破8000亿元,实现8050亿元,净增900亿元以上;出口完成223亿美元;财政收入跃上500亿元大关,达到547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63.9亿元,增长20.4%。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继续保持国家级开发区领头羊地位。
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2013年,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55亿美元,内资注册资本31.4亿元。新批内外资项目594个,新增《财富》500强项目5个。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90个,1000万元以上的内资项目74个。内资工业企业对全区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先进制造业继续做大做强。电子行业龙头作用继续显现,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手机产量近1亿部。汽车产业产品类别和能级双双提升,整车产量达到70万台。现代服务业加速聚集,云计算和物联网、金融创新、服务外包等行业走在全市前列。
一批大项目和好项目加速建设。奥迪变速箱、伟创力等投资落地;三星电子、长城汽车、云赛数据中心等竣工投达产。学大教育、永旺梦乐城、俊安投资公司等一批总部项目相继签约;中工、中商鼎信、欧博锐、神州数码等一批金融租赁企业完成注册。全年实施重点产业项目143个,建筑面积达200万平方米。
科技创新活力显现
科技小巨人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随着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开发区创新活力加快显现。超算中心成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服务外包产业园建成“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8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达3662家,其中小巨人企业达到280家,位居全市第一。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种新型融资服务,协助企业获得了各类融资超8亿元。借重首都资源,启动“津京互联科技创业主题活动中心”,引进首都地区项目近200个。
启动美丽泰达建设
民计民生持续改善
值得关注的是,开发区就业、社保能力明显增强,全年新增就业6.8万人。“美丽泰达”建设开始启动,城市环境、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不断加强。“十大民心工程”相继完成,国际学校、泰达一中、保育院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泰达医院晋升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完善;社区、公寓建设和管理水平继续提升;时尚广场、市民广场商业氛围逐步形成;“泰达之夜”广场音乐会等各类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区域和谐稳定,居民安居乐业。
2014年,开发区将紧紧围绕“新”这篇大文章,科学确定奋斗目标,着力构建高端产业高地、和谐宜居高地和生态文明高地,着力聚焦大项目好项目、科技小巨人和楼宇经济,着力推动各区域统筹联动发展,着力促进改革创新、企业服务和精细化管理,着力加强党建工作,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奋勇拼搏,实现开发区新时期更好更快发展,为天津市大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李婉玲